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今天来写写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2016年8月份,已经过了“全民”看王小波的那波高潮。那年我正频繁来往于大连与沈阳,这本书不到250页,显得小巧可爱,正好符合坐高铁的阅读需求。

对于喜欢看书的人来说,王小波是不需在这用笔墨介绍的作者。这本《沉默的大多数》体裁上是散文集,里面大多收录了他90年代左右陆续发表在各个杂志上的文章,整合成了现在这部书。


看侃书-2|《沉默的大多数》

侵图删

这也是我看王小波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其实很难写什么读后感,一篇小文章一个主题,零散又丰富,所以就学着王小波的样子,随便写写吧。

初读这本书,很容易让人想到鲁迅。不同的是,王小波的文字看上去更轻松一些,看个两三页就会被逗笑一次,总结起来就是:有趣。若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以“人”为轴,那么《沉默的大多数》则是以“事”为轴。

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把复杂的心理活动用充满趣味的故事体现出来,先让你笑,然后让你思考。他不跟你正面斗争,却能让你哑口无言。

不亏为散文集,上一篇看着看着觉得“啊,这段批判地真好”,下一页就会翘起大拇指“牛X,敢写得这么露骨大胆”。总之给人的感觉:“啊,他写的好随便!啊,他好像在写日记似的,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吧!”正如李银河为这部书中写的序言一样:“……他之所以能通过外部审查,原因在于完全不对话,鸡同鸭讲……”。

还有,这本书的标题,我认为是最成功的标题之一。统共6个字,前3个字唤起人的强烈认同感,后3个字又直击人的强烈自卑感。两者扭曲着结合到了一起,就像复杂的人,又像复杂的生活。

我想,王小波当时深知了“说话的权利”,不想再做那个沉默的人了,所以想唤醒自己。也可以是,他把未能与人面对面言说的大多数的“沉默”,用笔写了出来。

其实,这本书中的观念我并不是所有都认同。

比如,他很喜欢苏格拉底的一个“妙论”: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我就不同意这句话,因为我的智慧并不是一文不值的,智慧可以是流于纸上的一串公式,也可以是我向对手伸出的援手,这些都是值钱的。我认为的聪明人,是知道自己有什么,自己没有什么,而不是对“有”视而不见。

我与王小波这样的思想冲突还有不少,在这里不能一一列数。这是一本好书,大家一定要去读一读,不管对王小波的评价褒还是贬,这本书还是会让你“入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