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疫情肆虐,每個人的假期被無限延長。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來自衡水一中的高三學生,他們利用休息的這段時間努力學習,備戰高考。

距高考只有100多天,所有的學生堅持早起,嚴格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執行。

他們每天早上5點40起床,然後就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忙碌而充實的學習中去。

除去一天6節的網課,還有早讀課、自習課和必須完成8套試卷。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非常自覺。

即使沒有父母的監督,也沒有一絲懈怠,將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學習上。

其中一位學生說道:

“因為別人也在做,不做肯定落下了。


我希望高考不延期,我相信其他學校可能做得沒有我們學校做得完備。


所以正常高考的話其實對我們有利的。”


很多成績優異的孩子,靠的並不是天賦,而是長年累月的自律。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曾說:

“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

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擁有這種品質的孩子,更有競爭力。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自律,是一個孩子的頂級實力

這幾天,被這個孩子感動到了。

來自南陽的小通,他是一名高三的學生,一直以來都是班裡的佼佼者,成績十分優異。

受疫情影響,他不能回學校上課,只能用通過手機參與學校的釘釘在線課堂進行學習。

無奈的是,家裡沒有安裝寬帶。他向鄰居求助,蹭他家的WIFI上課。

於是,每天早上的8點,小通就搬個小凳子到屋頂上學習,屋頂也因此變成了他的教室。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小通說,即使在家的話,也不能荒廢學習,因此他拼命學習,希望能夠考上浙江大學。

寒冬之下,他沒有抱怨,反而更加自律,嚴格要求自己。

當別的孩子躺在暖和、舒服的被窩裡睡懶覺時,他在每天五點半就起床早讀。

總有人比你更努力,且不找藉口。

BBC紀錄片《交換學校》中做了一個實驗,讓兩組分別就讀於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孩子,與對方進行為期一週的交換。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就讀於私立學校的學生說:

我每天6點半起床、5點放學,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我很感激,如果不是這樣,我想也許我就不會像現在這麼自律。

公立學校的學生則完全是另一種生活:

今天八點起床,3點放學,沒有作業,回家後一般睡覺、打遊戲。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可想而知,多年以後,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過得將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真正拉開兩種學生差異的不是父母的經濟地位,而是取決於孩子的自律性。

那些有所出息的孩子,往往都很自律,能夠自我掌控和約束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律,才是一個孩子的頂級實力。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孩子的自律程度,決定了未來人生的高度

去年年底,近30所高校公佈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這些研究生被退學的主要原因是:

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樓世洲認為:要讓嚴進嚴出成為研究生培養的常態,更應充分發揮過程評價的硬約束作用。

一個人在本該努力學習的年紀,卻貪圖安逸與享受,在苦讀數十載後,卻毀於自我管理。

前幾年,表舅的兒子大學畢業,除了獲得學校的保研資格以外,同時國內多家知名企業都向他拋去了橄欖枝。

當很多應屆生都在為找工作而發愁時,他卻擁有反選的權利。

這一切,都得益於他的堅持和自律,讓他能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從小到大,無論是生活中還上學習上,他都是一個特別自律的人。

每天都有自己的規劃,一定會努力達成,無須父母監督和催促。

進入大學後,他也沒有放鬆。

除了上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歡迎來到你孩子的大腦》一書中,研究人員提到:

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響是智力的2倍還多。

自律靠的不是間歇性的努力,而是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

對孩子來說,自律讓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夠體驗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擁有自律力的孩子,未來的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充滿無限可能。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育出自律的孩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女兒是一個妥妥的學霸,18歲生日那年,她被美國六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

女兒在學業上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一切都離不開父親的影響和教育。

鄭淵潔堅持每天早上四點半起來寫作,一寫就是兩個小時以上。

年幼的女兒曾問他:“為什麼你每天都是凌晨學習呢?”

鄭淵潔耐心地向女兒解釋道:

“只有把每天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其他的事情,這樣會輕鬆許多,還容易養成好的習慣。”

打這以後,她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鄭淵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寫作的習慣,從小在女兒的心中種下了一顆自律的種子。

潛移默化地浸潤著孩子。

鄭淵潔說:“作為父親,在女兒上中小學的十二年間,我從來沒有對女兒說過你要努力,我只對自己說,鄭淵潔,你要努力。”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都有著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當你希望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時,你就需要怎麼做。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過:

“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自我完善。

我們強化自身成長的力量,才能成為他人力量的源泉。”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要求孩子天天看書,自己卻無時無刻盯著個手機看。

要求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自己卻不到半夜不睡覺。

不自律的父母,又怎能指望孩子自律呢。

因為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和奮力託舉。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答:那些不自律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網友@斕211的回答戳痛了無數人:

成為不了自己想成為的人,更不要談夢想的實現了。


只會被迫的生活,而不是每天以一個好的狀態迎接生活的挑戰。


這恰恰印證了這樣一句話:

你偷過的每一個懶,都會在日後成為最深的遺憾。

自律,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心理學家塞德茲說:人如陶瓷,小時候形成一生的雛形。幼兒期好比粘土,給予何種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當孩子擁有了自律的品質,他們會更容易沉下心來關注世界。

會有更高的追求,會對世界的認識更加豐富深刻。

孩子有多自律,未來就有多寬廣,唯有自律,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

衡水中學網課曝光: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