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臆想创造历史、文学手法编造历史,终究是糊弄不了国人的!

今天,襄阳有人以其特定群体特有的臆想创作手法梦呓道:“公元197年,其(诸葛亮)叔父诸葛玄病逝,诸葛亮一家失去重要的经济来源,搬家到了襄阳城西二十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静的隆中,过起了田园般的诗画生活,一边耕读,一边高唱梁父吟……”

可笑的是,如今的襄阳古隆中,那个方位—所谓的“襄阳城西二十里”,和那些所谓的古建筑,还有东扯西拉的诸葛亮朋友圈,都是以此种特质手法臆想与编造出来的,而后惶惶然登堂入室,糊弄国人。

习凿齿臆想号曰隆中,而后你们又新建“古隆中”,再然后又推理他过着田园生活。襄阳学者就这水平吗?以为全国人民都那么容易被忽悠吗?可笑至极!

请问,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以及堂兄弟不应该是扶棺归乡吗?难道诸葛玄的墓是在襄阳吗?河南叶县的诸葛玄墓地是你们那些所谓史学家看不到的吗?诸葛亮躬耕于野,真的是打算耕地为生吗?人才辈出的大都会(东汉五大都会之一)南阳不比刚刚成为郡守的襄阳更合适吗?

我不愿意继续跟襄阳一些人论战的原因就是,史料讨论总是以习凿齿杜撰内容为基础,实在理屈词穷了,就恶毒语言攻击,再不然就是胡搅蛮缠、车轱辘问题轮流瞎搅和。

一.先说说诸葛玄

诸葛玄是195年带诸葛亮投奔荆州,随后即被派遣去豫章做太守,并于197年死于战乱;期间总共仅2年时间,在襄阳怕是1年都不到;

诸葛玄的墓在今平顶山市境内,与南阳北部邻接;落叶归根,这说明诸葛玄是在平顶山安家而非襄阳;在襄阳区区一年而已,而诸葛亮要么应该是随堂兄弟扶棺归乡在诸葛玄家中(平顶山叶县),要么应该随他去豫章,唯一不可能长期住在亲戚已经故去的襄阳!

二.论一下诸葛亮的朋友圈

诸葛亮娶了襄阳人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所以诸葛亮一定在襄阳隐居?

他们避而不提的是诸葛亮弟诸葛均,根据《诸葛氏谱》记载“亮为弟均,取南阳林氏女为妇,期年生子旺”。

诸葛两兄弟是住在一起的,襄阳根据诸葛亮岳父是襄阳人就认定诸葛亮隐居襄阳;那么南阳人是否可以根据诸葛均娶了南阳林氏而认定诸葛亮隐居于南阳呢?!

再者说,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就必须当上门女婿留着襄阳吗?扶养他长大的叔父去世,不应该随堂兄弟扶棺归乡吗?

据明代何宇度《益部谈资》记载:“先主寓荆州,从南阳大姓晁氏贷钱千万,以为军需,诸葛孔明作保,券至宋犹存。"

说的是刘备当初屯兵新野时,粮草匮乏,军费不足。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就回到南阳,向南阳好友晁民家贷款助刘备,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居住十来年,人际关系非常好,晁家是南阳的富豪,晁民和诸葛亮关系很铁,所以,就由诸葛亮作担保立据,贷款千万,为刘备筹募军需。这张借条一直留存到宋代。

这条信息不仅说明诸葛亮躬耕居住在南阳,而且在南阳有很好的口碑,映射出诸葛亮在南阳社交圈很强的人脉资源。

那么,南阳晁家何许人也?据《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司马迁在此明确的指出了晁姓起源于西鄂,西鄂即今天南阳北部的石桥镇。

有些人信口雌黄说司马徽、徐元直、孟公威、石广元是襄阳人,是诸葛亮的师友,所以诸葛亮应该隐居在襄阳!

请问颍川人同意吗?这些人都是颍川名仕,颍川在南阳东北部邻接!曾在襄阳附近游学,知道什么叫“游”吗?这“襄阳说”是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三.查一查南阳当时是不是诸葛亮不能够“躬耕”的“曹占区”

“襄阳说”还有一个长盛不衰的奇葩观点,就是当时南阳是曹操的“曹占区”,所以诸葛亮绝不可能到“曹占区”去居住。这又是在“想当然”了,哪部史书有“布衣绝不可能”到南阳躬耕的记载?诸葛亮建安二年到南阳“躬耕陇亩”,直到建安四年曹操才到宛城演了一出“困于南阳”闹剧,随即撤回许昌,集中精力经营北方。所谓“曹占区”就是这么不长的几天时间。此后,建安六年刘表攻宛北30余里西鄂,没有曹操军队和宛城的地方军队来救援的记载,而且南阳功曹柏孝长也躲在西鄂城中,当时南阳城(宛)在刘表手中不言自明。刘表攻打西鄂,可以看做是对南阳郡内不服从自己的地方豪强势力的一种清理行为,也是对南阳郡的全面接管行为。随后,“建安七年(202)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河南叶县)”,并在建安八年初(203),“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叶县在宛北两百余里,博望在宛东北约80里,这些记载可以清楚看出南阳郡治宛城在刘表的控制之下。而曹操在建安八年的驻军前沿是西平,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这段时间,除了曹操“困于南阳”以外,刘备“屯兵新野”,刘表“从容自保,境内无事”是南阳郡的基本态势。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在基本平靖了北方后,曹操才调兵南征。这么清楚的记载,“襄阳说”们就是不看,闷着头只管说“南阳是曹占区”,还无知的拿“博望之战”来证明宛城在曹操手里。可笑啊!所以,

你是不可能指望这些把博望和宛城地理方位南辕北辙的“襄阳专家”来搞清楚“躬耕地”的!他们能做的就是臆想创造和文学编造那些有利于“襄阳说”的各种故事。期待那些臆想诸葛亮躬耕期间南阳是“曹占区”的专家们,冥想没有用,多看书才是正道!

如果不赌气、客观来说,南阳和襄阳是同属南阳盆地的两座历史名城,距离相对也比较近。直到今天虽然分属两省,但风俗方言都基本相同,襄阳也说的河南话,两地民间交往频繁!那么可以相见,历史上很多两城的著名人物也免不了会两地流动!就诸葛亮而言,你不能以在襄阳生活过,就否定他在南阳生活过,相反依然成立!

我比较反感的是,什么都想争,都想吃独食!诸葛亮出师表上自述一个躬耕于南阳,你们就得赶快跳出来,拼了老命证明他没在南阳躬耕过,都是襄阳的!这就是典型的地方利己主义在作祟!

要怪就怪大部分河南人嘴笨,守着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却说不出来!别人拿本没什么公信力的野史小记都可以口吐莲花,你们放着二十四史的皇皇巨著却百口莫辩!以至于现在是“李鬼”喊着闹着要打假李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