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在轟轟烈烈的鄭和下西洋後禁海?

南渡唐後人


一、引言

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通常情況下,一定有其必然的邏輯關係。

要想弄明白鄭和之後明朝再沒有“下西洋”,反而下達“禁海”命令,首先要弄明白永樂年間為什麼“下西洋”。

二、過程分析

1、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作為明王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是怎樣發生的呢?

分析重大事情,一般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二是事件發生需具備哪些前提條件?

“鄭和下西洋”的原因,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有以下三點:

①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元年到四年,也就是1399-1402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後攻下國都應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永樂元年,也就是1403年,朱棣登基,不管朱棣怎麼說,他這個皇帝是搶的朱允炆的,朱允炆一天找不到,他這個皇座坐的就一天也不踏實。有傳言稱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含有尋找建文帝的用意。

針對這種說法,有人支持,也有人質疑,我認為,尋找建文帝只能說是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順手而為的事,絕不是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②宣揚大明國威,建立朝貢體系

威服四海,萬國朝邦,是中國歷史的老傳統。但凡強盛的朝代,必定會有這樣的舉動。

漢朝時,多次派人出使西域,最終將西域諸國納入中國的朝貢體系,成就貫通東西的絲綢之路。

唐朝時,大唐國威揚名海外,眾多番邦來中國朝拜,多國景仰華夏文明,派遣唐使來朝。

我們一向都很自負,天朝上國,物產豐盛,以德服人,萬國景仰。永樂年間,經過朱元璋同志三十餘年的勵精圖治,華夏大地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和發展。永樂大帝抱負遠大,太平盛世,總想幹點什麼。恢復漢唐時期的朝貢體系,甚至超過漢唐,將更多的國家納入天朝體系成為他的目標。在陸上,漢唐已將西域探明,此時,向未知的海上進發,成為永樂大帝的理想。

雄才大略的永樂大帝開創屬於自己的天朝朝貢體系,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的目的。

③開展對外貿易,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穩定的國內環境,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江南手工業、工商業的極大發展,沿海一些大都市也發展的十分繁榮。宋、元以來,我國海外貿易就很發達,對外移民也很多。中國的絲織品、瓷器受到西洋諸國的歡迎,贏得了很高的聲譽。而中國對不能自行生產的香料等物,也有較大的需求。在此時,發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貿易已經是十分迫切的事。海外貿易就像是一塊巨大的肥肉,永樂年間組織國家級的商貿船隊,將鉅額的利潤掌握在了國家手中

。--“又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矣裕。”

正是由於豐厚的利潤支撐,永樂年間,鄭和六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非洲各國家的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交往,促進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

”鄭和下西洋“的必要條件

下西洋能夠成功,光有動力是不行的,還需具備幾項重要資源:

①出色的領導者-鄭和

鄭和,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原名馬三保,祖籍雲南,回族,自小對航海有濃厚興趣。11歲開始隨明軍南征北戰,後遇到朱棣,成為貼身侍衛,進而成為其親信,在之後的靖難之役中,跟隨朱棣出生入死,並立下大功。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登基,封馬三保為內官監太監,當時,這已是內官的最高官職,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又給予他更大的榮耀,賜姓鄭,之後便以”鄭和“之名光耀歷史。

皇帝親信、久經戰場考驗的軍事指揮才能、豐富的航海知識、堅毅頑強性格、兼涉佛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背景使鄭和成為下西洋的不二人選。

②高超的造船及航海技術

在鄭和下西洋前,中國造船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鄭和乘坐的寶船“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即最大的船長超過140米,有四層樓高,船上裝有火炮和火槍,是當時名符其實的”航空母艦“。這們規模的艦隊對海盜也是一種極大的威懾力量,永樂年間,從沒聽說過什麼海盜猖獗。

明朝時航海技術也領先全球,根據《鄭和航海圖》記載,”海道針經”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白天用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旗語。夜晚則用燈籠及銅鑼、喇叭和螺號用於通訊聯繫。這些技術及人才,保障了“下西洋”活動能夠成功進行。

