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志》|人口 民族 宗教——宗教信仰

2005年,回民区有五大宗教,分别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和道教。宗教活动场所24处,教职人员132人,信教群众33 000人。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 8个,分别是清真大寺、清真东寺、清真西寺、清真北寺、清真东北寺、清真小寺、清真西北寺、清真祥和寺,教职人员67人,信教群众20 000余人;天主教总堂1个,教职人员34人,信教群众3 000余人;基督教堂3个,分别为海西基督教堂、攸攸板镇基督教堂、什拉门更基督教堂,教职人员16人,信教群众3 000余人;藏传佛教召庙1个,为西乌素图召,教职人员8人;道教1个,为元山太清官,教职人员7人,信教群众1 000余人。

一、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7世纪中叶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开创的一种宗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之意,即顺从安拉旨意的人,阿拉伯语“穆斯林”,是对伊斯兰教徒的通称。伊斯兰教称其信仰为“伊玛尼”,其基本内容是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通称“六大信仰”。还有信仰表白、谨守拜功、坚持斋戒、完纳天课和朝觐圣地,简称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

清真大寺 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通道南街路东。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真大寺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封闭,“文化大革命”后作为呼和浩特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教活动中心而予以开放。呼和浩特清真大寺清光绪以前历任教长已不可考,自光绪初年以来历任教长为马谦谱阿訇、刘辑五阿訇、王振艺阿訇、刘辑五阿訇(重任)、王振艺阿訇(重任)、刘化春阿訇、王宽阿訇、苏振海阿訇、刘化春阿訇(重任)、李瑞林阿訇、韩统春阿訇、李希真阿訇、杨觐元阿訇、刘富瑞阿訇、张文斌阿訇、杨万禄阿訇、马时若阿訇、张殿亮阿訇、时福森阿訇、马宗仁阿訇、李瑞清阿訇、从吉明阿訇、哈吉•马建文阿訇、马天宝阿訇,现任教长马建军。

清真东寺 位于呼和浩特旧城新民街东寺巷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公元1798~1820年),为一清真小学学堂,俗称“东学”,隶属于清真大寺管辖。1959年,实行宗教改革时与清真大寺合并,“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封闭,后由新民街小学占用,沐浴室被拆除。1981年,该寺重新开放。该寺历任教长为李大阿訇、景宜亭阿訇、刘化春阿訇、刘化荣阿訇、李秉真阿訇、穆成广阿訇、张殿亮阿訇、刘富瑞阿訇、陈文斌阿訇、马振坤阿訇、佟振禄阿訇、马成阿訇、哈吉•刘永宽阿訇,现任代理教长底清华。

清真北寺 原址位于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北,通道街学道巷,现址在通道南街中段路西,呼和浩特回民中学校北。清真北寺前身为一清真小学堂,俗称“北学”,约建于清咸丰年间,隶属于清真大寺管辖。民国10年(公元1921年),重建北寺。建成后,命名为“甘绥清真礼拜堂”。1962年,由于城市建设规划将北寺大殿等拆除与清真西寺合并,称“西北寺”。1986年,经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批准,新拨地基重建清真北寺,1988年底竣工。1989年10月,开放使用。该寺历任教长为马金钟阿訇、杨二阿訇、哈吉·白福阿訇、哈吉·金德海阿訇、买道明阿訇、哈吉·马生玺阿訇、哈吉·王志忠阿訇、韩义阿訇、哈吉·杨四阿訇、吴之文阿訇、丁子清阿訇、哈吉·戴云清阿訇、哈吉·金德海阿訇(重任)、哈吉·马文云阿訇、马成祥阿訇、马忠雄阿訇、哈吉·马贤明阿訇,现任教长哈吉·马真福。

清真西寺 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后街,约建于清乾隆中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关闭。1978年后,经过整修重新恢复宗教活动。该寺自清同治年以后历任教长为刘清源阿訇、王世恩阿訇、王世隆阿訇、景德禄阿訇、尹正阿訇、铁阿訇(名讳不详)、王祯阿訇、白贵庚阿訇、马成阿訇、时福森阿訇、白凤鸣阿訇、哈吉·金德海阿訇、哈吉·王魁真阿訇、哈吉·马长青阿訇、吴金贵阿訇、王文林阿訇,现任教长刘文俊。

清真东北寺 位于呼和浩特市清真大寺东北,前新城道路西,初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隶属于清真大寺的清真小学堂。先后于民国29年(公元1940年)、民国32年(公元1943年)扩建,1978年曾被拆除,1993年复建,1994年9月开放使用。该寺自建寺后历任教长为刘永祥阿訇、回绍先阿訇、李芳华阿訇、马成阿訇、马阿訇(名讳不祥)、马学仁阿訇、王文英阿訇,现任教长白利军。

清真小寺 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友谊巷60号。始建于1982年10月。该寺自建寺后历任教长为黄万钧阿訇、刘德孚阿訇、刘祯阿訇、王俊阿訇、马战元阿訇,现任教长黑福海。

清真西北寺 位于回民果园西路十六中对面。1990年建成并正式开始宗教活动。历任教长张海昇阿訇、马占武阿訇,现任教长赵勇刚。

清真祥和寺 位于县府街祥和小区东侧。2002年建成,历任教长周彦林阿訇,现任教长佟君俊。

二、藏传佛教

也称黄教,因教职人员称喇嘛,故俗称喇嘛教。

西乌素图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版镇乌素图村西。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后经多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1998年,区划调整后划归回民区,召内有教职人员9人,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佛教学校建在寺中。

