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摩擦的根源并不只是沟通方式不同,而是一方希望凡事都按自己的方式来,却因此牺牲了另一方的利益。我认为,这种行为就是勒索,是一种“情感勒索”,但大家几乎都认为这成了一项指控。”


在与人交往中,你是否也会听到这样的话,“你不做这件事,我就要怎么样”,往往对方会给你施加压力,达不到目的就会做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事情。

到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那是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状况的呢?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写的《情感勒索》一书中,就恰恰写出了这样的情况。

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作为南加州诸多心理与医疗机构的咨询师,苏珊从过去多年来教授患者和反馈中总结技巧,写成此书,给更多人了解亲密关系的各方面,给更多人带来思考和勇气。

1.什么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动中一种最有力形式。”


情感勒索者往往是与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亲朋好友,他们懂得我们对一段感情的珍惜。无论关系是多么好,他们会利用这点大做文章,不达目的不罢休。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判断一段关系是不是属于“情感勒索”呢?作者向我们阐述了它的6个致命特征:

1)要求:情感勒索者往往会将自己的要求隐于无形之中,看似善解人意的表面下,其实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2)抵抗:受害者因为听了这样的要求后,并不想同意对方的想法,便会做出抵抗的行为。

3)施压:在看到受害者做出抵抗时,情感勒索者往往秉着“为你好”的目的,向受害者施压,表面和善,实则不达目的不罢休。

4)威胁:在不断施压之后,情感勒索者为了加快达到目的,利用受害者的软肋,会说出威胁的话语。即使他们并没有真正去做,但是也要从精神上让受害者痛苦。

5)屈服:受害者抵抗不住这样的“威逼利诱”,不得不同意情感勒索者的要求。

6)重启:在这段关系中,“勒索”成了中心点,受害者心中不快,情感勒索者加以利用,已经成为固定模式。

“如果有人对我们的所作所为表达出强烈的言语及行为反应,但不带威迫也没有施压,就构不成情感勒索。适时声明原则并不等于强迫、施压或是不断纠缠于某人的缺失,只是重申我们能接受的行为范畴罢了。”


在一段“情感勒索”的关系中,这6个特征缺一不可,需要我们认真辨别,做出合理判断。

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2.情感勒索者的类型


为什么会出现情感勒索者呢?他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对我们进行“勒索”的呢?

作者将“勒索者”分为4种:

1)施暴者

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施暴者”会将情绪直接了当地表达出来,甚至说出威胁话语。在任何时候,只要他们提出要求,必然要求受害者顺从,不然他们会做出更加让人害怕之举。

“消极施暴者”则表现得闷闷不乐,心有闷气。他们不会对受害者说任何话,只会让自己安静地待着,将自己隐藏于外人无法触及的玻璃罩之中,以此来施加压力。

2)自虐者

“被害妄想症”是他们特有的称呼,一开始会在精神上折磨自己,在身体上伤害自己,以示自己的弱小。他们会利用对方的责任感来寻求保护,让对方为他们负责。

3)悲情者

这类人拥有高超的演技和特有的悲观天性,他们在遭受拒绝之后,不会伤害任何人,将生活中出现的事物消极对待,将这样的过错归咎于对方。

4)引诱者

这是最不易被发觉的情感勒索者,他们会抛出一个看似美好又遥不可及的条件诱惑对方,让受害者觉得即使成功的几率微乎及微,也会倾尽全力去完成,到最后才恍然醒悟。

“想要仔细审视我们想忘记或忽略的一些行为,的确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为了使一段不健康的关系回归到坚实的基础上,这一举动却是重要的一步。”


我们判定的“情感勒索者”可能是上司、同事、朋友,甚至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伴侣、子女等。虽然我们不愿去将这些关系扣上“情感勒索”的帽子,但是要想关系的稳固,我们必须认真去区分。

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3.受害者的屈服


为什么在面对“情感勒索”时,我们会无力招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屈服于“情感勒索”呢?

往往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会产生“迷雾”般的感受,苏珊将其分为3种:

1)恐惧感:这是我们在幼儿时期最容易形成的一种感觉。

受害者或许童年有过伤痛的经历,或许对某个事物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而“勒索者”恰恰利用这一点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其中,“被排挤的恐惧感”成了所有恐惧类型中最具影响力、最为普遍也最容易被触发的一种。


2)责任感:在成年之后,踏入社会,各种各样的规则会制约我们的行动,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起各种责任。

“勒索者”正好对这点加以利用,让受害者觉得对他们事事顺从也是自己的重大责任。

3)罪恶感:作者说:“作为一个有良知、负责任的人,罪恶感可说是一项必备的人格要素。”