③雄才大略的君主-朱棣

雄才大略的朱棣支持是鄭和下西洋的關鍵,朱棣一死,下西洋便戛然而止,可見君王在“下西洋”活動過程中的重要性。

④雄厚的國力

無論是寶船的建設,還是船上幾萬人的給養,沒錢什麼事也幹不成,如果沒有永樂時期雄厚的國力支撐,組成龐大艦隊下西洋是根本不可能達成的。

2、明朝後期為什麼實施“海禁”

瞭解了鄭和下西洋為什麼能夠成功,有助於我們分析鄭和之後明朝為什麼停止大規模的遠洋活動,甚至實施“海禁”

“下西洋”的目的方面

①經過二十餘年的統治,朱棣的皇權已相當穩固,建文帝已不可能對朱棣產生任何威脅;

②經過七次遠航,海上眾國的朝貢體系已建立,無需多次聯絡;

③組建國家級商隊開展對外貿易,雖然獲得了超額利潤,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但是也極大影響了沿海區域私人船隊的利益

當時,通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文官集團已逐步掌握了國家的大部分權力,他們中間的許多人,都屬於商業資產家庭出身。

特別是部分代表著沿海地區私人商船的言官,對“下西洋”活動大肆攻擊,醜化“下西洋”活動,將其說得一無是處。

後期的明朝皇帝處在文官集團包圍中,在日積月累、經年不斷的虛假言論轟炸之下,就真相信下西洋勞民傷財,有害無益。

而真實情況是,“下西洋”終止後,私人海外貿易活動急劇增加,而且因為明政府所謂的“海禁法令”,國家根本不徵稅。原先歸國家所有的鉅額貿易利潤完全流入私人腰包當中。

《海澄縣誌》記載:“正德間,豪民私造巨舶,揚帆他國,以與夷市。久之,誘寇內訌,有司法繩不能止。”

這種情況下,大量海盜產生幾乎是必然,他們搶劫殺人無所不為,並且在雄厚的資金支持下組織武裝。

而海盜的猖獗,也讓文官集團利用,反過來繼續推行”禁海令“,但命令卻根本得不到落實。

”下西洋“的必要條件方面

①鄭和之後雖無鄭和,但是要找出既有航海經驗,又有軍事才能的將領估計不難。

②航海技術不會荒廢,但是造船的技術,尤其是造大船的技術如果長時間不用,則可能會失傳,即使現在,好像也無法完全複製鄭和當年乘坐的寶船。

③雄才大略的君王方面,雖然朱棣之後的仁宗、宣宗都屬明主,但與朱棣相比要遜色許多,他們大多已經沒有了先輩的遠大志向,雖然偶有君王提起“下西洋”,但是被下邊大臣一反對,也就不再提了。

④國力方面,”仁宣之治“時期,國力尚可,但是“明英宗”時期,經過”土木堡之變“,大明國力受損,國土不斷收縮,對一些海上的朝貢國家也不再那麼強勢,自然更不會提被文官集團百般醜化的”下西洋“活動了。

三、總結

鄭和之後,明王朝再無”下西洋“活動,非不能也,實不為也,關鍵是皇帝沒有了爭雄的決心。

實施”海禁“命令,更是文官集團綁架皇權的結果,其目的就是與國家爭奪海外貿易的鉅額紅利。


君臨格史


首先,明朝初年時期的禁海是有政治原因的,因為當時支持張士誠的一部分勢力退居海上,所以朱元璋為了削弱敵人的有生力量宣佈禁海。

後來因為日本的朝貢問題,朱元璋也不和他們來往了,而倭寇就從此一直襲擾大明的海防線,只是時斷時續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襲擾,直到嘉靖年間才形成較大規模。

鄭和下西洋是從朱棣手中開始的,明朝的太監得勢也是從此時開始的,在朱棣靖難的過程中,有許多太監是立了功的,所以馬三寶被賜名姓鄭,開始了浩浩蕩蕩的下西洋,除了經濟上的目的之外,下西洋也有一定的政治任務,那就是尋找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建文帝的下落。

