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地名史話“高郵城區的橋”

高郵城是典型的“人家盡枕河”的水城。從前城內城外河流縱橫,終日流水淙淙,人家依河而居,街市傍河而建。街道上人來人往,市河裡船如穿梭。如此美麗的水鄉小城河道多,橋樑自然也多。2007年秋天筆者寫過一篇《傅公橋和傅椿》的短文以後,興趣所至,又對城區其它橋樑進行一些鉤沉追蹤,經訪問老者和查閱資料,初步統計從明清至民國期間,城區橋樑能叫出名字來的至少有30多座,還不包括南門吊橋、北門吊橋、東門吊橋(西門為渡口)以及后街小巷中一些叫不出名稱的小橋和便橋。

先說城內,以南北走向的市河為縱軸,以兩條東西走向的南濯衣河、北濯衣河為橫軸,其間就有南全橋、南石橋(又叫南市橋、安定橋)、鵝巷橋、通濟橋(小橋)、中市橋(水部樓橋)、高公橋、北倉橋、通湖橋、西石橋、察院橋、長生橋、鳳凰橋等等。這些橋樑溝通了城內東南西北,也以橋為中心成就了一些商業圈。例如中市口(中市橋),在上世紀末之前,歷來是郵城政治、經濟、商貿、文化教育中心地帶。這裡向東是歷朝州府衙門,府衙東側從明代起就建立郵城最早的文昌書院,後來的孔廟、青雲樓(後改為忠義閣)也在這附近;向西是水部樓、乾明寺、學校;南北兩側更是商號眾多,一度時期還建有新亞舞臺,更是熱鬧一時。

城內另一個商業集中區要數南市橋(南市口)。這裡東連東水關,西通鎮國寺,橋下的南濯衣河是條行船的河。當年東鄉北鄉運送糧食及土產品的船隻從東水關進來,過南石橋直達市河,分流向南到南倉橋,向北可至北倉橋。八大寺之一的乾明寺就在南石橋東側前觀巷中。民國早期官辦的貧民工廠、名聲遠揚周邊縣市的徐聚興糖坊,以及當年郵城規模最大、資本最雄厚的阜祥錢莊都設在南石橋。據說阜祥錢莊創立於1927年,由寧鎮兩地三人和郵城兩人合夥組建,股本兩萬大洋,租賃南石橋宋少南家兩進10間房屋辦公,有員工近20人,在郵城7家錢莊中實力最強,業務量最大。到1931年受水災影響百業蕭條,錢莊歇業。1946年解放區華中銀行二分行來郵建立高郵支行,行址就是南石橋阜祥錢莊舊址,後遷北市口的稅務橋。民國期間南石橋旁還有個官辦的“毒品稽查處”(原址解放後曾是城鎮木器廠用房)。嚴禁販毒吸毒,本是順民心的好事,然而這裡常遭老百姓唾罵,原來這幫人不僅同大煙館老闆、毒品販子相互勾結,從中漁利,還霸佔水陸碼頭,以搜查毒品為名,對過往客商和百姓進行敲詐,老百姓罵這個毒品稽查處是毒蛇窩。

市河中段有座鵝巷橋(合興橋),橋不大,又藏在鬧街背後,很多人不甚熟悉。筆者有興趣實地查看,卻是由一段故事引起的。鵝巷橋位於百歲巷西端過街市河上,百歲巷北邊是焦家巷,當年著名畫家王陶民家就住焦家巷。王陶民擅長山水人物,同時工詩詞、善書法、精篆刻,且為人正直品格高尚,在畫壇上名聲很響。日本人侵佔郵城後,據說有日本人向他求畫,其時糧食食品緊缺,日本人願用大量麵粉交換,但他看重民族氣節,拒不應從。後來竟因貧病而死。

江蘇高郵地名史話“高郵城區的橋”


高郵城外的橋多於城內,尤其是城北和城東北一帶。如承志橋、稅務橋、景家橋(景豐橋)、半邊橋、霞碧橋、搭鉤橋;多寶橋、三元橋、北石橋、紅橋、牛集橋、泰山橋、傅公橋、廟橋、得勝橋、濟民橋、蛤蜊壩橋、蝦橋等等。這些橋樑中有兩處堪稱北門大街景觀橋,值得一提。

