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說死後要葬在寧波,當時寧波的什麼征服了他?

于帥歷史與詩歌


寧波是中國最古老的港口城市,到明朝時已經承載著國家對外通商的很多份額,高麗(朝鮮),日本與明朝的商貿往來,首站常常要經過寧波。這就給日本人造成了一種印象:寧波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這個時期野心勃勃的日本名將豐臣秀吉,生前未能如願,希望死後葬於寧波,他感覺死而無憾了。


豐臣秀

1537年,豐臣秀吉出生於一個貧民家庭,父親織田早逝,母親改嫁,他不堪繼父打罵遂離家出走。17歲時投靠織田信長,因為善於察言觀色,辦事積極,深得織田信長賞識,漸漸的委以重任,併成為其心腹。從此豐臣秀吉跟隨織田信長南征北戰,因戰功卓著,不久被織田信長賜予濱城成為一方霸主。


1582年,日本爆發叛亂——“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手下明智光秀殺害,在外征戰的豐臣秀吉立即趕回京都平定了叛亂。1590年,豐臣秀吉最終降服了德川家康,基本上統一了日本。萬曆20年即1592年,豐臣秀吉心裡謀劃著狂妄之想:出兵朝鮮進而入侵明朝乃至整個亞洲。於是發動了30萬大軍入侵朝鮮,明朝出兵救援,中國史稱“萬曆援朝之戰”,日本史稱“文祿,慶長之戰”。

豐臣秀吉妄想:滅亡明朝之後,把日本天皇遷至北京,自己則定居寧波。豐臣秀吉看好寧波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他認為寧波距離日本很近,對外貿易發達方便,自己坐鎮寧波既可以控制明朝,又可以掌控日本。再一個就是,明朝永樂年間,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嚮明朝稱臣,被明成祖朱棣封為日本國王,中日兩國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而明朝對日本進行“勘合貿易”的主要港口就是寧波,因此日本人認為中國除了北京,就寧波最繁華了。



第三,豐臣秀吉認為寧波跟自己的主城大阪一樣三面靠陸,一面臨海,是易守難攻的優良港口城市。第四,豐臣秀吉心想:寧波距離北京很近(他認為最多是50多公里之遙),自己在寧波可以方便控制北京的天皇。同時他認為寧波距離印度也不遠,征服中國後才能入侵印度,自己在寧波有利於臨近指揮對印度作戰。

野心大大的豐臣秀吉想得太天真了,是他們的裕仁天皇穿越他了吧。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其實,豐臣秀吉當時只瞭解寧波,換個地兒他真的不熟悉。

統一日本之後,豐臣秀吉自信心爆棚,開始制定驚天地泣鬼神的“征服計劃”。日本史料記載,豐臣秀吉想要搞定朝鮮,以此為跳板征服明朝。然後,讓天皇到北京待著,京畿地區歸天皇所有;整個北方和中原地區,交給自己的養子(外甥)豐臣秀次;豐臣秀吉決定跑去寧波安家,準備更宏偉的西進計劃——目標直指印度、西亞和歐洲。

我們能說什麼呢?

從征服朝鮮到搞定世界,是不是有點像某男電梯裡看到一位美女,很快腦海中就計劃了牽手、求婚、結婚、生子……最後頭髮花白坐著輪椅深情對望?叮!電梯到了,腦洞結束。


那麼,豐臣秀吉為什麼這麼看中寧波呢?

首先,雖然豐臣秀吉在日本歷史上地位很高,但他並非整天拿著世界地圖指點江山的戰略家,能搞定日本各地的勢力就不錯了。而當時對外界有所認識的日本人,也僅僅是籠統的知道有大明國,有寧波,有印度……這些字眼僅僅是模糊的概念。

日本人對鄰居朝鮮瞭解很多,對大明的瞭解,主要還是幾個港口城市。而寧波,是當時日本人眼中,離他們最近的港口。

早在南宋時期,寧波已經是極其重要的對日貿易港口,大量的商品和中原文化,都是通過這裡傳入日本,對他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寧波是個很“神聖”的地方。注重海上貿易的日本,自然也覺得寧波是個最理想的大本營。

豐臣秀吉想完成自己征服世界的夢想,大明國貿易大港寧波,可以安家。


不過,說到底,你們還是要理解豐臣秀吉的。

作為農民出身的他,少年時期就被迫離家出走,流浪江湖。後來非常幸運的跟著織田信長打天下,成功完成了日本的統一,眼界真的沒有這麼開闊。

那時候的日本大部分的軍事家都把精力用在內部征戰上,對海洋之外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尤其是明朝的海禁政策,讓日本人只能通過少量的倭寇和走私商人瞭解明朝,在這樣的環境下,寧波作為港口,自然成了日本人眼中最重要的城市。

