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拿国宝当厨具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康有为称其已冠古今

农民拿国宝当厨具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康有为称其已冠古今

时间回到公元1778年的春天,当时处在满清帝国统治下的中国还不知道未来为何物?一位农民在自家田中耕作时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满了字,这位农民除了种田外还会磨豆腐,也做了些小生意,因此在看到这块石碑时他便觉得石碑的规格正好可以用来制作豆腐。于是乎,这件颇为珍贵的文物——爨宝子碑,便开始了属于它的厨具生涯。

刻满字的石碑和石磨盘大体上还是有些区别的,尽管这位农民目不识丁,但还是将其当作传家宝似的一代代流传下来,当然其主要用途还是磨豆腐

农民拿国宝当厨具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康有为称其已冠古今

就这样,这块爨宝子碑在农民家中存放了整整74年,值得称道的是在这74年中石碑没有遭到损坏,幸好磨豆腐是件精细活,这“精细”在无意中救下了一个国宝级别的文物。

在这74年中,农民家世代做豆腐,在豆腐晾晒完成之后,每块豆腐的表面都会有石碑上面的印记。这种“书香豆腐”确实有些夺人眼球,想来这也是这位农民的家族能够延续至今的原因吧。

农民拿国宝当厨具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康有为称其已冠古今

时间来到公元1852年,清朝的南宁知府邓尔恒在自己所属地进行巡逻时碰巧发现了这个“书香豆腐”,看着豆腐上的字体,邓尔恒的好奇心有些按耐不住,于是赶紧招来下人询问这件豆腐究竟有何不寻常的地方?得知豆腐的由来后,立刻前往那位农民家中,当邓尔恒看到石碑后顿时心中了然,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这块石碑究竟是何物,但直觉告诉他,这块石碑不一般。

农民拿国宝当厨具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康有为称其已冠古今

将石碑搬回府衙的邓尔恒一有闲暇就沉浸在石碑的文字当中,石碑上的字型笔画繁多,其中最惹眼的就是“爨”,之所以这个字引起邓尔恒的注意,不仅在于其复杂至极的笔画,更在于邓尔恒想到了曾经的一个大家族——爨氏家族

爨氏家族本是中原南迁的汉民,在蜀汉时是南中的大姓。从唐玄宗天宝七年到南诏灭爨的四百余年之内,爨氏家族几乎包揽了刺史、太守、都督等各种职位,加上中原王朝的衰落与国家的分裂,中央政府无力制衡地方,使得爨氏家族形成“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的称霸局面。

农民拿国宝当厨具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康有为称其已冠古今

爨宝子碑作为爨氏家族的留存遗物,碑上刻字用笔雄奇,舒展的笔势如长枪大戟,一笔一画间尽显沙场锐利,在碑中比较强调三角的折弯和横画两端的“雁尾”之方强,可谓是锋芒毕露,极其精神,整个字体介于隶楷之间。在艺术上,给人以坚实、朴茂、稚拙、倔强之感。

1961年3月,爨宝子碑称为了全国首批重点保护文物对象,这块石碑的意义在于其记录了爨氏部落首领一生,让我们对爨氏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农民拿国宝当厨具74年,被誉“滇中第一石”,康有为称其已冠古今

而更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字魅力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不仅将事情叙述完整,更以其独特的字形给后世子孙留下了文化财富。

《爨宝子碑》现在存于曲靖市第一中学爨碑亭中,阮元称其为“滇中第一石”,康有为更将其誉为“已冠古今”,能够得到名家的如此评价,可见其价值之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