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保持平穩增長


中歐班列保持平穩增長

日前,在江蘇連雲港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場站,工人正在操控龍門吊車吊裝出口集裝箱。王健民攝(中經視覺)

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近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進出口貨運量逆勢增長。截至2月19日,鐵路國際聯運進出口貨運量完成867萬噸,同比增長8.1%。其中,中歐班列累計完成8.3萬標箱,同比增長1.5%。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都受到了一定衝擊,國際運輸也受到一定影響。儘管如此,中歐班列依然保持了平穩增長。這反映出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進一步夯實了“穩外貿”的基礎,增強了做好全年經濟工作的信心。

發揮優勢 助力經濟發展

2月21日下午,一趟滿載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所產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及服飾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廣州市大朗鐵路經濟產業園徐徐開出。據瞭解,這是春節後廣物控股集團發出的首趟中歐班列,為外貿企業打通了一條通往歐洲貿易大國的鋼軌通道,為企業平穩運行吃下了“定心丸”。

國鐵集團國際部主任馬洪英介紹說,中歐班列具有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等獨特優勢。保持中歐班列穩定運行,對於保障國際物流通道暢通、維護中國經濟正常秩序,特別是外貿進出口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中國加大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中歐班列發展迅速。2019年中歐班列開行8225列、同比增長29%,發運72.5萬標箱、同比增長34%,綜合重箱率達到94%。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過2.1萬列,通達歐洲大陸18個國家、57座城市。在開行數量持續提升的同時,開行質量也有很大提升。通關時間、物流時長進一步縮短,返程空箱率在不斷下降,貨值呈增長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中歐班列更為穩外貿作出積極貢獻,如中歐班列(成都)今年以來的開行量同比增長76.9%,中歐班列(長沙)預計前2個月同比增長140%以上,有力地保障了進出口貨物貿易通道暢通,保障特殊時期外貿正常運行,也有助於外貿企業正常復工復產。

在剛剛復工的陝西思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液晶顯示器流水線上,工人們戴著口罩,正在加緊生產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訂單。該公司副總經理張一鳴說,企業之所以能快速恢復產能,得益於中歐班列“長安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常態化運營,保障了公司的市場供應,維護了企業的信譽。

多措並舉 減少疫情影響

2月18日,編組41輛、41組40英尺集裝箱的X8059次中歐班列,從遼寧瀋陽東站順利啟程奔赴俄羅斯羅斯托夫,標誌著遼寧省中歐班列已恢復常態化開行。

此前,受疫情影響,從遼寧省出發的中歐班列暫停開行。2月中旬以後,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公司堅持疫情防控和貨運組織兩手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精心組織貨源、箱源、車源、勞動力,制定中歐班列開行方案,積極與中歐班列通道沿線國家鐵路、海關、質檢等部門對接,實行24小時諮詢、受理和全程信息追蹤服務,全力確保中歐東北物流大通道安全暢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對人員流動、貨物運輸尤其是跨境運輸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此,鐵路部門加強防疫,採取多種措施,最大程度保證班列正常運行。

首先是採取靈活的運輸交接方式,確保鐵路口岸安全暢通。馬洪英介紹說,鐵路部門對口岸站中外鐵路員工加強防護,配備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定期對口岸站交接所等處所消毒、通風和衛生保潔。針對部分國家疫情防控要求,靈活調整作業流程,並對機車車輛、裝卸機具及勞動力等各方面提供充分保障。

針對疫情發生後,部分海運、空運方式受阻問題,鐵路部門逐一對接各地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公司和企業客戶,詳細瞭解備貨情況和發運安排,及時承運海運、空運轉移到鐵路的貨源。根據客戶需求,科學制定中歐班列周、月開行方案,提前向國外鐵路主管部門通報,協調落實國外運力。組織鐵路各承運企業對中歐班列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確保貨物應運盡運。

其次是為應對當前班列貨物集疏運困難的現狀,鐵路部門主動協調地方為公路集疏運車輛提供進出鐵路場站便利條件。對其他交通方式無法集疏運的貨物,積極組織鐵路接駁運輸,全力滿足異地貨源在鐵路樞紐集結分撥。

拓展業務 發展後勁十足

中歐班列開行近9年來,藉助“一帶一路”東風,承載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為中歐經貿往來開闢出一條“黃金道路”。中歐班列自身也實現了線路更多、覆蓋更廣的轉變,前景可期。

2月28日,一列從德國漢堡發出,搭載6896件進口郵件的中歐班列列車順利抵達鄭州鐵路口岸。這標誌著河南省擔負國家賦予的中歐班列唯一進口郵件試點線路全線貫通,中歐班列(鄭州)成為第一條國際郵件陸路雙向運輸通道。

中歐班列(鄭州)運郵通道實現順暢運行,是發揮中歐班列獨特優勢,全力拓展班列業務領域的創新舉措,能夠確保國家開放戰略通道安全暢通,更好地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相關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

馬洪英介紹說,鐵路部門十分重視中歐班列發展,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提升開行質量,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當前,正大力開發回程貨源,組織開好回程班列,努力實現雙向均衡運輸,提升回程重箱率,進一步降低全程物流成本;加強中歐班列全程保險業務及電子施封鎖的推廣使用,確保班列安全運行;健全完善信息相互通報和協作機制,推進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鐵路實現運輸電子數據交換,保持信息暢通,及時有效處置突發情況。

近日,海關的一則消息更是令人信心滿滿。2月24日,海關總署出臺十條措施,以進一步推動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經貿往來。新措施將對中歐班列實行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並明確支持利用中歐班列擴大進口,支持利用中歐班列開展跨境電商、快件、郵件運輸業務,拓展業務範圍,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可以說,在多部門聯合支持下,中歐班列正在迅速恢復正常運行,這不僅有利於疫情期間外貿穩定發展,更有助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記者 齊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