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2020年的第一季度,比以往年份来得更刺激些。

春节以来,全国众志成城、不计代价,终于将疫情控制住,但就在复工复产逐步开展之时,国外疫情的爆发又让经济蒙上了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3月9日美股顶了十几年的“牛市”猛跌到触发熔断,显示了国际市场现在多么“没信心”。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纠结的疫情、暴跌的美股,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里,消费和出口在重重打击下暂时难有起色,投资就成了“拯救”2020年经济的最大依靠。因此,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不到20天里的4场中央高级别会议,都对投资进行了部署——新基建,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7大领域。

事实上,青岛在新基建上的布局已经早早启动:

去年陆续公布的15个攻势作战方案中,“双招双引”攻势作战方案、“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新基建都是重要内容;

去年10月22日召开的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专题会上,青岛也提出“站在未来看今天”,用城市设计引领城市发展,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不过随着疫情的爆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投资在“救市”上的重要性被放大凸显,全国各地围绕新基建的“竞争”似乎一下子“激烈”了起来。春节后,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公布重大项目清单,新基建项目往往占据“半壁江山”。

截至3月6日,23个省市发布的总投资额已经达到了47.66万亿元(投资计划贯穿多年,其中只有部分是在2020年完成投资)。其中广东、云南的总投资额超过5万亿元,四川、福建、陕西、河南、内蒙古超过3万亿元,山东为2.9万亿元。

在新基建这个赛道上,不少城市已经以冲刺的姿态开跑:

郑州确定了2020年的212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投资目标为2026亿元;

济南2020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70个,总投资13795.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047.3亿元。

长沙2020年重大项目1320个,总投资1624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592亿元;

成都2020年将实施10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3303.23亿元,年度投资4686.87亿元;

苏州公布了今年以来集中签约、开工的74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5414.13亿;

无锡也在年初集中开工了185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1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9亿元。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在2019年创下21.6%投资增速的青岛,也拿出了自己的“作战方案”:

1月13日,青岛发布了《2020年青岛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提岀2020年重点推进的14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3521亿元,其中20个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632亿元。

同时青岛组织开展了未来5-10年基础设施建设思路硏究,提出了38个领域总计3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涉及交通设施支撑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重点组团完善城市大框架、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新兴产业突破、市政设施提升城市服务玏能、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乡村振兴五大方面。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危机中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提振当下的经济,更有助于布局未来产业先机,以中国为例: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1973、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一大批核心重工业适时启动,化肥乙烯生产线、宝钢都诞生在那个时期;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由10%调整到15%以上,许多公路、铁路、通讯、农田水利设施就是在那时修建;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4万亿的威力至今历历在目,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国人引以为豪的高铁、许多城市的地铁轻轨建设,正是在那时按下加速键。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2020年,这一轮新基建投资,正好赶在了信息社会向智慧社会过渡的关键节点,投资建设的不仅是基建更是未来的产能基础,只要布局“稳准狠”,危机中的投资会给未来产业的发展打下极好的基础。

浏览目前各地发布的大项目清单,不难发现5G可谓是新基建的领衔者,比如广东的大项目清单中,就包括3.8万个5G基站,重庆的清单中包含2.7万个5G基站。

5G是万物互联的底层技术保障,无论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还是工业互联网,都需要5G作为基础。5G就相当于下一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哪里的5G路通了,新兴的产业就跑到哪里去。而5G,正是青岛布局早、占据先机的新基建领域。

2019年,山东共建设了1万多个5G基站,其中6000多个在青岛,全国首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也落户青岛,超高清视频产业目标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根据《青岛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2020年,青岛计划建成1.3万个5G基站,实现城区重点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到2022年,5G基站数量达到3万个,实现重点城镇5G全覆盖,提升用户网络感知体验,打造针对各类业务场景的差异化定制网络与智能服务能力。

无论是弯道超车还是换道超车,在新时代,5G就是那个“道”。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有了5G“打底”,就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年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创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继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之后,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随后的11月29日,2019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会议上,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在国内首创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

人工智能的魅力在于,它与医疗、教育、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上,拥有无限的前景,而

青岛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的大类行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天然实验场。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青岛提出要打造

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海尔在这个领域已经颇有建树。2019年6月,海尔成为BrandZ全球百强品牌中第一个且唯一一个物联网生态品牌;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十大双跨平台,并位居首位。根据海尔日前提出的《四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发展规划,工业互联网就是其实现价值倍增的重要途径。

至于新基建中提到的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除了青岛自身的地铁、高铁建设正在加快布局外,以中车四方为龙头的青岛轨道交通产业,无疑将是这一轮新基建中的受益方。因为无论是地铁车辆还是高铁车辆,“青岛造”都是这个千亿级市场的主角之一,全国各地兴起的轨道交通、高铁线网建设,全部都是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的机会。适时而动、紧紧抓住,青岛的轨道交通产业,完全有希望在已经做大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倍增。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与2008年的投资加码不同,2020年的新基建”热潮”在资金来源上更加多元化(民间资本广泛参与)、投资方向更加精准(房贷利率已经与基准利率脱钩),而且正好赶上经济引擎从信息化向智慧化换挡的窗口期,新基建投资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短期内的提振经济,更会影响未来的城市实力。

在许许多多新基建涉及的领域,还没有形成阿里、腾讯、华为,这就是青岛实现赶超的机会

新基建,青岛、郑州、长沙、无锡、济南……以冲刺的姿态起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