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道家“五戒”的認識和意義


淺談對道家“五戒”的認識和意義

道教戒律是道教徒植福修因之慧炬,登真入道之慈航。是道教徒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故學道之士莫不持戒精嚴以積功累行。

三洞諸經中說戒甚多:有《初真戒》、《三皈依戒》、《中極三百大戒》、《積功歸根五戒》、《天仙大戒》……這些戒律皆為前賢祖師所授。對道教弟子的言行舉止作了嚴格的規定和詳細說明。

上述戒律中《積功歸根五戒》:“一、不得殺生;二、不得葷酒;三、不得妄言綺語、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盜;五、不得邪淫”,是每一位玄門弟子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戒律之一。

《老君戒經》曰: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進無虞者,益算延齡,天神護佑,永脫五刑之若,世世不失人身。從而可見持守《積功歸根五戒》對於修道之士是極為重要的。

一、不得殺生


淺談對道家“五戒”的認識和意義

道教是貴生重生的宗教,認為草木昆蟲都是有生命之物,草木昆蟲與人一樣都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它們應當都有生存的權利。

道經雲:“夫禽獸旁生,性命同稟,有夫婦之配,有父子之情,有巢穴之居,有飲食之念,愛憎喜懼何異於人,能懷惻隱之心,不忍殺戮而食,以證慈悲之行,不亦善乎。”

修道之士當懷有慈悲之心,仁愛之心,惻隱之心,憐憫之心。愛護生靈,慈心於物,積功累德,以身證道。

二、不得葷酒

淺談對道家“五戒”的認識和意義

道教徒必須禁止葷酒,葷可使人氣濁,酒能使人性亂。嗜慾無厭,縱飲謀醉,形骸顛倒,禮法喪失。或傷身勞神,神志不清,思維遲鈍。甚至導致禍過的產生。

此為修道之大忌,修道之士應時刻保持口淨身潔,腦醒神清的良好狀態,方能有利於清修體道。

三、不得妄言綺語,口是心非

淺談對道家“五戒”的認識和意義

道門中人不出妄語,不可口是心非。牢記太上道祖“希言自然”的垂訓。以慎言、希言、貴言為模式。慎言即不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言行不一。

要一言九鼎,擲地有聲。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希言即所言之語感人肺腑,至誠至真,教化他人心向正道。貴言即不要沒有節制的說話。因為口開精氣散這樣是有損身體健康的。

四、不得偷盜

淺談對道家“五戒”的認識和意義

首先偷盜他人之物是國家法律所不容許的,除此之外道教的“不得偷盜”還具有特殊的宗教含義。

《老君戒經》“一錢以上,有主無主,非己之物,皆不妄取。在地地官,在水水官,在人人主,如是則無無主之物,此言五主者,謂當時無志護也。”

凡不屬於自己的貨物都不能取。強調天地之中的萬事萬物都有神靈監管,地上的財物有地官之神監管,水中的財物有水官之神監管,人間的財物有人間的官員所管。

舉頭三尺有神明,神不論你在何時何地都在監察著你的一舉一動,若你有妄分之想非法之舉,都會記下你的過錯嚴懲不殆。

五、不得邪淫

淺談對道家“五戒”的認識和意義

道教是注意清修追求長生的宗教。因此道教弟子必須要斬斷色慾情慾。不為外界美色所惑,愛惜自身的精氣神,保持心靈明清一塵不染。用心專一,一心向道。老君曰:“粗者,血脈之川流也,精去則枯老,是以寶之也。人以身為國,神為君,精為臣,氣為民。常行愛精,此要道也。”行道之士都將固精保神作為修道之精要。

五戒”不但是道教徒修道求真的根本,對提高社會公德也有著積極的作用。作為一名道教徒自身需要依戒奉行之外,還要把道教戒律“檢惡防非,法善導正”的功能推向社會,為淨化社會風氣,昇華人的心靈,提高道德修養,制止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