这正好被“勒索者”作为主要的手段,他们将“罪恶感”加工加料,使它变成一种“欲加之罪”,让受害者产生自我责备和惩罚的心理。

“这样的手法会瓦解我们的洞察力,扭曲我们的个人生活经历,钝化我们对周遭事物的感知能力,使得情感勒索者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只有当我们拨开迷雾,直面人生中的迷茫,才能见其光明,更好地解决问题。

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4.情感勒索的不利影响


“所谓的‘情感勒索’也许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命,但会夺走我们非常珍贵的一项资产——自我完整性。”


作者这里说的“自我完整性”,指自我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是判断是非的中心。

在受到“情感勒索”的情况下,当我们选择屈服,后退的时候,自我完整性就会一点点消散,给自己带来各方面的影响。

1)对自尊的影响

我们会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勒索者”每一次提出的要求一次又一次地屈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系统,并且为这样的屈服找许多“合理化”的借口,从而反复地伤害自我。

2)对幸福感的损害

大部分的受害者都会有一种同样的感受:幸福感的缺失。在一次次的“勒索”中,不断压制自己的痛苦与不快,却让自己自己更加抑郁和焦虑,感受不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3)牺牲他人,安抚勒索者

当受害者顺从了勒索者要求的同时,却面临着失去自己身边人的两难选择。无论选择哪一方,总有一个人会受到伤害,对我们来说,都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4)对关系的影响

情感勒索中最奇特的悖论就是,情感勒索者越加强对我们的精力、注意力或是情感的索取,我们就越无法对他们付出。


当亲密关系不再“亲密”,双方就很难再有走心的沟通,也难再想付出感情。

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5.“SOS”策略的应用


既然“情感勒索”对我们来说,不论是作为勒索者还是受害者,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对待一段“情感勒索”呢?

作者苏珊提出了“SOS”策略:停下来、冷静观察和制定策略。

1)停下来

在发生“情感勒索”时,当勒索者提出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停下来。

不做任何回答,也不要做任何事情,着急的永远是他们。不因为痛苦而去急着答应勒索者的要求,学会忍受痛苦也是必要学习的一门功课。

2)冷静观察

在学会“抽身走人”之后,将自己当成一位旁观者,冷静观察这段关系中,出现“情感勒索”的前因后果。

在摸索中,确立自己的信念,分析是非对错,以及做出选择之后的后果。

3)制定策略

书中提出四种应对策略: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以及运用幽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非防御性沟通,在任何人的身上都能起到作用,它将成为决定我们是否让“情感勒索”得以解除的关键一步。

“一旦你使用这些策略勇敢地面对情感勒索者,而不是选择屈服或逃避,不管结果如何,你都会成为一个更强韧、更健康的人。”


在学会运用策略解决“亲密关系”中发生的困惑时,我们会更加自信,更加乐观地应对未来的每个问题。

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6.挣脱情绪键的控制


运用“SOS”策略之后,更为重要的是摆脱情绪键的控制。

前部分提到的“恐惧、责任、罪恶”三大感受,对我们的影响尤为深远,甚至可能根深蒂固。如果不能摆脱它们的困扰,“情感勒索”就随时可能反复出现。

1)解除恐惧键

“恐惧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基本机制,它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危险,它既有本能的成分,也可以通过经历危险习得。”


恐惧与生俱来,贯彻我们一生,但还是可以慢慢地战胜它的。

首先,不让不认可你的人影响到你的生活,因为这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

其次,可以通过将最近一次因害怕而屈服的情景再次重演。通过这样的方式,体会自己当时究竟是以何种心理去面对的。

2)解除责任键

责任感是我们从学校、父母、别人的身上学来的,随着学到的越多,就会把越来越多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是责任多真的好吗?

首先,在“情感勒索者”把责任往你身上扣的时候,多问“凭什么”。

其次,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应该负担过多的责任,并且必须把握付出的“度”。

3)解除罪恶键

“尊重你的自我完整性,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做出弥补,而不是认为自己罪大恶极。”


首先,要学会辨别真正的罪恶感,一旦混淆就会让罪恶感无时不刻地伴你左右。

其次,在书中提出了“矛盾疗法”来解除罪恶感带给我们的伤害。

假设自己真的同意勒索者的要求,并想象自己向他们忏悔的场景,通过荒谬的情景再现,发现事实存在的细节,让罪恶感得以抚平。

豆瓣评分8.2,《情感勒索》带你深入剖析亲密关系的“强人所难”


记得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话,“有时,一段亲密的关系就像一瓶牛奶,你及时把它放在冰箱里,还能保鲜一段时间,但如果放在外面太久,变酸了,就怎么都救不回来了。”


在“情感勒索”的出现时,双方都该为其负责,共同找寻源头,合力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如果你对亲密关系的各方面还想了解更多,不妨读读《情感勒索》

凌小,努力做自己的乐天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