說白了,對其他地方實在是不太瞭解,就撿一個最“熟悉”的地方吧。


七追風


在古代的中日交往中,寧波確實屬於一個非常關鍵的城市,甚至,千年來,在日本人眼中,寧波是個僅次於中國行政首都的,最“高大上”的存在。

早先遣唐使的那個年代,大量東渡而來的日本“留學生”與“留學僧”們,歷盡艱辛抵達東亞大陸後,登上的第一個城市,就是明州,即當今的寧波市。

雖說中日兩國之間離得不算太遠,常被形容為“一衣帶水”,只是,那時候的日本航海技術還比較落後,來往一趟非常不容易。遣唐使團若碰上狂風巨浪,船隊輕則偏離航線被刮到別處,重則船毀人亡。即便是那些九死一生後,幸運抵達的人員,多數也被航海過程折騰的衣衫襤褸,飢腸轆轆。在寧波,他們受到了官方的熱情歡迎,好吃好喝好招待,做了充分休整後,再拿上政府涉外部門開的“介紹信”,就一路綠燈大開,直奔長安城了。

(唐朝政府發給“留學僧”前往五臺山和長安的公驗文書,功能類似於當今的介紹信。文書中明確寫明瞭人數及行程等信息)

到了明朝初年,日本的室町幕府曾主動向永樂皇帝稱臣,建立起了朝貢體系,即“勘合貿易”。而這個“勘合貿易”的主要通商口岸,就是“寧波港”。

在寧波,明朝政府設有專通日本的市舶司,吸引著大量日本商人來華活動。為了配合勘合貿易,市舶司還配套建設了主要對日本人開放的迎賓館、嘉賓館、市舶碼頭等設施,以方便兩國往來經商。大量的日本商人通過寧波港的外貿活動發家致富,寧波也成了日本人最熟悉的中國城市,和數代日本人心馳神往的美好之地,名氣甚至大過了北京城。

到了16世紀中期,由於某些日本貿易人員表現實在太差,投機取巧還擾亂正常社會秩序,明政府取消了中日間的官方貿易。

之後,沿海的民間走私活動興起,中日商人僱傭了大量日本浪人充當私人武裝,以寧波雙嶼為據點,跟大明反走私武裝對峙,同時,各派別的走私隊伍之間,也不斷進行著大小規模的武裝衝突。

再接著,他們一面從事走私貿易活動,另一面則登陸襲擾沿岸居民,最終發展成為倭患,成了明朝中後期的一塊巨大頑疾。

16世紀末期,日本傳奇人物豐臣秀吉終結了日本戰國時代的百年亂世,統一全國。

(豐臣秀吉四肢非常短小,按他傳下來的盔甲換算,他老人家的身高僅在140cm左右)

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開始放飛自我的規劃了一番“遠大抱負”——以朝鮮為跳板,進而征服中國,佔領印度,稱霸亞洲,建立日本人主導的亞洲大帝國。

按他當年的話說是——“假道朝鮮,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

此番規劃,簡直與300多年後,日本法西斯軍部制定的那個“大東亞共榮圈”如出一轍。

當年,豐臣秀吉的設想是,消滅大明王朝後,讓天皇遷都北京,自己則坐鎮寧波。

因為,正如前面講的那樣,他還有更遠大的計劃——坐鎮寧波,南下、南下......

寧波作為一個國際港口性城市,可以順著季風乘船南下,到達馬六甲和印度,進而征服印度。

顯然,豐臣秀吉他老人家雖說成了全日本的大BOSS,但見的世面,開的眼界還是太有限。那個年月的日本高層,對於大明王朝的認知,仍相對膚淺,天真的以為中國的面積僅為朝鮮的五倍大左右,而北京和寧波的距離,也就跟大阪到京都差不多。

豈不知,前者隔了1300多公里之遠;而後者才50公里而已。

此外,他對東亞沿海與印度的距離,估計的也過於樂觀,甚至還曾計劃,以寧波為總部,可以臨近指揮“對印度作戰”。

這就是1592年,日本首次入侵朝初期,大明沒有派兵介入前,豐臣秀吉曾自豪的在“領導班子會”上規劃的——“吾居守寧波府”,以便“尊聖意,佔領天竺印度”。

可笑的是,他太小看了我大明王朝的體量。

豐臣秀吉在朝鮮並沒有爽太久,就遭遇了大明軍團,15萬日軍被李如松將軍的7萬人馬打得一敗塗地,豐臣秀吉的隊伍匆忙渡海逃回了日本。期間,豐臣秀吉曾試圖與大明和談,但因立場和實力差距太大,和談破裂。

1597年,碰壁後特別“上火”的豐臣秀吉再次以14萬大軍進攻朝鮮,決定一洗前恥。結果,明軍在邢玠和鄧子龍的率領下,沒費什麼勁,又一次大破日軍。

至此,豐臣秀吉版的“大東亞共榮”徹底破產。

次年,豐臣秀吉病死京都伏見城,只留下了沒什麼勢力的孤兒寡母。很快,他打下的江山,迅速被德川家康接手,日本進入了德川幕府時代。

困於寒微的出身,豐臣秀吉畢生都在拼命證明自己。這促使他選擇在事業的高峰,螳臂當車般的發動了對東亞大陸的戰爭。

顯然,這兩場戰爭最終促成了他的身死族衰,令其他一生功業化為烏有。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豐臣秀吉,一個日本戰國時代出身貧苦的政治家,由於幼年生活艱辛,導致營養不良,成年後,身高只有140公分,因此被人們戲稱為“猴子”。