鄭和下西洋雖然主要目的並不是經商貿易,但是互通有無的成果還是讓國庫得到了一定的補充,比如帶回國的蘇麻黎青顏料和胡椒等物品,為國庫賺取了大量的金銀,而且帶到西洋交易的瓷器也拉動了內需,景德鎮也因此繁華起來。

但是有人得益必定有人受損,尤其是以江浙閩等地的官僚地主家族,因為他們有許多都是世代以海貿為生,在國家禁海的時候他們倚仗家族的勢力可以進行走私交易,從而牟取暴利,但是如果國家不禁海那他們還能怎麼獲取暴利?以他們的勢力是與國家船隊競爭不了的,無論是產品的質量與數量都沒有可比性。

而且他們的背後多是文官集團,而國家層面的船隊首領皇帝給文官武將都不放心,肯定是會交給首領太監的,所以出於限制太監權力的層面上來看,文官集團也會阻撓下西洋之類的活動的。

當然這一切還是要由皇帝來決定,明成祖朱棣是乾綱獨斷的,文官影響不了他,明仁宗朱高熾是偏向文官的,所以在他任上鄭和沒有下成西洋,只是他在位只有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他的兒子朱瞻基性格非常像爺爺朱棣,所以鄭和也下了一次西洋。

但是朱瞻基戰略眼光畢竟不如成祖朱棣,各方勢力的關係沒平衡好,最後還給自己落了個頑童天子的名聲,而他苦心維持的文官、武將和勳戚的三角平衡也在其子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中被打破,從此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禁海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飛凡看歷史


首先,鄭和下西洋除了宣揚國威外沒有帶來什麼經濟利益,龐大的船隊和七下西洋花費巨大,完全不是一個農業國家能夠長期承受的,明成祖和鄭和去世後,後來的兵部尚書將寶船圖和海圖全都燒掉了。

其次,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成祖發現這樣的開放對外交流,明朝的百姓都願意做對外出口貿易,都願意用經商來換取錢財,這樣一來豈不是沒有人願意務農了,那麼堂堂泱泱大國,豈不是沒有糧食吃了,這可絕對不是好現象。於是明朝統治者下令“閉關鎖國”,停止對外出口貿易,不允許人私自經商,只留下當時廣東省的幾個口岸,由朝廷對外交流。(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重農抑商)

為什麼統治者發現國人開始重商抑農以後,就要控制這個現象呢?原來中國從秦朝以前的商鞅變法開始,舉國上下的一個信仰就是重農抑商,認為只有種地吃飯才是王道,靠做生意吃飯只不過是投機取巧,根本不是可取之道。當時的統治者也是這樣認為,他認為如果當時要是“十億人口,九億商,還有一億待開張”,那麼整個國家的農業就算是完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害怕百姓學習了外面的先進理念與技術以後,百姓會不服從自己的管理起兵造反,這樣一來就一定會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綜合這兩點原因,於是下令“閉關鎖國”,停止百姓私自對外貿易。





歷史收納館


鄭和下西洋和西方列強不同,他沒有帶來槍炮,沒有帶來劫掠,帶來的是友誼,帶來的是和平。只可惜在明宣宗時期,七下西洋之後,大明帝國的大航海時代就結束了。

其實鄭和下西洋,他的目的並不單純,並不是單單的宣示國威,更深層次的隱藏目的就是尋找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

自從進入南京,奪走了侄子的皇位之後,對這個侄子那種近乎於半失蹤的狀態,感到寢食難安。他無法確定那個面目全非的屍體就是自己的好侄子,唯恐這位侄子跑到海外,藉助其他國家的力量,給自己再來一次靖難,所以鄭和下西洋就同時具有尋找這位前任皇帝蹤跡的政治任務。

同時,通過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也想向世界各國宣告自己做了大明朝的老大,你們這些做小弟的應該好好的盡一儘自己做小弟的本分,來一次萬國來朝,這不等於變相的承認了朱棣皇位的合法性嗎?

