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科學書籍讓人免於愚昧,而文藝作品則使人擺脫粗鄙。對真正的教育和對人們的幸福來說,二者同樣的有益和必要—— 車爾尼雪夫斯基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我們的先輩創造了無數的藝術瑰寶。唐詩、宋詞、元曲,即便已經過了千年,至今讀起來,依舊氣勢不減。而文學作品帶給人們心靈上的震撼,靜謐卻精神煥發。

明清時期,中國的小說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所說的四大名著,其實都出自明清時期。然而,你不知道的,曾經的名著是七大名著。那麼,為什麼其餘的三本名著都被除名了呢?這其中又發生了怎樣曲折的故事呢?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四大名著

在中國,四大名著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四大名著帶給人們的知識與情感,也如絲絲細雨,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在如今,四大名著被列為各級學校的必讀書目,不論是啟蒙中的孩子還是進入高等學府的學生,他們都沉浸在讀四大名著的文化氛圍之中。

在四大名著之中,最活潑的一本書想必就是《西遊記》了。在這本書中,東土大唐的唐僧帶領著自己收的3個徒弟去往西天取經,這一路上他們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到達西天,求得真經。《西遊記》吸引人的,不僅是緊湊的故事情節和天馬行空的想象,還有師徒四人不屈不撓的性格,他們為了一個目標,耗盡心血,從不言敗。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相較於《西遊記》的想象力,其餘的三部名著更貼近於現實生活。在《三國演義》中,天下三分,不同的君主帶著各自的理想奔走在建設國家的路上,戰爭、計謀、情誼,《三國演義》所展示出來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世界。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水滸傳》,那必定是兄弟情了。在那個官逼民反的時代,有的人被迫上梁山,有的人迫於生計自尋出路,但無論如何,梁山好漢的108將全部都心懷理想。他們俠肝義膽、正直樂觀,在他們眼中,最重要的就是義氣二字。為兄弟兩肋插刀,那是他們的信仰與願望。

《紅樓夢》中具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對現實的無奈。曾經輝煌的大戶人家,在經歷風雨後日漸衰落,何其遺憾。無奈的愛情、無奈的忍受,在那個龐大的家族中,一切的事情都是那麼的複雜,

所有的人都身不由己。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儒林外史》

四大名著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是我們永遠無法拋卻的文化精華,而明清時期,曾經有並列的七大名著,可是為什麼後來就只剩下四大名著了呢?

這第一部被除名的書籍,便是著名的《儒林外史》。說起《儒林外史》,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者採用了一種新型的描寫方式,嬉笑怒罵,辛辣諷刺,內容並不嚴肅,卻十分深刻。在這本書中,人們得到的更多的是對現實的思考。作者筆鋒幽默,卻力透紙背,字裡行間都反映現實,卻不乏溫暖。

然而,批判仍然是《儒林外史》的主流,因為作者批判科舉的痕跡過於明顯,於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儒林外史》也成為了一本禁書,自然也從名著中除名了。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聊齋志異》

對於《聊齋志異》,其實大家的熟悉度更高。在這本小說中,全篇都是關於鬼怪的故事,與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聊齋志異》的作者名叫蒲松齡,而這部作品是蒲松齡耗費了半生的精力寫成的,因此,《聊齋志異》這本書也算是文學水平極高的佳作了。相傳,蒲松齡會在街道的旁邊支起一個茶攤,過路的人可以來免費喝茶,但是蒲松齡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講一個故事。因此,《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大多是民間口耳相傳的傳說,但是蒲松齡對它們稍加改編,就成為了眾多的鬼怪故事。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不論是掩蓋身份生活在民間的狐狸精,還是幻化成人形的小花妖,都可以成為《聊齋志異》的主角。悽美的愛情故事是《聊齋志異》的主線,而這本書的根本目的,是想要讓讀者認清人性的惡,從而宣揚人性的善。

只是,《聊齋志異》大部分都是以妖怪為主角。這與當時的社會幾乎格格不入。因此,人們覺得這部作品十分荒誕,於是它也就被踢出了名著的行列。然而,如今我們細細品讀,《聊齋志異》也是一篇針砭時弊的佳作,只是在當時的條件之下,蒲松齡只能通過鬼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金瓶梅》

最後一部從七大名著中除名的,就是著名的《金瓶梅》了。《金瓶梅》的主題框架是西門慶的生活。說起西門慶,其實人們並不陌生,因為在《水滸傳》中,西門慶就作為一個反面人物出現過。而《金瓶梅》就描寫了集官、惡霸、富商三重身份為一體的西門慶的生活。而這,卻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全部。作者真正想要抨擊的,是上至朝廷、下至民間都縱容犯罪的腐朽的封建社會。

可見,《金瓶梅》不論是從選材還是立意上都十分恰當。不僅如此,這部小說文采斐然,它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在明代的時候,《金瓶梅》被稱為四大奇書之首。只是,《金瓶梅》中的內容引起了人們的誤解,人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淫亂奢靡,因此也從名著的行列中剔除了。

七大名著,另外三本為何被除名?其中一本位列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其實,《儒林外史》《金瓶梅》《聊齋志異》三本書從名著的行列中被剔除,完全是因為它們宣揚的思想不符合當時的統治。換句話說,如果統治者允許這樣的書存在,那將嚴重影響人們的思想,同時,這對自己的統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以《儒林外史》為例,它抨擊清朝的科舉制,

可是在古代,科舉制是選官用人的主要途徑,是統治者極力推崇的。《聊齋志異》與《金瓶梅》也是同樣的道理。拋卻統治的因素不談,七大名著都是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不論是文學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