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未来简史》㈢:科技力量,宗教团结。各有责任,何必互伤

科技进步力量强,

宗教团结名声扬。

各有责任不干扰,

何必为此互相伤。

“矛盾”到科技、宗教本不应该矛盾的矛盾体,我读《未来简史》

  未来,我们是可以选择的。《未来简史》却告诉我们,未来我们没有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的只是我们到达这个节点的英雄。其实这个和研究地缘影响一样,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成功不在于某一个英雄,其实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和地缘情况的结合因素。而英雄只是这个时势导致的结果。当然,我也认为这个结论是对的。只要人类的进步不会停滞,而书中所描述的未来,其实是可以期待的。不能确定的只是这种变化的实际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

关联词语赏析:

1) “矛盾”一共在《未来简史》中出现14次。,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从广义上讲: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有矛盾。

2) “虚构”一共在《未来简史》中出现43次。词解释一方面指凌空构作;凭空捏造;虚幻之实化体现。捏造创造,并不代表不存在,人知晓也是一种存在。另一方面虚构是一种艺术手法,是指作家创作时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

★虚★

  人类在进化中最主要的能力就是获得了虚概念这个能力,在文章中也谈到了两种虚概念的能力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个是故事,一个是金钱。前者代表的是信息上的虚概念,后者代表的是价值上的虚概念。

  信息上的虚拟,人类的最大发明就是故事,也就是上古的传说,更厉害的是人类把这些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并且传承下来。信息上的虚拟是我认为人类区别于所有动物的一个巨大的进步,甚至是根本性的进步。

  信息的虚拟能力,第一次是文字的生成,第二次是东方的形声字,西方的字母的出现,第三次是信息革命,从电报开始的编码革命。

  虚拟信息首先还是在语言中成为了故事,这应该在几万年前已经在人类中得到了传播,这也是智人的重要优势能力。而我们也看到,现在虚拟信息能力也是体现更大。

  虚拟信息经过几万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文化的载体,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虚拟信息的客观体现。

  虚拟信息令人觉得无聊,但是另外一个虚拟的东西就令人更兴奋了,这就是金钱,虚拟物品,也称作标准等价物。虚拟物品这种说法在现代是不正确的,因为现在金钱除了可以换实物外还可以换一些虚拟物品。这是人类社会的变化。但是金钱的最初作用是用于交换实物的,而现在最大宗的交易,还是用于实物的购买,只是一些虚拟的价值存在于这些实物中,例如,专利费,设计费,商标等等。

★其实并不矛盾的矛盾体★

  人类通过说故事,然后产生了一种虚拟的人文,宗教。宗教是一种固化的结构体,基本上在宗教初创的时候就会有强烈的属性。无论是一神教的独裁性,还是多神教的多元化,其实在这个宗教成立的时候已经深入了这个教派。如果说,宗教代表的是秩序,那么科技代表的是力量,科技是一种能力的放大器,可以把人类的力量进行放大和增强。理论上这两者代表不同的领域,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两者却出现了明显的冲突,甚至用这两者放在了对立面。所以这个世界是混乱的,这种混乱存在于人们的各种冲突中,突然发现冲突的双方可能还不在同一个频道中。

新哲学中谈到“矛盾”,我们拿出来分享。

1) 文字带来了强大的虚构实体,组织了数百万人,也重塑了河流、沼泽和鳄鱼的现实。同时,文字也让人类习惯了通过抽象符号的调节来体验现实,于是更容易相信这样的虚构实体确实存在。来源于:《未来简史》第4章。

2) 公司、货币和国家,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是人类发明了这些概念,好让它们为人类服务;为什么最后反而是人类为这些概念服务,甚至牺牲性命呢?来源于:《未来简史》第4章。

3) 宗教最在乎的其实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则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征伐作战、生产食物。就个人而言,科学家和神职人员可能很在意真理;但就整体而言,科学和宗教对真理的喜好远不及秩序和力量。因此,两者一拍即合。对于真理毫不妥协的追求,其实是一次灵性之旅,在宗教或科学机构之内却很少见。来源于:《未来简史》第5章。

4) 混乱造成的焦虑,大部分因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而得到缓解,而这也是资本主义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资本主义思想家不断安抚我们:“不用担心,一切都会没事的。只要经济增长,其他一切都交给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就行了。”资本主义就这样批准了一个贪婪而混乱的系统,整个系统飞速增长,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或是自己正在前往何方。来源于:《未来简史》第6章。

5) 就是因为如此,传统宗教才无法提出对自由主义的替代品。传统宗教经典对基因工程或人工智能无法提出任何意见,不管是牧师、神父、拉比还是穆夫提,多半都并不了解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突破。想了解这些突破别无他法,只能阅读科技文章,进实验室做实验,而不是去背诵和辩论古代文本。来源于:《未来简史》第7章。


读《未来简史》㈢:科技力量,宗教团结。各有责任,何必互伤

★混乱的时代★

  虚拟的东西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标准,或者是会不断的变化,而且谁都可能可以进行定义。例如,通过故事阐述的历史,变成了一个小姑娘,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述。而货币就更是如此,看看现在的货币波动就知道,人类对于这种标准等价物已经不尊重到何种地步。当然,混乱有一个好处,就是谁都可以进行阐述,只要是获得话语权的人,可以通过说服多数的人,去否定少数人的意见。最近,无论是英国脱欧,还是货币的价值,其实都是如此。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宗教是处于劣势的,因为宗教的发展缓慢,如此古老的书籍,是无法去覆盖信息发达的今天所带来的冲击。而科技却是造成这种混乱的根源,这就是宗教和科技对立的原因。

  科技和宗教的矛盾,也是实与虚的矛盾,在上古时代,科技发展很慢,宗教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科技的变化,而现代就很难。由于宗教或者是秩序的缺失,导致了科技的道德不可控,这就形成了很大的矛盾。

  为什么,科技会压到宗教?这是因为科技会给人带来更多的精神刺激,和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这一切都是满足了人类的欲望。人欲望的满足总比约束来的令人兴奋。

  就算是宗教,其实也在变革中,许多的主义,包括自由主义,其实和宗教都有类似的感觉。强调的不是神,而是神之下的人而已。种种的主义下,人们只能选择一种,这就是政党所代表的。和信某一个宗教的某一个神何其相像。

  这是一个冲突的时代,是一个可怕的世纪,更是一个有着各种变换的年代。而由于科技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混乱,只有站在最前沿的人才能在薄雾中依稀看到未来。我不确定这本书的作者是否这样的一个人,但是我在他这个描述混乱的图画中,看到了未来的各种不确定,也有各种力量在变化,同时给人最大的冲击。

  我在这本书中,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原来很多冲突其实并不是应该存在的。

只有订阅,不再错过。只有点赞,给予动力。只有回复,方有目标。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诗云:

   寂寞,

  寒窗空守,

 蹊径另辟斩棘。

雨打芭蕉万般思愁。

 砥砺前行艰辛,

  挥动拳头,

   朋友!

№297日期:1912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