後世的皇帝之所以停掉下西洋這個活動,叫停大明朝的大航海時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官員們不停的告訴皇帝下西洋好大喜功勞民傷財。

其實透過現象看本質,下西洋如果沒有好處,如果真的像這些文人所說的勞民傷財,那麼永樂朝偶然搞兩次這種門面工程也就可以了,怎麼可能轟轟烈烈的連續弄了六次呢?難不成朱棣是個傻子?他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通過對外貿易,明朝獲得的利益比付出多得多。

當然鄭和下西洋已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在朱元璋時期,由於日本正處於分裂時期,沒有一個真正的王者。日本的天皇毫無存在感,造成許多日本人冒充朝貢的使者來到大明朝,騙吃騙喝,騙取朝廷的賞賜。

由於缺少對他們的監管,這些日本鬼子幹完正事之後,他們就在中國當起了黑戶,幹起了無本的買賣。這就讓朱元璋非常惱火,於是乎,朱皇帝就下令海禁。

鄭和下西洋帶來了西洋的產物,極大地豐富了市場,同時帶到西洋交易的中國拳頭產品中國瓷器則是無往而不利,使得國家賺到了很多錢。可是這麼一來就使得東南沿海地區的地主非常的不爽。

雖然明朝禁海,但是這海豈是一紙詔令禁得住的?

這些沿海地區的大家族仗著自己朝中有人,靠著自己手中的權利,進行著走私貿易,形成了一個個海上壟斷集團,大賺特賺。可是他們和鄭和的船隊相比,簡直就是在玩家家酒,所以隨著鄭和的屢次下西洋,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這讓他們非常的不爽。

而偏偏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勢力在朝堂上還有很強的勢力,整個文官集團中的絕大多數都和這些利益集團有糾葛。既然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利益受到了侵害,這些人自然是要千方百計阻撓下西洋的船隊。

更何況大明朝下西洋的主持者是一個太監,這讓文官們更加不爽,無論從自己的利益的角度,還是從限制太監的權利這點來看,這些飽讀詩書的文官,積極要求禁海,對於他們來說,都是責無旁貸。

明宣宗朱瞻基畢竟年紀太輕,沒有在民間生活的經歷,相信了這些文官的鬼話,所以大明朝就退出了海洋,飽殘守缺成為了一個大陸國家,這不得不讓人為之一嘆。


歷史評說


知識不夠,閒話來湊

首先,明確一點,洪武帝也就是朱元璋時代,大明就是禁海政策。太祖下令:寸板不許下海。洪武14年,太祖又發話:倭寇仍不稍斂足跡,禁瀕海民私通海外各國。一直到後期,太祖三番五次下令禁止海上貿易。

可見,大明海禁,一開始就定了調子,只是到朱棣大帝那,發生了改變。這不奇怪吧。

於是乎, 1405年,朱棣命鄭和,率隊下西洋。一行人可以說是浩浩蕩蕩。幹什麼去了呢?很符合朱棣大帝的行事之風。張揚國威順帶著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告訴其他小國,我大明什麼實力,你們都應該各自好好生活,好好發展。別又出格的想法,我罩著你們,幫助你們。如果還能發現朱允炆就更好了。

現在普遍接受的說法就這些,還有說消滅張士誠殘部的,還有說位了打通海上貿易等。都有些道理,卻又都沒有實質的證據支持。不過可以看出來,這裡面一定有朱棣所追求的東西,或者說朱棣還沒找到想找的東西。要不然為什麼前後又出海多次。

那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又海禁了呢?

梁啟超這樣說過:鄭和之後再無鄭和,那麼還應該有個說法。朱棣之後再無朱棣啊!鄭和出海,是因為明朝的需要嗎?當然不是,是因為朱棣的需要吧!那麼,在朱棣去世之後,為什麼又去了呢?難道朱瞻基也需要了?

