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拱七桥瓮,金陵最大石拱桥

七桥瓮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红花街道光华门外,修建于1440年(明正统五年),是南京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砖石构筑拱桥,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用“瓮”而不是“桥”来命名的古桥。

七拱七桥瓮,金陵最大石拱桥

七桥瓮


  七桥瓮建于明初,是南京最大的石拱桥。是明代江浙往来“饮万马于秦淮”的粮运古道。明时叫上方桥,清代叫七瓮桥,因桥有七瓮(七拱圈),故又名七桥瓮。

七拱七桥瓮,金陵最大石拱桥

七桥瓮古建筑


  该桥全长89.60米,宽13米,高25米,桥身酷似弯弓,用花岗岩掺合灰浆、秫米、桐油砌成,岩石长、宽各0.65米,厚0.18米。中间桥瓮为最大,其余两两相对,依次缩小,桥两头的瓮宽9米,拱园部分由长1.15米、宽0.45米、厚0.25米的略带弧形的240块条石砌成,相邻桥瓮相差48块条石。

  这里河面宽阔,七瓮排列整齐,分水桥墩成梭船形,两边各超出桥面数米,两头部各镌刻以巨石雕琢的人面龙身,神态各异。它们皆鄙视着河水,无畏地迎接洪水的冲击,很有百折不挠,直前不屈的神情。每一“龙舟”都“肩挑”两拱,拱拱相联,结成一个整体。整座桥梁仿佛坐落在六条人面龙舟上,在淮水中前行,活灵活现,蔚为壮观!设计成七瓮和这种独特的分水桥墩,不仅能减轻水对桥墩的冲击,而且端庄美观,古色古香。

七拱七桥瓮,金陵最大石拱桥

七桥瓮微观


  七桥瓮地处南京城东南,沟通秦淮河两岸,又为军事要冲,是明朝拱卫都城南面的门户。七桥瓮修建于1440年(明正统五年),明代称上坊桥,清代改称七桥瓮,沿用至今。现存七桥瓮基本保持原貌,桥墩、桥瓮、兽头等均为明代原物。七桥瓮横跨秦淮河上,地处交通要道,且深沉宽阔,十分壮观。

  桥拱上方两翼各雕塑15只面目狰狞的螭兽头,0.44米见方。有桥墩7个,宽2.5米,因减少水流阻力而呈梭船形,由高0.30米,宽0.45米的长短不一的块石砌成。桥墩两头巨石上各雕塑分水兽头6只,呈人面兽头像,前凸约3米。

七拱七桥瓮,金陵最大石拱桥

金陵七桥瓮


  现存的七桥瓮依旧保持着明代的原貌,桥墩、桥瓮和兽头等均是原物。1964年增建水泥桥栏,1974年铺设沥青桥面,1982年七桥瓮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对整座桥梁进行了综合修缮,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