公元1544年,18歲的豐臣秀吉投奔了織田信長,成為了織田氏的家臣。隨著時間的推移,豐臣秀吉逐漸嶄露頭角,地位不斷地提升。近30年後,46歲的豐臣秀吉等到了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豐臣秀吉乘機崛起,取得了政權,並且在1591年統一了日本。

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信心大振,他便想著“統一世界”。在當時日本人的眼裡,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印度,另一個就是日本。其餘的政權都是這三個國家附屬,所以,豐臣秀吉制定了進攻計劃。

第一步攻下朝鮮,第二步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中國,第三步拿下印度。如此一來,一幅早於近代日本軍國主義500年的“超級亞洲共榮圈”誕生了!



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計劃,豐臣秀吉經常給自己的臣子們畫餅充飢,不斷地給周圍的人打氣,這種美好的暢想猶如今天的傳銷團伙一樣。他曾在給自己小妾淺野氏的信中說;

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後來,豐臣秀吉開始了更瘋狂的暢想,並且把這個暢想以詔書的形式頒佈,宣稱準備遷都北京;

奉天皇於大唐(明)之京都(遷都北京),可於明後年幸,將京城(北京)附近之十國(縣)可供聖上(天皇)御用”,“周圍百國(縣)吾兒(養子)領有

而他自己呢?也準備到咱們華夏大地享清福了。他為自己選擇的地方是寧波,放言稱“乘日本船渡海,居守寧波府”。



寧波,這讓人很奇怪。

當時的中國除了北京之外,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等地都比寧波出名,為什麼豐臣秀吉卻幻想著將北京讓給天皇,自己居住於寧波呢?

難道他想吃湯圓了?

顯然不是,原因在於豐臣秀吉就認為中國有兩個大城市,一個是北京,一個是寧波,其餘的實在不瞭解,說出第三個來都算難為他了。



寧波對於當時的日本而言是“聖地”

寧波最初稱為明州,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對外貿易城市,在唐朝時已經成為了我國對外貿易的中心。

宋朝以後,由於海外貿易的繁榮,明州成為了著名的港口城市。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雖然下令海禁,但卻留下了明州為通商口岸,並且改明州為寧波,意味“海定則波寧”。

當時的寧波成為了中國對外的窗口,承載了大量的對外貿易,所有的日本人如果想進入中國朝貢,必須經過寧波。在這裡還發生了“爭貢之役”。

當日本人看到寧波的繁華富庶,以及琳琅滿目的商品後,很多日本人認為這就是大明王朝最繁華的城市。很多日本人甚至把寧波看做了第二故鄉,就這樣,寧波成為了日本嚮往的天堂。

豐臣秀吉也不例外,他認為寧波有著諸多貿易的便利條件,可以獲利頗豐,而且距離日本也近,便於遙控指揮,所以他選擇了寧波。




當然,島國嘛,難免會有一些無知。豐臣秀吉異想天開的認為,寧波和北京距離很近,可以遙控天皇。另外,在豐臣秀吉的印象中,寧波靠近天竺[印度],以便“尊聖意,佔領天竺”。

不過,一場萬曆援朝抗倭的戰役讓豐臣秀吉大受打擊,最終所有的幻想都成為了空談。


我是越關


導讀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被譽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他出身於貧農家庭,卻有著獨到的政治眼光和理想抱負。他在1591年統一日本後,信心大振,便想著“統一世界”。

在征服朝鮮之後,這位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便想以朝鮮為跳板,進一步征服中國。他曾在給自己小妾的信中寫道:“在我生存之年,誓將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這是多麼自信而狂妄的話! 然而他想將日本的都城遷到北京,這我們很容易理解,但是他為什麼說自己死後選擇被葬在寧波呢?

一、豐臣秀吉對商業“情有獨鍾”

豐臣秀吉的政治思想雖然有著不可忽視的時代侷限,但同樣也有他打破侷限的一面。 他政績斐然,其中顯而易見的就是他對商業的重視。他的商業思維基本傳承自前朝,但他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確定士農工商這四個等級的人明確的身份。實施獎勵新興工商業,支持城市的發展的措施,使武士集中居住在城市中。

這在當時是有劃時代意義的創舉。 略通中國古代史的人大概都知道,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格局是重農抑商,然而豐臣秀吉卻能夠在重重霧靄之中窺見商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謂不高明。也許正是這種對商業的青睞,使得豐臣秀吉對寧波十分嚮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幾個人能夠逃脫利潤的吸引。

二、寧波“風景獨好”

寧波是隸屬於浙江省的一個城市,在東面有舟山群島作為天然屏障,北面瀕臨杭州灣,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海岸線曲折,天然良港眾多,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發展商業與對外貿易的天然優勢,自古以來就有義利並重,重視商業的文化傳統。