差不多吧,朱瞻基穩住了政權,開始了自己的治國之道,從之前鄭和出海來看,昭告友邦,彰顯國威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所以,他也懂了這心思。命鄭和在次下西洋。告訴友邦,我朱瞻基是大明新皇了。

還有說法就是朱瞻基為了紀念朱棣大帝才這麼做的。

朱瞻基之後,明朝的皇帝基本上沒有這個心思了吧。

你看繼位的是朱祁鎮,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讓人給逮住了(土木堡之變),之後又是朱祁鈺等等。沒有再想去張揚國威的想法了,這些皇帝每天不是瞎忙,就是待著別人一起忙,煉丹的,耍脾氣的,短命的等等。總之,沒有人對出海有需求了,以主動出海倒是沒有了。

不過明朝中期海禁形勢還是很嚴峻的。

那時候對外貿易有些發展,沿海倭寇橫行,民不聊生,朝廷頒佈禁海希望以此消除倭寇,成果卻不那麼理想。沒有強大的軍事做後盾,再加上政治鬥爭,海禁抗倭工作成效不咋地。

以上就是個人胡咧咧,有違背歷史地方,歡迎指出批評,也請包涵!


姑蘇表哥不慕容


因為明代從仁宗繼位往後,朱明皇帝已經沒有了永樂大帝那樣的雄才大略。

很多人說明朝海禁,是為了打擊海盜、杜絕走私、保障沿海穩定等等,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帝王對海疆沒有興趣,也不想經營航海。

想明成祖永樂皇帝,五出蒙古,六下西洋,收遼東,收安南,設立三宣六慰、哈密衛,開疆拓土,成就了明王朝的巔峰。可惜子孫胸無大志,戰略不斷收縮,不僅放棄了朱棣十幾年北擊蒙古獲得的長城以北的廣闊土地,也放棄了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的安南及其西南地區大片土地,對於西北西域也放棄了經營,遼東地區也順其自然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全面的實行了禁海政策,使得宋元和明永樂時期在海上建立的一切貿易機構和勢力範圍全部脫離中央控制,錯過了世界大航海的黃金時段。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立即調整的其父朱棣的擴張政策,實行戰略收縮,全面宣佈停止再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最後一次組織下西洋,但隨著安南地區的獨立,鄭和的去世,明朝已經逐步失去了對東南亞的地區的控制,勢力範圍也逐步退出了海洋,明朝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再扣除中間禁海的5年,轟轟烈烈的23年的明代大航海宣告了結束。


曹老師xixi


明朝鄭和進行了七次遠洋海航活動,其中六次在活動永樂時期,目的是尋找消失的朱允炆以及彰顯朱棣的治國成效,另外一次在宣宗時期,原因是朱瞻基想要告訴那些臣服的小國自己登基做皇帝。所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展經濟,也不是為了對外擴張,而是為了彰顯大國威儀以及皇帝的個人私心。

宣宗以後,明朝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國力漸衰,根本沒有實力再進行如此大規模的炫耀性行為,所以也就自然沒有了所謂的下西洋行為(也沒有了炫耀的資本)。不僅如此,雖然這明朝國力的衰退,來自日本方向的浪人開始嘗試到明朝邊境進行掠奪資源,而且愈演愈烈,尤其是到嘉靖時期到達了頂峰,明朝不想主動出海作戰,也不願遭受倭寇騷擾,所以採用了海禁政策,主要想把這些倭寇拒絕在國門之外。

不過明朝的海禁政策也出現過鬆動,也就是著名的“隆慶開關”,在政府的控制下,有意識的開放了一些海岸,不過此時已經到明朝末期,意義已經不大。


文史並蒂


先看看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鄭和路線主要是印尼蘇門答臘島、印度洋沿線,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地區。這些地區開發程度均遠不及當時處於鼎盛時期的中國,甚至是處於原始社會。這難免讓中國人產生妄自尊大的思想。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有三:詔諭各國朝貢、鎮撫海外流民、尋找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後為何禁海?

