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備蜀漢陣營裡的叛徒最多?

《三國志》評價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認為他“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曹操也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孫權說“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孔明評價劉備是“英才蓋世,眾士慕仰”。


為何劉備蜀漢陣營裡的叛徒最多?

千百年來,大家公認劉備最能以德服人,善於征服人心,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比如劉備用自己曾經感化過來殺他的刺客,來教育兒子,要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按理說,以劉備的德行和修養,帶出來的隊伍也應該是最團結、紀律最嚴明、最有戰鬥力的隊伍。但事實截然相反,在劉備陣營裡出過的叛徒最多,比曹操和孫權加起來的還多。

漢代重節義,一旦成為叛徒,通常意味著人格的喪失和信譽的破產,可是劉備的下屬一個接一個叛變。

在關羽失荊州事件中起關鍵作用的麋芳和傅士仁,率上庸三郡投降曹魏的孟達,夷陵之戰中投降的黃權,這幾位都是蜀漢重量級的人物,還有投降孫吳後名列九卿的潘浚,關鍵時刻殺了張飛投敵的範強、張達等人。


為何劉備蜀漢陣營裡的叛徒最多?

可以說,蜀漢叛徒數量之多、級別之高綜合起來都是其它各方難比的。作為蜀漢的掌門人,劉備一向視忠義為生命,但放到整個蜀漢團隊去考察,這一點似乎做得卻不怎麼好,這是為什麼呢?

曹操他既懂攏心也能治人,把手下治理得服服帖帖。攏心方面劉備做得不錯,甚至超過了曹操,但在治人方面他的手段明顯有些軟,比曹操差了好幾條街。

孟達投降曹魏,帶給蜀漢的損失無可估量,但從史料記載,他在成都的族人朋友似乎都沒受到誅連。

黃權投降,曹魏這邊馬上傳開了,讓他趕緊帶著家眷前來魏國報到,但黃權一點兒都不急,因為他很瞭解劉備,知道劉備幹不出來,果然他的家人在成都生活得都挺好,兒子黃崇還擔任了尚書郎。


為何劉備蜀漢陣營裡的叛徒最多?

麋芳投降造成的直接損失更大,他的哥哥麋竺來了個“面縛請罪”就輕鬆過關,劉備對其“崇待如初”。

這樣看起來劉備果然是個明君,但是這樣的叛變成本是不是太低了?

劉備喜歡搞制衡,託孤給諸葛亮又以李嚴為副,派孟達守上庸,又弄劉封去平衡孟達,人為地製造了矛盾,為內部不安定埋下隱患。

劉備善識人,他發現馬謖不能重用,以此提醒諸葛亮,但馬謖年紀輕輕能當上太守,他不點頭怎麼可能?

劉備這個人,平時唱紅臉可以,唱白臉就有些拉不下臉,死愛面子,尤其在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面前。從長處說就是重感情,從短處說就是不懂管理隊伍。

回顧蜀漢集團的歷史,劉備本人也多次有過“叛降”的經歷:脫離公孫瓚自己發展,降

為何劉備蜀漢陣營裡的叛徒最多?

呂布又反戈一擊,投曹操又密謀起事,歸袁紹又脫離袁紹,歸劉表又不與劉表的兒子劉琮一起行動,被劉璋引進又反奪益州……

縱觀劉備的奮鬥史,簡直就是一部降而復叛、叛而復降的歷史,對此,估計號稱“三姓家奴”的呂布也得甘拜下風。

習慣了叛變的劉備自然對叛將不以為然了,這可能就是劉備陣營中容易出叛徒的最直接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