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那些事——記社步鎮新嶺村駐村第一書記覃展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那些事——記社步鎮新嶺村駐村第一書記覃展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村第一書記覃展堂在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表現非常積極。記得年前,政府佈置工作下來之後,他就積極主動地跟我們村兩委幹部商量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除夕夜、大年初一、初二這幾天,每天都在微信群裡督促各包片幹部一一做好摸排重點人群、宣傳防控等工作,在這個疫情防控中,大家都是看得見的,群眾是認可的。”新嶺村党支書、村主任李林介紹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那些事——記社步鎮新嶺村駐村第一書記覃展堂

  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建起來

  “5個村兩委幹部、3個駐村工作隊員,摸排工作量大、防控工作那麼重,人手又那麼少,怎麼辦?”村党支書、村主任李林鄒起眉頭說道。第一書記覃展堂說:“支書,我有個想法,不知道是否行得通,這樣,我們能不能動員村民們加入我們的疫情防控隊伍中來,增加我們的守卡人數,每個幹部負責帶一隊志願者,輪班值守和宣傳,但這又是一項危險性極高的工作,不知道有沒有村民們願加進來。”“我認為這個想法是好的,但不切實際,傳染性那麼強,又那麼危險,萬一有哪個志願者被感染了,誰負得起這個責任,本來這個工作就是我們這些幹部的,幹得完幹不完也是我們的。”文書說。經過第一書記覃展堂的引導和村“兩委”幹部一番討論,大家初步同意試著組建疫情防控隊伍,各包片村幹部在微信群動員村民志願參加上級佈置的在村口設卡和宣傳防範工作……讓村“兩委”感到既意外又驚喜的是,不到一上午,報名人數居然有了25名,而且年紀最小的是不到20歲的年輕小夥子,年紀最大的是差不多70歲的老爺爺。疫情防控隊伍一下子組建起來了。

  “書記呀,大過年的,你不怕被感染,回來做這個疫情防控工作,不說是為我們村民著想,就算是為了迫於上級壓力而回來,在這個事情能回來和大家一起工作,你這種精神也很讓我佩服,值得我們學習;危險又辛苦,又是為我們村民生命安全著想的事情,你都能做,我也能做,這個志願服務隊伍,無論如何我必須要參加,何況我是本村的村民。”老黨員楊旭秀跟第一書記覃展堂說。

  “書記,雖然我以前沒見過多少次你,但是這幾天我都看見你和村幹部貼疫情防控宣傳標語、用喇叭播放病毒防範知識,那時還下著雨、颳著風;看著你們都心疼……書記,你們還需要人一起守卡和開車拉喇叭宣傳嗎?我想跟你一組。”瘦小的莫軍堯說道。

  就這樣,新嶺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隊伍拉起來了,35人分為8個小組負責2個卡點,每個卡點每天安排4組人輪流值守,一天分為4個時間段,其中晚上10點到次日7點,9個小時,時間是最長的,其餘3個時間段都是5個小時,堅持24小時在卡口值守,每天到村屯巡邏2次。

  疫情防控主播當起來

  為了讓更多村民們更深入地瞭解新冠肺炎病毒發展形勢和防控要求,第一書記覃展堂和志願者一道,將上級文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防範知識,整理並錄音成村民們聽得懂的本地話、土話,在各片區微信群轉發,並每天和志願者帶著小喇叭,深入村屯、衛生室、小賣鋪等平時人群集中的地方,連續循環播放,讓村民們提高防範意識,堅決聽從黨和政府的號召,不聚集、不串門、不走親、不訪友、不聚集打牌、不聚集烤火,少出門、出門戴口罩,一起打贏這場戰“疫”。

  送貨小二郎跑起來

  嘟嘟嘟……電話響了,2月5日傍晚5點多鐘的時候,有一村民打電話跟第一書記覃展堂說:“書記呀,家裡有從湖北歸來人員而主動居家隔離起來的楊某某戶,好像還沒吃飯,因為煤氣用完了,家裡又沒有儲備煤氣,也沒有儲備柴火,電磁爐又壞了,天又下雨還很冷,今晚煮飯怎麼辦……”第一書記覃展堂聽說後,立馬聯繫了鎮上充煤氣點,並同志願者一道冒著毛毛雨拉煤氣罐到楊某某家附近,讓楊某某提回家使用,解決做飯、燒水等用氣問題。少出門、不出門是打贏新冠肺炎戰“疫”的主要辦法,但也要幫助村民解決外出採購問題,針對被隔離的、家裡沒有年輕人在家的、出門不方便的家庭。

  5日晚,第一書記覃展堂和志願者們商量決定,通過微信群、電話等方式,主動了解有需要幫忙外出採購的家庭,及時安排志願者外出採購,解決村民們最關心的吃飯問題,讓村民安心在家,同心同德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張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那些事——記社步鎮新嶺村駐村第一書記覃展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