回答題主的問題。禁海政策的出臺不能說和鄭和下西洋毫無關係,也不能說完全是由於鄭和下西洋導致的禁海。總體上說,鄭和下西洋對明代海外貿易有如下影響:

  1. 宋代航海大發展,元滅宋時許多宋人便漂洋過海流落至東南亞各國,朱棣希望通過鄭和諭知這些人回到故土。但是經過元朝近百年發展,很多人已經在當地根基已深,不會輕捨棄家業回到中土。比如說對盤踞三佛齊的陳祖義,鄭和就在第二次下西洋時予以剿滅,帶回中國處斬。這樣雖然召回了許多漂流在外的漢人,但也使海外華人勢力受損,明朝在外聲望下降。

  2. 鄭和下西洋使海外商業貿易無利可圖。唐宋以來,主導印度洋、東南亞和東亞貿易的中國海商積累鉅額財富。但明政府主導的鄭和下西洋採取了“厚往薄來”的政策,這意味著世界其他各國只需要覲見就能獲得其所需的中國商品而不用像以前一樣花費成本。這無疑壓縮了海商的生存空間,於是許多海商淪為海盜,侵擾東南沿海,這成為禁海的一個主要原因。

  3. 南洋各國對明朝的態度認為是平等往來,而明朝則認為是“以小事大,以下事上”。這難免在具體過程中會產生衝突和矛盾,

  4. 磬盡國庫的航海一次便須動用13省的錢糧,而又帶不來經濟效益。當明朝政府停止了這種“損已利人”的弊政後,南洋各國又會因損失利益而遺恨明朝,海商也會因為利益的損失將原因歸罪於明朝。這無一不是後來海禁的原因。

總結

上面說的是鄭和下西洋對海禁政策的促進作用,當然海禁政策的出臺原因遠不止這些原因。它更多是因為當時的明朝政府妄自尊大,破產海商淪為流寇,南洋各國習慣依靠“覲見”獲得實惠後引起的弊端。

所以,毫無疑問,單從政治角度進行而不考慮經濟利益的鄭和下西洋,徹頭徹尾是失敗的。而且為了彌補這個錯誤出臺的海禁政策,可以說是過猶不及,矯枉過正。


物質文化史


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杜絕東南沿海的“倭患”。

明代中後期,東南沿海倭寇猖獗,他們攻城略地,殺人放火,搶劫強姦,嚴重危害當地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朝廷為了抵禦倭寇的入侵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

當時明朝有兩個外患,一個是北邊的蒙古,北部蒙古的威脅從明朝建國後就一直存在。另一個就是南邊的倭寇,倭患始於嘉靖年間,盛於萬曆年間。僅是北邊的蒙古就已經讓明朝疲於應對。後來再加上東南沿海的倭寇更是讓明朝雪上加霜。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倭寇不全都是日本人,還有一部分是中國的海盜參與其中,他們和日本海盜一起在中國東南沿海燒殺搶掠。到了倭患後期,倭寇中甚至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所以明朝為了從根本上杜絕倭患,下令禁海,不準中國人出海貿易,防止他們與外人互相勾結,同時也不讓外國人到中國來通商,想通過海禁來緩解明王朝的壓力。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讀歷史


鄭和下西洋轟轟烈烈,但是這並不能為重農抑商的中原帝國帶來任何利益。

在世界航海史上,明朝成祖到宣宗時期的鄭和下西洋應該算是人類有組織的第一次大規模航海行為,到訪了暹羅國(泰國)、爪哇國、真臘國(柬埔寨)、溜山國(馬爾代夫群島)、錫蘭山(斯里蘭卡)、天方國(麥加),最遠到達了今天肯尼亞東南角的蒙巴薩港。

這次行動大大加強了明朝和其它海外國家的聯繫,宣揚大明國威的同時也加深了中外官方往來,對醫學、科技、地理、天文等方面也側面做出了貢獻

但是鄭和下西洋並沒有為大明帝國做出實際上的貢獻

中國是傳統的農耕國家,明朝也秉承了大一統王朝的基本國策——重農抑商,所以鄭和下西洋後大明與海外諸國的交往多停留在官方層面,以賞賜居多,這對於大明的士大夫來說是很難接受的,財政也吃不消。再加上倭寇作亂,隨著明朝國力的衰弱,因此明朝逐漸禁止了航海活動。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