寧波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這座城市最早的時候稱為明州,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對外貿易城市,商業發達,在唐朝時已經成為了我國對外貿易的中心,是全國最大的開埠港口之一,與日本、高麗等國家都有非常頻繁的貿易往來。 宋朝,以王安石為代表的一大批學者與文人使之形成了“耕讀專家、商儒並生”的思想傳統,寧波在文化與經濟發展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由於海外貿易的繁榮,明州成為了著名的港口城市。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防止沿海倭寇對他的統治造成威脅,下令實行海禁政策,除進貢之外禁止中國人與外國人進行商貿往來,但卻保留了明州這個商業與外貿發達的城市為通商口岸,並且改明州為寧波,意寓著“海定則波寧”,寧波便被賦予了政治安定與經濟發展的雙重意義。

當時的寧波成為了中國對外貿易往來與溝通交流的窗口,負責了大量的對外貿易,日本人如果想進入中國朝貢和貿易,必須經過寧波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在這裡還發生了長達百年的“爭貢之役”。 寧波的繁華富庶就像一塊蜜糖,無數日本人慕名而來,只想一睹它的風采,甚至很多日本人認為這就是大明王朝最繁華的城市。

就這樣,寧波成為了日本人嚮往的天堂,它是日本人心中的“聖殿”。 豐臣秀吉自然也不例外,他有著商人對商機的天然敏感度,他看到了寧波有著諸多貿易的便利條件,可以獲利頗豐,而且距離日本也近,便於遙控指揮,所以他選擇了寧波。

三、這也是一場誤會

除了商業上的原因之外,在豐臣秀吉的印象中,寧波還靠近天竺[印度]。豐臣秀吉是十分尊崇佛教的,他從政期間曾下令保護佛教寺院,壓制天主教的傳佈與發展,還迫害西班牙教士,開啟了日後禁教鎖國之先河。

豐臣秀吉認為,選擇了寧波便可以更好的接近天竺,接近佛教,有利於他的政治統治與思想控制。而且寧波還接近北京,接近他夢想中的都城,他可以更好的控制全國的政治,將全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然而這實在是一場誤會,寧波與天竺之間隔得可不止十萬八千里。也許是因為唐代以來佛教在中國廣泛流傳,儘管經歷了宋朝的三教合一,寧波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佛教的氣息。

在當時消息閉塞,交通不便,科學知識不發達的年代,這一切又顯得合情合理。 寧波像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散發著商業與宗教的誘人氣息,引得無數日本人神往,這樣的寧波在當時誰會不喜歡呢?

結語

蘇軾曾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固然是豁達樂觀的自我寬慰之言,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窺見豐臣秀吉對寧波情有獨鍾的秘密。

在繁榮富庶的社會環境、利益的吸引、宗教的稱心合意、能夠滿足心中征服世界的政治野心這些條件的吸引下,豐臣秀吉以沉醉的目光凝視著寧波,幻想著他的天堂,然而這到頭來只不過是一場夢罷了。


無根樹花正孤


在日本歷史上,也曾經有過一段被稱為“戰國”的時期,發生過長時間的戰亂,雖然他們的戰鬥規模在我們看來,實在很小,簡直只能稱為村子打架,但是期間還是湧現出了不少知名人物。

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有三個人,被稱為“戰國三傑”,他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攪弄風雲,各自留下了不少故事傳說。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豐臣秀吉曾經放言,自己死後要葬在寧波。

豐臣秀吉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出身貧寒卻最終坐上至尊之位,這個人不簡單

與其他兩傑不同,豐臣秀吉的出身十分低微,是一個貧困農民的兒子,可以說,家族無法為他提供任何助力。甚至,因為從小營養不良,秀吉身材矮小,被他人起了一個“猴子”的外號。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豐臣秀吉在投奔織田信長後,表現出了出眾的才華,逐漸受到重視,在織田信長因為“本能寺之變”而死亡後,經過鬥爭繼承了對方遺留下來的勢力,最終成功統一了日本。

在完成統一之後,豐臣秀吉有了更大的野心。

在近代史上,我們經常會感到驚訝,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小小的日本居然有膽子、有能力來入侵中國,但是如果我們關注其統治者的言論,就會明白,日本對富庶的中國覬覦已久。

豐臣秀吉就是如此,在統一日本後,他很快就感到了不滿足,將眼光放到了鄰國甚至全亞洲。通過與當時明朝的貿易往來,他很快就意識到了對面國家的繁華與富足,因此定下了計劃:首先佔領朝鮮,然後以之為跳板,攻佔中國,最後奪取印度的統治權。

豐臣秀吉的計劃還頗為嚴密,按照他的想法,等到佔領中國後,他要把天皇從日本的京都遷到北京去,讓自己的侄子兼養子豐臣秀次負責處理日本國內事務,而他自己則坐鎮寧波,負責指揮與印度的戰鬥。

寧波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以至於被豐臣秀吉盯上了呢?

