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陈庆之的陨落,实属可惜

公元501年,萧衍趁南齐政权皇族内乱、骨肉相残的机会攻入建康(今南京),杀掉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自立为帝,建立梁朝。

一代名将陈庆之的陨落,实属可惜

任命当时年仅18岁的陈庆之为掌管文书的主书,这是一个文官的职务,并不是陈庆之擅长的。但是,作为萧衍的近侍,也就是奴仆,在门第森严的时代,有这么一个位置是不错的,也是合适的,在梁武帝和朝中贵族们来看,都觉得没有亏待他。

陈庆之自然知道这个位置来之不易,他如同儿时当棋童伺候萧衍一样,在这个位置上尽心尽责。同时从没放弃自己疆场效力的愿望,静静等待,这一等就是23年。

陈庆之第一次率军出征时已经是41岁,离他生命终结只剩下14年。

一代名将陈庆之的陨落,实属可惜

陈庆之的北伐,7000人北上洛阳,不但与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魏军周旋,最后还能攻克北魏都城,进而全身而退,实属不易。然而细细分析当时的战局,又合乎情理。

陈庆之北伐最大的对手是尔朱荣。尔朱荣是谁?尔朱荣相当于北方的“侯景”。南方的“侯景之乱”最终导致梁武帝的身死,而北方的尔朱荣之乱,让北魏重新陷入混乱,最终分裂成北齐和北周。

陈庆之的白袍军虽只有7000人,但他绝不是孤军奋战。在尔朱荣之乱中,北魏宗亲北海王南逃,向梁朝借兵,陈庆之是以“平定叛乱、拥立北海王”为由北上洛阳的,并且陈庆之能够一胜再胜,和他善于瞅准时机、借力打力、击弱避强的谋略不无关系。

一代名将陈庆之的陨落,实属可惜

最终,陈庆之达到了他此次出征的目的,在洛阳将北海王拥立为建武帝,并率领他的7000白袍军驻守洛阳门户中郎城。

当然,陈庆之的白袍军只是驻守中郎城,而不是防守整个洛阳。且建武帝也有自己的拥护者,陈庆之有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其对手虽然人多,却是投鼠忌器。

轰轰烈烈的7000白袍将士伐北之役,最终因孤军深入、后援无继,而以失败告终,但陈庆之的军事才华,却如彗星一样划过战星闪烁的南北朝天空。

一代名将陈庆之的陨落,实属可惜

最难能可贵的是,陈庆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却能“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据《梁书·陈庆之传》记载:“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