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身為魏晉名士,為何落得公開處刑的下場?原因竟是脫粉回踩

歷史上以貌出名的男子不少,史書對於人物的相貌向來惜字如金,例如潘安、子都、衛玠、宋玉、韓子高等等,所費筆墨都不多,只有世說裡的魏晉名流獨具一格。而在竹林七賢之中所記文字最多的,就是將帥氣與瀟灑貫徹到極致,一出山就成為全國風雲人物的嵇康。


嵇康身為魏晉名士,為何落得公開處刑的下場?原因竟是脫粉回踩

嵇康的外表有多完美呢?據傳他上山採藥時被一上山砍柴的農夫給誤當成了神仙,由此可知其相貌有多出塵脫俗。當然,讓眾人心服首肯的不止他的外表,還有他的才華和人格魅力。嵇康最擅長撫琴,藝術造詣極高,放在今天那是妥妥的C位出道,所以包括鍾會在內的一眾權貴都成了他的迷弟。青年時期剛剛完成《四本論》的鐘會仰慕嵇康,興致勃勃的揣著自己的作品前往嵇康的雅舍,迫切地希望能得到心中偶像的一番指教點評。或許是因為生性靦腆,或許是害怕偶像刁難,鍾會最終選擇把文章從窗戶扔進了嵇康的屋內,又害怕嵇康出來探尋,便像個做錯事的少女一般倉皇的逃回了家,結果一句話也沒跟偶像說上。


嵇康身為魏晉名士,為何落得公開處刑的下場?原因竟是脫粉回踩

司馬家掌權以後,整個國家社稷都面臨著動盪的危機,故為了守護文人心中的一片淨土,嵇康與山濤、阮籍、王戎等人一起隱居到雲臺山,組成了魏晉第一男團——竹林七賢,終日飲酒、清談、服散,不問世事。但如此好景不長,男團裡其他人都逐漸的妥協和出山圍觀,最後只剩嵇康一人獨守雲臺山。


嵇康身為魏晉名士,為何落得公開處刑的下場?原因竟是脫粉回踩

這時已走上仕途,身居朝廷高位的鐘會再次懷著期待拜訪了嵇康。只見嵇康打鐵,向秀佐之。鍾會站在一旁觀察了許久,不曾發聲,專心打鐵的嵇康也直接無視了他的存在,不高冷就不是嵇康了。嵇康看都不看迷弟鍾會,只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便繼續做自己的事,將本就猶豫不決又不知如何交流的鐘會打發了出去。又想起自己年輕時拜訪偶像也是沒有得到回應而返,儘管其實都是他自己追星方式不當導致的結果,內心感到冷落受傷的鐘會自此徹底脫粉,並在朝廷想盡辦法踩嵇康,成為了千古黑粉祖師爺。


嵇康身為魏晉名士,為何落得公開處刑的下場?原因竟是脫粉回踩

所謂不速之客總是在告辭以後才最受歡迎,心灰意冷的鐘會在嵇康因救友人呂安入獄後趁機向權臣司馬昭進言,說嵇康不守禮教,舉止放誕,而且在朝中不乏支持者,一旦有謀反之心,後果將不堪設想。這便是黑粉祖師爺鍾會遺留千古的做法:脫粉回踩,追星不成便毀之。鍾會此番話讓原本就對嵇康不滿的司馬昭下定了殺心。三千名太學生為獄中的嵇康上書求情,但還是無法改變結果,嵇康平靜的接受了自己的命運。行刑前,嵇康在公示的刑場之上旁若無人的撫琴,彈了最後一遍廣陵散,而後從容就戮。如此傲骨嶙峋的一代樂師就此隕落,不屑權貴並不是他的錯,只是不願同流合汙,怎料最終會命喪脫粉回踩的黑粉之手。


嵇康身為魏晉名士,為何落得公開處刑的下場?原因竟是脫粉回踩

而今雲臺山上的竹林還在,卻聽不見當年的清談,只有竹林深處的風在說:“曾經有一個真誠的朋友向我求教琴曲,我沒有答應,等到臨刑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死於脫粉回踩的嵇康,也可以說是死於過於有才又過於高傲,才導致如此悲慘的結局,才導致廣陵散絕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