在現代,寧波在它的一眾鄰居的包圍之下,似乎並不是非常出彩,但是在豐臣秀吉生活十六世紀,它的繁華卻顯得尤為引人注意。

這一切的發生,來源於明朝實行的閉關政策。當時的明朝在海禁之下,雖然有很多優良的港口,卻將其中的大部分關閉,只剩下寥寥幾個,寧波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這份特殊,中外貨物都在此進行交易運轉,這讓寧波開始飛速地發展起來,再加上它處於江南地區,可以非常方便地獲取江南的錢財和資源,使它的地位更加重要。

但是這些因素就可以讓豐臣秀吉感到滿足了嗎?其實這是一個因為無知而導致的誤會。為什麼以日本當時的國力,膽敢提出佔據中國、印度的計劃?這是因為豐臣秀吉根本對兩國的國土面積沒有清醒的認識。

同樣的,這也是他為什麼會選擇寧波的原因,在秀吉的眼中,只有北京和寧波稱得上是大城市;除了這兩個城市,他對中國其它地區的瞭解,都少得可憐。

而在今天的我們,很容易就會意識到他計劃的荒謬所在,想要在寧波指揮與印度的戰鬥,當真是做的一場好夢。

好夢易醒,反而為豐臣家族招來了滅頂之災

豐臣秀吉並不是一個空想家,他有著將自己的計劃付諸實踐的行動力。1592年,野心勃勃的他率領14萬人馬出征朝鮮。一開始,因為這些人久經沙場,再加上以有心算無意,朝鮮方面幾乎沒有抵抗之力,連王京漢城都被輕易佔據。

就在豐臣秀吉志得意滿之時,朝鮮國王嚮明朝政府發出求救信息,請求支援。而收到消息的大明也沒有辜負自己屬國的期待,派出4萬餘人的大軍跨國相助,使豐臣秀吉攻勢受阻,最終只能選擇和談。

這一次的行動,不僅沒有取得秀吉想要的勝利,反而因為常年戰爭,使得秀吉手中的力量蒙受了極大的損失,間接導致了德川家康勢力的擴張,為幾年後秀吉去世,德川家康發動反叛,最終消滅豐臣家族,建立德川幕府埋下了伏筆。

現在的我們,回頭來看這段歷史,自然會對豐臣秀吉的瘋狂行徑感到可笑,但是與日本幾百年後的侵略行動結合起來,卻又會覺得毛骨悚然。雖然現在正值和平年代,但是惡狼在側,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放鬆警惕。


汗青正浩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說法:日本戰國末期的統治者豐臣秀吉,其實是一箇中國人。

豐臣秀吉出身於賤民之家,後來投效於織田信長帳下,依靠戰功而逐步發跡。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擊敗了其他競爭對手,成為了織田的接班人。到1586年,他通過不斷征伐,成為日本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

豐臣秀吉晚年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大明王朝也牽扯其中。萬曆皇帝出兵朝鮮,是為“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朝鮮之役”。日本最終在戰爭中敗北,豐臣秀吉也隨即身亡,終年61歲。

從豐臣秀吉的人生經歷來看,貌似只有在他晚年侵略朝鮮時,才跟中國產生了交集,

那為何會有他是中國人的說法呢?

一、來自朝鮮的說法

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決定邁出其稱霸亞洲計劃的第一步,派兵20萬侵略朝鮮。

戰爭初期,日軍勢如破竹,迅速攻佔了朝鮮王京和陪都。

朝鮮國王馬上向大明求救,萬曆皇帝於是派遣遼東總兵李如松率兵入援朝鮮。第二年,日軍攻勢受阻,被迫與明朝和談。

而就是在這一年十二月,朝鮮王國的左相鄭琢前往邊境為即將回國的明軍將士送行,他藉此機會結識了明朝畫家胡煥,二人結下了跨國友誼。

在當時他與胡煥的書信中,鄭琢提到:

“倭酋秀吉,雖未能盡知其為人,以匹夫投入人國,赤身蝨附,擠而有之,必能知人之才器,故能取渠豪,能得人之死心,故能樹黨與,而一朝俟隙,奪而據之,若佩觿鐩然,不可謂不智矣。”《與胡相公書》

這裡,鄭琢將豐臣秀吉蔑稱為“倭酋”,還說他原非日本人,是以“匹夫投入人國”,不知道從哪裡跑到日本去的,他“赤身蝨附”,壓根就沒有任何背景。

鄭琢貴為當時朝鮮王國的左相,不會對有救命之恩的大明王朝信口開河。這也可說明,豐臣秀吉不是日本人的說法,在當時的朝鮮內部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

而在此後,朝鮮王國另一位領議政(丞相)柳成龍所著的《懲毖錄》中,也對豐臣秀吉的來歷進行了這般述說:

“秀吉者,或雲華人,流入倭國,負薪為生。一日,國王出遇於路中,異其為人,招補軍伍。勇力善鬥,積功至大官,因得權,竟奪源氏而代之。”

