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條約》太恥辱,李鴻章簽字時只寫一個字,還是氣得吐血而亡

《辛丑條約》太恥辱,李鴻章簽字時只寫一個字,還是氣得吐血而亡

在晚清這段歷史裡,李鴻章是一個始終繞不開的名字,他代表清廷與列強簽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受盡了國人的唾罵。正如李鴻章自己所說的那樣,“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即有小風小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

縱觀李鴻章的一生,有無數屈辱時刻,但是簽訂《辛丑條約》是他感到最為屈辱、無助的一刻。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的炮聲中,攜光緒皇帝等一幫臣子倉皇西逃。慈禧太后在逃跑過程中,她想到了李鴻章。隨即,一紙詔令發到廣東,“詔鴻章入朝,充議和全權大臣,兼督直隸。此行為安危存亡所繫,勉為其難。”

《辛丑條約》太恥辱,李鴻章簽字時只寫一個字,還是氣得吐血而亡

此時李鴻章的職務是兩廣總督,已經是77歲高齡。按理,李鴻章完全沒有必要接受,因為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時,南方封疆大吏沒有一人進京勤王,就在近在咫尺的山東巡撫袁世凱也拒絕了。

誰都知道此行去北京城,凶多吉少,但是李鴻章還是接受了。《清史稿》裡記載了這樣悲壯的一幕,“鴻章聞警兼程進,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後皆敵軍。”李鴻章是乘船從廣東出發北上的。我們難以想象,百年前當李鴻章站在北上輪船的船頭時,他是何種心境,他似乎已經預感到了這是一條不歸路。

《辛丑條約》太恥辱,李鴻章簽字時只寫一個字,還是氣得吐血而亡

李鴻章抵達北京城後,住進了賢良寺,很快雙方的談判就開始了,此時李鴻章的身份是“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代表清廷與列強談判,列強們獅子大開口,李鴻章只能進行蒼白無力的辯駁,李鴻章開始吐血了。

列強還在步步緊逼,李鴻章最終還是在《辛丑條約》上簽字了,時間為1901年7月25日。不過,李鴻章沒有寫全名,而是隻寫了一個“肅”字,因為李鴻章的爵位是一等肅毅侯。也許感覺自己時日不多,李鴻章最終還是沒有簽上全名,這也許就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吧。

《辛丑條約》太恥辱,李鴻章簽字時只寫一個字,還是氣得吐血而亡

從簽字現場回來後,李鴻章就開始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後被診斷為胃血管破裂。11月7日,李鴻章身體情況迅速惡化。當時留京辦事大臣那桐深感李鴻章危在旦夕,遂致電行在軍機處,請朝廷預備重臣接替李鴻章,隨即又給布政使周馥發電,要他迅速來京照顧李鴻章。

周馥是李鴻章的心腹,他深受李鴻章的信任,當週馥來到賢良寺時,發現李鴻章已經穿上了殮衣,“於呼之能應口不能語的狀態。延至次日中午,目猶瞠視不瞑。”據《周馥自定年譜》描述,李鴻章久久不願斷氣,這時周馥在他耳邊說道:

《辛丑條約》太恥辱,李鴻章簽字時只寫一個字,還是氣得吐血而亡

“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了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吧!”李鴻章這才氣絕身亡,時年78歲。李鴻章去世消息傳來後,慈禧太后立即給他安排了高規格的葬禮,

“錫祭葬,贈太傅,晉封一等侯,諡文忠。入祀賢良祠,賞銀五千兩治喪,立功省分建立專祠;政功戰績,宣付史館,並命於京師特建專祠。漢臣祀京師,蓋異數也。”

參考資料:《清史稿》、《周馥自定年譜》、《李鴻章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