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现在年轻人青春期之后,几乎不会再有成长的可能了

王安忆:现在年轻人青春期之后,几乎不会再有成长的可能了



王安忆说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水利专家分析安徽的河流,因为她年轻时有安徽下乡当知青,所以她觉得专家讲的每一个点都和她看到的实事一样。看到这就感到特别的懊恼,她说,如果年轻时多点心情看看周围的我的地理环境,那么会掌握很多东西。但年轻的时候不懂这些,只知道很苦闷,现在很后悔和懊恼。年轻时,根本不想和任何人接触 ,看到什么都烦,觉得那些人讲话无聊的很,什么也不想听。


其实年轻人都是这样,你看现在的年轻人说的话和写的东西,都是我、我、我,就是没有一个“我”之外的世界,我之外的世界是进不了这个“我”的视野,缺乏基本对“我”之外的世界的一个兴趣。


王安忆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那个年代更糟糕,现在年轻人所追求的这些“自我”在现今是受到鼓励的。很多理论都支持年轻人这种态度,于是就有了正当性,于是就没有一个机会反省。


从反省这一点来说王安忆觉得自己要比现在的年轻人幸运很多,大家的青春都是苦闷的,谁都是,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年轻人苦闷的时候可能是在咖啡馆里度过,而她自己可能是在淮河边度过,但由于空间的不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苦闷会得到某些升华,更重要的是王安忆觉得在她心里还有他者的存在,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这也是她年轻时还有的那点价值吧。


现在的孩子都从小被宠出来,再过份的强调“自我”,就怕他们没有机会认识自己。其实每一代年轻人都是一样的,只是场地不同而己,现在年轻人是在咖啡馆里喝酒,以后年轻人是在草房里喝,但道理是一样的,方式也是一样的。区别在哪?区别就在于,我们有时候我们那样做会觉得是不正当的,而现在的年轻人刚好相反,他们觉得那样做很现代化,有了现代化的支持,他们就觉得自己是合理的先进的,这很糟糕,

他们青春期之后还会一直延续这种精神状态,几乎不会再有成长发育的可能了。


现在的孩子很多行为不是反叛,反叛是在顺从的情况下做出的对抗才是反叛,现在的孩子只是在加强“不顺从”而己,他们对自身的生活没有一个真正的反思,而是一味追求个性,眼里没有他人,是不可能会有多大的成长。真正的成长是颠覆自己的从前,发现不一样的真理,而这一点反叛的当代年轻人很少能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