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文【小鱼】

01

先前还在家办公的时候,HR就已经在和各部门反复校对今年4月份的升职名单。在这疫情刚刚收窄喘口气的节骨眼上,公司还能照常加工资提干部,无异于中彩票了。

看着电脑屏幕上3个人的名字,小鱼心中还是有所感慨的。毕竟这30个人的部门,已足够形成一个微型社会——八卦多着呢。

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是听说一位入职时间比较长的女同事,去年曾好几次在下班前当着另一位入职晚了一年的男同事面嬉笑加数落:

你么就知道拍领导马屁,还有什么?

虽然是笑着说的,可在好几个人面前如此口不择言,且多次重复,任谁都无法轻松释怀。

事实上,据了解,这位男同事所谓的“拍马屁”行为无非就是主动帮助上级整理业绩数据、监测业务异常、分享好的经验、制作培训材料、辅导新人、参与项目等。这些行为在有些人眼里看来就属于“溜须拍马走得近”了。

当然,上级允许他插手,也是基于其本身的业绩表现十分能“打”,几乎挑不出任何错误与疏忽,还得到不少客户与其他部门同事的好评。

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相反,讥讽他的那为女同事年资虽长,但能力平平,能够不出差错地完成初级工作就已经谢天谢地。有时上级想让她学习涉及一些较复杂的业务,就吃力得很,善后的事那是一茬接一茬。

在现实职场中,诸如这位女同事犯酸讥讽别人的情况不见得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许多人“万金油”的一句便是:

不就是会拍马屁么?

一句掠过,神情与言语中充满了鄙夷与不屑,更重要的是顺顺当当、自自然然地遮掩了自身无所作为的根源。

那么,接下来小鱼就来聊聊老板们在升职加薪这件事上到底有没有一些“潜规则”? 不会“拍马屁”就真的没希望了吗?

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02

咱接着聊啊。小鱼总结了一下升职加薪的3大通用利器,还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可千万别拿“老板的亲戚、老板的情人”这种故事来抬杠啊,充其量只能说明你没遇到好人家。

利器一:超出团队平均水平的高业绩。

这里请注意,不是最高,但也铁定不能差,超出团队整体水平为佳。

有人拿个人绩效来说事儿,其实会陷入一种误区。比如说:“我明明每年都超额完成了我的个人目标,怎么就入不了老板的法眼?”

在现实工作中,不是所有的人的工种、职责、乃至分配到的任务完全一样。

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即便同样是销售这件事,有人分到的指标就高,有人分到的低很多。归根究底与负责区域、市场成熟度、竞争格局等因素息息相关。

一个本来指标就设定得较低的销售,也许百分之三百完成绩效,其绝对金额与重量感还是比不上另一个目标本身大了10倍但刚好达标的人来得厉害。

其他类型的工作更是如此。通常在你能够展示出完美完成初级工作的前提下,上级才会有信心,说服自己给你安排更复杂、难度更高的任务。

因此,要想打入“高潜员工”的阵营,无论是从业绩、还是能力上面都要表现出团队内相对拔高的水平才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绝对错不了。

没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打底,却老在领导面前转悠,估计也只能讨嫌罢了。

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利器二:展现优秀业绩的能力。

这点与小鱼在 中所说的塑造职场个人品牌概念十分相关,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把事做好固然重要,但能够让上级、同事、合作伙伴看到你的优秀成果更加关键。可利用的场景很多,但最基本的,千万别错过:

团队例会;

跨部门会议;

项目会议;

汇报类的邮件;

团队建设、年会;

非正式的沟通场合,如午餐等。

口头的、书面的,与上级、关键决策者保持一定频率的沟通,才能让你的面孔与名字一次又一次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将来一旦出现潜在的升职加薪机会时,他们的脑中就会条件反射地冒出了你的头像。

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利器三:主动展现潜在的领导力的行为。

想来想去,也许这一条最贴近“溜须拍马”了吧。

一个人若把自己放在领导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就不难理解许多决策与措施的出发点啦。如此,也就会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处理、推进工作。

在一次次被动欣然接受、主动请缨的非正式管理团队、督促团队的过程中,潜在的企图心和领导力的展现会直接拉开与普通员工的距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往往当提拔的机会出现时,拍马屁也好,有领导力也罢,这都是一个突出、显眼的竞争优势。

被同事讥讽拍马屁,复工后升为其上司:什么是升职加薪的3大利器

03

在如今的职场中,如果你还想着凭着默默做好份内事(甚至还做不好)、一声不吭、无欲无求的做派,光靠长年纪就能涨工资、升职的话,基本上属于痴心妄想啦。

“Agility”(敏捷性)这个词已经成为“高潜员工”的标配特质。通俗点说,也就是指哪能打哪,不指的时候还帮着想打哪,既能做好本职工作,也能不畏挑战,并把这些特质主动展现出来。

在升职加薪的路上,相比被动等待,主动出击更加精准高效。毕竟老板们的时间成本、注意力成本最昂贵。

若你还向往着职场上能更上一层楼,“攻击性”再强些为好——毕竟上班的第一要务是来赚钱的,可不是来交朋友的。别人酸不酸,有什么要紧?

欢迎关注 ,阅读专栏获得更多升职涨薪的干货吧。


猜您还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