柳成龍的這段記述,對豐臣秀吉的來歷做了進一步的闡釋:“或雲華人,流入倭國”,也就是說,豐臣秀吉可能是中國人,流浪到了日本,後來因為戰功而發跡。

柳成龍、鄭琢都是朝鮮王國的上層人物,不會隨意販賣無聊八卦。由此可見,關於豐臣秀吉是中國人的說法,在朝鮮社會上層社會已經非常具有市場了。

二、來自明朝的說法

明朝最早關於“豐臣秀吉是中國人”的說法,同樣來自於一位朝廷官員,而且時間上與朝鮮丞相鄭琢相差無幾。

公元1593年,已經退休的禮部尚書張瀚在他所著的《張恭懿松窗夢語》中提到:

“近傳華人關白平秀吉者入其國,尚倭王寡宮主,陰竊其位,號令洲島,並國數十,今已下朝鮮,墮兩京”

這裡,張瀚也提到了“華人”秀吉,流浪入日本,竊得大位。當然他自己也說此乃是傳聞。

明末清初人談遷在其編年體史書《國榷》中,也記述了豐臣秀吉是中國人的說法,他說豐臣秀吉本是“全州人奴,或雲慈溪陸氏”。

談遷不僅說豐臣秀吉是中國人,而且還認為他是寧波慈溪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寧波為遺留下來的通商口岸之一,如果豐臣秀吉果真為中國人,他從寧波偷渡前往日本,也並非全無可能性。

結論:“豐臣秀吉是中國人”的說法,看似天方夜譚,但“存在即合理”,這種說法能夠為當時許多上層人士所接受和認可,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從朝鮮方面來看,豐臣秀吉為侵略者、罪魁,醜化其出身與來歷,屬於情理之中。

然而,大明為朝鮮的恩國,將豐臣秀吉說成是“來自中國的亡命之徒”,是否欠妥呢?所以,“豐臣秀吉是華人說”恐怕絕非空穴來風,多少有些事實依據,只是無法考證。

其次,從大明方面來看,當時的中國一直就是日本的老師,是凌駕於其上的上國。朝鮮之役,明軍又迫使日軍和談,挫敗了豐臣秀吉吞併朝鮮的圖謀。

站在勝利者的角度,大明將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說成是來自中國的一個亡命徒,亦屬正常。來自大明內部的說法,基本都屬於道聽途說。

再次,從日本內部來講,豐臣秀吉出身卑微,靠武力走上高位,本身就欠缺“合法性”、“正統性”。而在他死後,豐臣氏也很快大失人心,德川家康趁機奪取霸權,徹底消滅了豐臣氏的勢力,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被逼自盡,豐臣國松則被斬殺。對於這樣一位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時人再抹黑幾筆,或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正如豐臣秀吉的臨終遺言:

“如同珠露落下,如同珠露消逝,這便是我的生涯?就覆處於浪速,夢終歸是夢。”


深夜聊齋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憑藉濃厚的文化發展和海納百川的民族融合,成為了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如一尊巨獅霸踞東方。即便如此,卻總有一些野心家覬覦中國的富庶,對中國屢屢伸出貪婪之手,試圖破壞和平。

日本有一個苦命孩子

中國在明朝時期,嘉靖十六年,那一年在日本出生了一個苦命的孩子,這位苦命的孩子名字叫豐臣秀吉,他在自己的家中,被繼父每天折磨的活不下去,最終選擇了離家出走。

豐臣秀吉流浪生活,後來跟著織田信長混,當了一個足輕,也就是最低等級的一個步兵,總算混了一口飯吃。豐臣秀吉雖然個頭不大,只有一米四左右,但是他很聰明,得到了織田信長的賞識。

中國有句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豐臣秀吉雖然童年的生活悽苦,但是也在這樣的苦難生活中養成了自立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他跟著織田信長的時候發揮了巨大作用,使豐田秀吉迅速在軍中成長,成為了織田信長實質性的接班人,在織田信長死去之後,豐田秀吉順利接管了織田信長的權力,成為了一代名將。

統一日本後失控的野心

豐臣秀吉,迅速在日本四處征戰,平定了國內的所有藩鎮,最終統一了日本國,迎來了豐臣秀吉主政的時代。就在豐臣秀吉登從窮苦孩子登上了日本權力巔峰的時候,他還沒來得及高興,新的問題就迎面而來,讓剛剛執政的豐田秀吉有些慌亂。

戰亂過後,豐臣秀吉和所有的統治者一樣,希望建立一個和平穩定的政權,脫離戰亂的時代,開創全新的和平時代。就在豐臣秀吉想要大展拳腳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日本國這些狹長的島嶼之中,國土面積有限,資源匱乏限制了發展。即便想合理使用這些資源依然無法達到,因為在戰亂時代,那些武士們瓜分佔據了大部分的資源,剩餘的資源極度有限,根本無法支撐新的國度未來發展,畢竟武士們佔據的大部分資源,只會對他們自己有利,同時他們又無法提供生產力,只能提供武力輸出,但是和平年代要這麼多剩餘武力有什麼用呢?