一是承志橋。橋上建有木質四角形風雨亭,亭的東西兩側各有欄杆木椅,可供行人休息觀景。橋北西側是承志河北街,舊時街上曾有些店鋪;橋南西側稱承志河南河邊,舊時店鋪少,居家多。承志河是承接通湖橋下涵洞來水,河道因年久淤積水流不暢,居住在北門外的進士楊芾的父親一直有個心願,就是疏通這段河道建一座新橋。清光緒十五年(1889)楊芾考中進士,先後在京城、山東等地為官15年。榮歸故里後,楊芾秉承父志牽頭募資疏浚河道,建造一座石質的亭橋。完工後橋名為承志橋,橋亭為承志亭,橋下河流名為承志河。據《三續高郵州志》記載,當年承志橋邊立有《挑浚承志河碑》,碑文為進士楊芾所作。橋亭四柱上原刻有兩副楹聯:“舉鍤同申,才引來幾灣流水;憑欄遠眺,好栽成一路垂楊。”“竿首永懸燈,只希明白無差,表出臣心原似水;抬頭聊勒石,敢謂嫌勞獨我,歡騰眾口更成碑”。對於這兩副楹聯,當年似乎無人責難,只是這橋、亭、河皆冠以“承志”為名引起非議。其理由是這裡原先有河有橋,只是由楊家出面牽頭募捐疏浚河道重建一座亭橋,錢是大家捐的,卻以“承志”命名,明顯有貪大邀功之嫌。因此有人也撰一聯張貼於橋上:“既承先人志,當掏自己腰;如何一河水,盡是民脂膏。”這是當年郵城由承志橋衍生出來的一段市井佳話。

北門大街另一個有亭子的橋便是稅務橋。這座磚石結構的拱橋本身就高,加上橋亭更高,因而進入北門大街,老遠就能看見稅務橋。不過這裡的橋亭不是用於觀風景的,是供稅務人員在橋上收稅用的。據說他們向過往船隻收稅方式也很特別,收稅人根本不下橋,只將一端繫有小布兜的長竹竿從亭中伸下,納稅人將稅款裝入布兜即可,納稅人很少能拿到交稅憑證。稅務橋南連北市口東連東大街,歷來是北門商業圈範圍。如泰山大藥房、孫石君的醬醋門市部、北正茂花席店以及郵城開辦較早的華興浴室都在這地方。1946年以後,隨著南門糧食市場的日漸萎縮,華中二分行高郵支行也從南石橋遷到稅務橋營業(今仍有中國人民銀行高郵支行部分用房在此)。據說當年稅務橋一帶河道縱橫曲折,因此橋也多,如牛集橋、半邊橋、多寶橋等都在這一片。半邊橋原址在菜市街附近,橋建了一半,因用地發生矛盾人家不準建了,所以叫半邊橋。這些古橋早被拆除,河道也被填平,大多數是名存實亡。

如今在號稱“中國第一水鄉”的崑山周莊鎮有一個雙橋景點,高高的石拱橋下船孃搖櫓,橋上人流駐足,每日有成千上萬人來橋上觀景留影,稱為周莊景點的一絕。其實高郵城區的古橋當中也有一處“雙橋”,這就是今天人們仍能看到的南石橋和西市橋。這兩座古橋原來皆是磚石拱橋,一座是南北走向,一座是東西走向(通西塔街),兩橋近在咫尺倚角相連,故而這裡曾有“三步兩檔橋”的美譽。民國初年,為了追求城區道路的平坦,這兩座古橋和北門外的稅務橋以及市河上所有磚石拱橋一起,全部改為平橋。今天看來方便了交通,卻也加速了市河的萎縮,以致行船斷絕,水城風貌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

關於高郵城區過去的這些橋樑建於何年,因年代久遠缺乏可靠的文字記載,有的已無法查考了。有人認為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高郵開始築城時,城內就應該有橋樑。這種說法雖是推理,卻也有可信之處。又據說,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設南門外盂城驛時,城內就有安定橋(南石橋)的地名,若按此推算,南石橋的橋齡該是630多歲了。據《高郵州志》記載:“明神宗二十年(公元1594年)通湖橋圯,堤決五百餘丈。”這說明,500多年前就有通湖橋的存在。再如傅公橋始建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距今有270多年,承志橋建於清光緒年間,橋齡也有100多歲。另外還有三元橋、紅橋、蛤蜊壩橋等,都是百年老橋。朝代更迭,歲月滄桑。如今城內城外能保留原貌的古橋怕是很難尋覓了。筆者在想,一個充滿水的靈氣的千年古城,丟失古石拱橋這個傳承水城厲史的重要元素,好像總歸是個缺憾。

江蘇高郵地名史話“高郵城區的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