三、天主教

天主教的基本信仰是相信宇宙间有一位造天地、造神人、造万物的真主,称之为天主,第二位圣子即耶稣基督,是他创造天主教会。

天主教呼和浩特教区总堂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中蒙古教区(今西湾子教区)主教巴耆贤和张玛弟亚神父(中国人)传教来归绥市,在段文达先生协助下,以1 980两白银购得牛东沿9号店院一处,共22亩。南界义仓(后为绥远省模范监狱,今为市公安局家属楼),北界乔姓宅院,东界水磨街水渠,西界小河,购买后,当教堂缴纳契约税时,绥远将军拒不收纳,并将原房主兄弟4人扣押,勒令抽契退款,虽经多次交涉而不得解决。后来兄弟4人1死狱中,1人潜逃,2人具保获释。至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张玛弟亚神父又乘将军出缺,与其僚属协商,始得解决。随后便在此处新建教堂1处,但规模很小,起名“双爱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牛东沿街9号天主堂院内,供传教人员来市内办事使用的1座小堂被焚毁,何济世、马赖德两位神父亦被杀害,事后清政府做过赔款,并树碑以示歉意。

民国11年(公元1922年),罗马教廷把原西南蒙古教区划分为包头以西为宁夏教区,包头以东为绥远教区。

同年,在“双爱堂”兴建主教座堂(即大教堂)。该座堂东西向,为哥德与罗马二式混合建筑,高而短。大堂北侧分建钟楼1座,高30米,楼梯为木板螺旋形式,上有大小铝合金钟各一个,由欧洲进口,钟声敲响,可闻六、七里。钟楼后,大堂北门内为1空室。大堂建筑工程由文神父指挥监造,耗资50 000银元,使用特制青砖20万块,当时为归化城宏伟建筑之一。同年秋,绥远教区主教葛崇德又根据上海主教会议,主教座堂应迁至附近城市,以利传教工作的决议,于同年秋将主教府由24顷地迁来归绥。

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在主教楼西侧又建一楼,为副主教室、会计室、会长室(圣母圣心会)及神父客室、库房等。另在大堂东建孤儿院,有房10余间。原天主教堂大门设在堂院西南角。

1950年12月19日,归绥市天主教人士600余人,召开革新座谈会,积极响应王良佐等人士的主张,强烈谴责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的罪行,一致表示与帝国主义割断一切关系,积极主张中国教会由中国人自己办,建立自治、自传、自养的新教会。1951年10月,天主教总堂王学明升为总教主,并举行祝圣大典。1951年12月28日,归绥市人民政府明令取缔反动组织圣母军,并正式成立归绥市天主教“三自”(自治、自传、自养)革新筹备委员会。1956年1月底,召开呼和浩特市天主教代表大会,成立呼和浩特市天主教爱国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天主教的宗教活动中止。1980年5月,呼和浩特市天主教总堂恢复宗教活动,同时天主教爱国会也恢复工作。天主教主教堂迁到归绥后,先后办起圣家学校、崇德小学、恒清中学等,以上学校均在回民区管区内。

圣家学校 建校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抗日战争初期校址迁于旧城北门外牛东沿6号,并附设幼儿园。民国35年(1946年)秋,与天主教堂内的崇德小学合并。

崇德小学 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第一任主教葛崇德而取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校名改为新华完全小学校。1952年春,市教育局接管后改名为十九完全小学校。

恒清中学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绥远教区与集宁教区合并成立的1所私立中学,校名取集宁教区主教恒安的“恒”字,与绥远教区主教穆清海的“清”字合为“恒清”。校址于旧城北门外和合桥北(即今回民中学校址)。

神哲学院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兴建,翌年竣工,共耗资5万银洋,初为归绥市哲学院。民国35年(公元1946年)8月,大同神学院与归绥哲学院合并,改名为归绥市神哲学院(地址在通道南街原回民区公安分局和呼和浩特市电视设备厂内)。该院于“文化大革命”中停办。1985年,迁至天主教总堂院内。

四、基督教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英国传教士华国祥来绥远后,租赁归绥市水渠巷永宁号院内的房屋,开设基督教堂,并经常借演出机会宣传教义,后又在东顺城街租房设立医院,施以恩惠,劝人入教。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从欧洲各国先后来到归绥的男女传教士增多,因而传教范围逐渐扩大,推及到四邻旗县乡镇。这一时期,除将县府街东口的旧教堂附近民宅全部收买归堂外,还在通顺街另建1处规模较大的新教堂。此后,又在东顺城街和新城、旧城等建立几处分堂。

海西基督教堂 始建于民国34年(公元1945年),原址位于旧城大西街光彩市场。2000年10月,迁建到海拉尔西路。2001年3月,正式开始宗教活动。

攸攸板基督教堂 位于回民区攸攸板镇攸攸板村。建于1992年5月。有基督教活动点10个。

什拉门更基督教堂 位于回民区攸攸板镇什拉门更村。建于1997年。

五、道教

元山子三清观 位于回民区攸攸板镇元山子村。建于1997年,占地10余亩。

1999年8月,呼和浩特市区调整区划,赛罕区(原郊区)划给回民区宗教活动场所13处。其中基督教正式活动场所2处,分别为攸攸板基督教堂、刀刀板基督教堂;家庭聚会点10处,分别为坝口子、东乌素图、—间房、东棚子、厂汉板、塔布板、什拉门更、孔家营、青山、淌不浪;藏传佛教(喇嘛教)正式活动场所1处,为西乌素图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