豐臣秀吉冥思苦想之下,終於想到了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那就是繼續發揮剩餘武力的作用,用它來換取更多的資源,才能平衡武力與生產之間的矛盾。既然如此,豐臣秀吉索性就開始著手大幹一番“事業”,經過他的深入研究,決定了一個根本無法完成,但是看上去美輪美奐的目標——舉國之兵,入侵朝鮮,隨後佔領中國明王朝,他將入駐寧波,劍指印度,最終統治他眼中的“全世界”。

豐臣秀吉或許是野心膨脹,失心瘋妄圖鯨吞多個國家;也許是他明知道此事不可為,但是由於國內武力剩餘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不管什麼原因,他確實實際執行了這個計劃,只不過他的計劃看似美妙,這種倒行逆施的計劃實施起來卻並不順利。

當豐臣秀吉起全國之兵14萬攻上了朝鮮國土的時候,朝鮮第一時間向中國的明朝發去了求援,隨著明軍趕到,日本人的攻擊受阻。有趣的是,明朝使者第一次與豐臣秀吉會面,封豐臣秀吉為王,結果豐臣秀吉大怒拒絕了。但是隨著第二次明朝使者與他見面,萬曆的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豐臣秀吉還是厚著臉皮接下了,這份聖旨現在還保存在大阪博物館裡,見證著中國明朝的威儀。

“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且吾而為王,何以對天皇!”

豐臣秀吉為啥獨愛寧波?

豐臣秀吉雖然狂妄不知趣,但是他在整個入侵計劃中,卻一直在強調一點,等他統治了中國明朝,要把日本的都城遷到北京,這一點都能理解,因為北京是首都的不二之選;但是豐臣秀吉為什麼反覆強調,他要坐鎮寧波?寧波為何對豐臣秀吉有著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

寧波的前身在宋朝的時候被稱為鄞縣,當時在鄞縣還有過一位耳熟能詳的大人物,他正是王安石,他的變法正是從鄞縣開始著手,是他大展宏圖的一個起點,那個時候,鄞縣就在王安石的治理下開始了大力發展。

到了明朝的時候,寧波的名字還沒有出現,當時叫做明州,朱元璋建立的王朝叫做明朝,這個明州自然要回避,於是朱元璋給它給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寧波。

“海定則波寧”

寧波與廣州、泉州並稱為中國的三大對外貿易港,在明朝時期尤為重要,承擔著明朝對日本與朝鮮貿易的重要任務,而且寧波背靠江南富庶之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經濟戰略重鎮。

日本國土狹長,整個國家很多的地方都是海邊城市,主要依靠港口貿易獲得經濟支持國內發展,所以,日本對港口貿易尤為重視,尤其是他們經常接觸的寧波港口,在他們的心中是大明朝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豐臣秀吉自然也不例外,在它的心中,中國有兩個重要城市,一個是明朝的首都北京,另一個就是他心目中最棒的城市寧波。寧波經濟優勢巨大,符合日本的需求和習慣,而且寧波的地理位置極為優越,是中國距離日本最近的港口,方便他下一步攻打印度的計劃,國內可以從寧波作為補給線,給他最大、最快的支持。同時,個人還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豐臣秀吉之所以選擇寧波,雖然進攻意圖明顯,但是他或許也是給自己安排後路,一旦戰爭敗北,他也方便從寧波港迅速逃回國內。


參考文獻:《日本史人物辭典》《日本史話》


野史日記


  豐臣秀吉,一個日本戰國時代出身貧苦的政治家,由於幼年生活艱辛,導致營養不良,成年後,身高只有140公分,因此被人們戲稱為“猴子”。

  

  公元1544年,18歲的豐臣秀吉投奔了織田信長,成為了織田氏的家臣。隨著時間的推移,豐臣秀吉逐漸嶄露頭角,地位不斷地提升。近30年後,46歲的豐臣秀吉等到了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豐臣秀吉乘機崛起,取得了政權,並且在1591年統一了日本。

  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信心大振,他便想著“統一世界”。在當時日本人的眼裡,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印度,另一個就是日本。其餘的政權都是這三個國家附屬,所以,豐臣秀吉制定了進攻計劃。

  第一步攻下朝鮮,第二步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中國,第三步拿下印度。如此一來,一幅早於近代日本軍國主義500年的“超級亞洲共榮圈”誕生了!

  

  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計劃,豐臣秀吉經常給自己的臣子們畫餅充飢,不斷地給周圍的人打氣,這種美好的暢想猶如今天的傳銷團伙一樣。他曾在給自己小妾淺野氏的信中說;

  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明)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

  後來,豐臣秀吉開始了更瘋狂的暢想,並且把這個暢想以詔書的形式頒佈,宣稱準備遷都北京;

  奉天皇於大唐(明)之京都(遷都北京),可於明後年幸,將京城(北京)附近之十國(縣)可供聖上(天皇)御用”,“周圍百國(縣)吾兒(養子)領有

  而他自己呢?也準備到咱們華夏大地享清福了。他為自己選擇的地方是寧波,放言稱“乘日本船渡海,居守寧波府”。

  

  寧波,這讓人很奇怪。

  當時的中國除了北京之外,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等地都比寧波出名,為什麼豐臣秀吉卻幻想著將北京讓給天皇,自己居住於寧波呢?

