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提升“免疫力”?

這場疫情就像洶湧的潮水,我們每個人、每家公司都裹挾其中,我們會發現,在疾病面前,健康是如此的寶貴;面對跟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收起往常的暴脾氣,彼此溫暖相處有多重要;還有延遲發工資的日子裡,面對各種賬單,錢包的厚度有多重要……

潮水退去,可以看出誰可能會死在沙灘上,但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再安然面對下一次潮水的襲來?

談談我們人生中,那些重要的“免疫力”:


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提升“免疫力”?


一、身體健康的免疫力

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恰恰是因為太重要了,以至於我們理所當然的覺得都明白,何必再強調?

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長的夜;抑或是保溫杯裡泡枸杞,週末賴床絕不起;現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加班熬夜、缺乏運動、飲食都靠外賣、焦慮更是常態,隨著各種汙染和食品安全隱患,現代人的健康就像一個定時炸彈;

這次疫情的病毒,高危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免疫力差、抵抗力弱,所以首當其衝;但同時,年輕人也不可掉以輕心,會不會被感染、能不能被治癒,大概率都靠自己的免疫力了;

1.合理的作息和睡眠

2.適當的運動

3.平和的心態

4.規律健康的飲食

做到以上四點,相信身體肯定棒棒噠;但是很多人都覺得現在工作壓力這麼多,食品又不安全,怎麼可能?或者是說我都那麼累了,哪裡還有時間和心情去運動啊;

也許等到你要吃很多藥的時候,會懷念好好吃、合理吃的幸福;


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提升“免疫力”?

二、情緒免疫力

因為這次疫情,很多出遊的計劃被取消了,於是我的一個來訪者說,在家呆太久了,天天吵架,鬧大了,要離婚,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們肯定好好玩去了;

還有的人,因為這次疫情不得不跟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各種憋屈不爽,煩惱的很;

最直接的就是因為不能出門,無聊又焦慮,根本沒辦法享受假期,擔心如果我感染怎麼辦?如果疫情嚴重了又怎麼辦?不能上班怎麼辦?……

最典型的問題是不知道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出行的變動、工作的調整、關係的焦慮,讓疫情之下的人心惶惶多了幾分無奈和煩躁;

正因為如此,更加提醒我們,用擁抱變化的心態去坦然面對生活的百變,才是最大的心理資本。

1.坦然接受現狀

2.在當下的情況中尋找資源

3.積極與周圍人鏈接,尋找專業人士

焦慮和難受很多時候是出於對未知的恐懼,因為不知道到底會怎麼樣,又很害怕發生不好的事情,過於憂慮;哲學觀點上說,任何一件事的發生,危與機並存,有其不好的方面,就一定會有好的哪一面。

你想要的,總會到來,雖然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方式。比如因為這次疫情,多少人有了難得的假期;有了寶貴的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陪伴寵物;想要宅在家做自媒體的,也可以靜下心來沉澱和規劃;往大了說,這次的疫情,讓我們重新審視跟大自然的關係,重新點燃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提升“免疫力”?


三、財務免疫力

這個部分可能是大家感觸最深的;大部分公司都延遲了發放工資,面對各種賬單和依然要交的房租,你的錢包還好嘛?

個人層面還好,因為宅在家,其實是縮減了開支,對於很多人來說,反倒省了不少錢;對於企業來說,這才是最大的挑戰,尤其是餐飲、娛樂這類線下實體,還是吃季節性受益的,比如餐飲業的大佬,西貝莜麵的老闆都說壓力巨大;沒有收益的情況下,員工的工資要照發,很多中小企業坦言抗不下去;

當公司都不復存在的時候,個人又何來的生存和發展?誰來給我們發工資?

這種時候,越發凸顯我們的財務免疫力,財務抗風險的能力有多少;

你是有儲蓄的習慣,還是月光?你是有多渠道收入,還是隻等著公司的工資?你是為錢工作,還是懂得讓錢為你工作?如果疫情再持續,你還能堅持多久?

1.做一個坦誠愛錢的人

2.清楚知道錢“流入” 和 “流出”的動向

3.有目標的掙錢

4.有應對風險的決策機制


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提升“免疫力”?

用花唄提前買了一個又一個好物、用信用卡實現著不大不小的夢想,希望這次疫情讓我們更深切的看到,變化是永恆不變的,沒有一直穩定的東西,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抗風險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種風暴面前,面不改色。


人生是平衡的藝術

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道,既要欣賞這一路的風景,也要享受每次翻山越嶺的成就感;不是一股腦往前衝,更不是隻爬山不涉水,人生是就一場體驗,平衡好生活的各方面,不至於措手不及,更能夠在變化中閒庭信步。

希望大家都能在疫情過後,全面提升“免疫力”,做一個掌握平衡藝術的生活家。

在家隔離的日子,如何提升“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