  難道他想吃湯圓了?

  顯然不是,原因在於豐臣秀吉就認為中國有兩個大城市,一個是北京,一個是寧波,其餘的實在不瞭解,說出第三個來都算難為他了。

  

  寧波對於當時的日本而言是“聖地”

  寧波最初稱為明州,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對外貿易城市,在唐朝時已經成為了我國對外貿易的中心。

  宋朝以後,由於海外貿易的繁榮,明州成為了著名的港口城市。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雖然下令海禁,但卻留下了明州為通商口岸,並且改明州為寧波,意味“海定則波寧”。

  當時的寧波成為了中國對外的窗口,承載了大量的對外貿易,所有的日本人如果想進入中國朝貢,必須經過寧波。在這裡還發生了“爭貢之役”。

  當日本人看到寧波的繁華富庶,以及琳琅滿目的商品後,很多日本人認為這就是大明王朝最繁華的城市。很多日本人甚至把寧波看作了第二故鄉,就這樣,寧波成為了日本嚮往的天堂。

  豐臣秀吉也不例外,他認為寧波有著諸多貿易的便利條件,可以獲利頗豐,而且距離日本也近,便於遙控指揮,所以他選擇了寧波。

  

  當然,島國嘛,難免會有一些無知。豐臣秀吉異想天開地認為,寧波和北京距離很近,可以遙控天皇。另外,在豐臣秀吉的印象中,寧波靠近天竺[印度],以便“尊聖意,佔領天竺”。

  不過,一場萬曆援朝抗倭的戰役讓豐臣秀吉大受打擊,最終所有的幻想都成為了空談。


古今歷史觀文


日本處在太平洋的小島上面,這種地理位置的缺陷,使得她一直覬覦著亞洲大陸的廣闊。這種野心很早就出現了,比較有代表的就是19世紀時的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出生於公元1537年,同時期正是大明王朝的嘉靖年間。豐臣秀吉生在一個鄉村貧苦農民家庭,其父親森下彌右衛門是織田信秀的親兵,在一次戰鬥中受傷後去世,母親阿仲遂帶著他和姐姐改嫁給同村的竹阿彌。

豐臣秀吉生得非常瘦小,人都稱他為“猴子”,所以,他常遭繼父的歧視和打罵,不得已離家出走。

在離家後,豐臣秀吉成為了一名下級步兵(足輕),後來,很幸運的侍奉了日本戰國時期名將織田信長。由於童年的吃苦,讓豐臣秀吉顯得極為穩重而富有能力,很快得到了織田信長的信賴,並在織田氏諸家臣的內部鬥爭中取得勝利,成為了織田信長的實質性的接班人。日本迎來了豐臣秀吉主政的時代。

經過豐臣秀吉的努力,日本國內的各大藩鎮很快被基本平定,但他的野心卻並沒停止。在征戰中成長起來的豐臣秀吉,不滿足於日本這幾個小小的島嶼。在與明朝的交往中,島國日本早就看到了中原王朝的富庶。

於是,豐臣秀吉制定了非常長遠的吞併大明王朝,奪取印度,稱霸世界的計劃。計劃首先佔領朝鮮,再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並征服大明王朝,一步步完成他“遠大的理想”。

在他的設計方案中,完成他的“理想”後,豐臣秀吉就想將日本的天皇遷到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他自己則長期坐鎮寧波,直到死後,還葬在寧波。

豐臣秀吉為什麼想葬在寧波,寧波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按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在中國的城市中,寧波實在並不太耀眼,畢竟北上廣深、成都、重慶等大城市的光芒太過晃眼了。

那為什麼當時的豐臣秀吉就一眼看上了寧波呢?

當然,豐臣秀吉不是傻瓜,寧波在當時可算是大明王朝熱鬧非凡的大型國際通商口岸。

我們知道,明朝有很長一段時間執行海禁政策,把大門主動給關上了。所以,沿海的那些優良港口都沒有發揮出作用。而寧波,是明王朝留下的作為連接朝鮮、琉球群島及日本貿易往來的少有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的優勢,使得當時的寧波城市極為繁榮。作為少有的與世界連接的窗口,寧波的海上貿易往來很為繁忙,在日本的知名度極其高。

同時,寧波背靠著農業與商業都極為發達的富庶江南,從唐代後期起,這裡就是歷代中原王朝錢袋子的重要來源。豐臣秀吉自然要優先選擇佔據這個地方了。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的計劃在進攻朝鮮時,就遭到了明朝援朝軍隊的頑強打擊,日本最終失敗。這就是著名的明朝萬曆朝鮮戰爭。1598年10月,他自己病死,不過,葬在寧波卻是無法實現的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和強大的中華作對,永遠是無法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