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攝入300克蛋白質會怎樣?

林梓源


這個問題還需要結合實際考慮。


過量攝入蛋白質的危害,已有其他小夥伴分享,我就不贅述了,我分享點其他內容。

300g蛋白質,蛋白質是營養素之一,是微觀層面,實際操作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轉化。(至於每個人實際推薦蛋白質需要攝入多少,附在最後,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下。)

①考慮食物中實際所含的蛋白質的量

我們主要通過食物攝入蛋白質(這句不是廢話),食物中還會含有其他營養成分,比如水分、糖分等。所以這裡就要考慮到,食物中所含蛋白質的量。(前邊的小夥伴有個表格就能很好說明)

若是對各個食物的營養成分感興趣,一個是有相關的app可以查詢獲得,還有一個就是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後面會舉例說明)

②考慮實際吃進肚子裡的食物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像雞蛋殼、骨頭、一些皮等,這些我們是不吃的吧。簡而言之,就是要考慮食物的折損率,也就是淨重,營養學專有名詞叫做“可食部”。


蛋白質主要是從魚肉蛋奶豆製品中攝取,以下舉例說明。

①雞蛋的營養成分如下(數據來源某荷網):

我們以圖中兩個數據為參考,為方便計算,假設每100g,蛋白質為10g,1箇中等大小60g的雞蛋,可食部為50g。

300g的蛋白質,需要雞蛋可食部的重量為300/10*100=3000g。

則實際需要雞蛋3000/50=60個

②以某蛋白粉為例,此蛋白粉一罐500g/89元,一次使用建議20g。

同理,300/80.8*100=371g(一包成人奶粉差不多是25g。)

什麼概念,差不多要把這罐蛋白粉食用74.2%;需要14.84包成人奶粉,差不多一天喝15杯這樣的250ml沖泡牛奶。有些人一天額外喝2瓶500ml礦泉水都比較難。(奶粉中的蛋白質實際比蛋白粉會低些,若是以奶粉為300g蛋白質的攝入量來源,差不過是15杯的4倍,具體以奶粉的營養成分值為主)


所以,來總結一下,若考慮到食物的可食部,及其所含的蛋白質。想要攝入300g的蛋白質(不考慮三餐的食物攝入),1天就需要吃下這麼多的食物(60個雞蛋,或者3/4罐的蛋白粉)。然後,就要考慮能否全部吃完、會不會吃撐等情況,這是最主要的一點。

其他的就是考慮,會不會覺得吃這麼多肉疼,出現心理不適出現(錢包空了),或者身體對於一下子這麼大量的蛋白質是否會有反應等情況(畢竟不僅僅只攝入了蛋白質,還攝入了其他營養成分,如油脂、糖分等)。



其他補充知識介紹——每日蛋白質攝入量

1.一般情況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非疾病狀態的成年人,每天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為:男性65g(克),女性55g(克)。

【例】:女性,30歲,建議每天攝入55克的蛋白質。


其他不同年齡的人群的攝入量如下表:

(數據來自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 p14)

注:這些數據主要是滿足我國大部分人的蛋白質攝入的平均水平。


2.具體的個體差異

①從體重角度:我國由於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建議成人蛋白質推薦量為1.16g/(kg·d),有時候為計算方便,會直接以1.2g/(kg·d)來計算。

【例】:女性,30歲,體重60kg,建議每天攝入的蛋白質=60*1.16(或*1.2)=69.6g(或 72g)。


②從營養素供能角度:2016版膳食指南建議,成人膳食中的蛋白質提供人體10%-15%的能量。

【例】:女性,30歲,體重60kg,160cm,輕體力勞動者。假設蛋白質供能比為15%。

分析:該女性BMI為23.4,正常範圍內。

①標準體重=160-105=55kg

(該公式為計算該身高的理想體重,未考慮其他因素)

②能量攝入=55*25~30(kcal/kg)=1375~1650kcal

(該公式中25~30(kcal/kg)為正常體重,輕體力勞動者的能量每日參考攝入量)

③每日蛋白質攝入量

為:1375~1650kcal*15%/4≈52~62g

(公式中的 4 是蛋白質熱能單位的換算,1g蛋白質提供4kcal的熱量)

注:這個就是營養師在製作個體食譜時會牽涉到的專業計算步驟。其他人可以採用其他較簡單的方式獲取自己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的理論值。


3.其他人群

如老年人群,具體的蛋白質的推薦攝入也會不一樣。


4.疾病情況

以上介紹的是非疾病情況的成人的蛋白質攝入量。

有其他小夥伴回覆了,過多的蛋白質攝入量會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所以對於某些特殊疾病,蛋白質的攝入量就有更嚴格的要求。如

  • 痛風病人,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從而控制嘌呤的攝入,建議按0.8~1.0g/(kg·d)

【例】:女性,30歲,60kg,痛風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48~60g。

  • 患糖尿病腎病的病人,考慮腎功能損害的程度,蛋白質攝入量,一般為0.6~0.8g/(kg·d)

【例】:女性,30歲,60kg,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36~48g。


希望能幫到您


以上內容僅做為健康知識科普,不作為具體的醫療建議使用,具體情況還請諮詢自己的營養師。

疾病部分蛋白質攝入量數據參考自:

①WST 557—2017 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

②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八版]


註冊營養技師chen


300克蛋白質太多了,是正常推薦量的4.5~5.5倍,對身體來說肯定會超出負荷。

蛋白質攝入過多的危害:

1.蛋白質尤其是動物性蛋白攝入過多,會同時給身體帶來動物脂肪和膽固醇,不僅容易長胖,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2.蛋白質過多本身也會產生有害影響,正常情況下人體是不儲存攝入的多餘蛋白質的,而是會通過尿排出蛋白質的分解產物,因此會加重腎臟負荷,如果腎功能本身就有問題,那麼危險性更高。

3.另外,攝入過多的動物性蛋白可以加速骨骼裡邊的鈣流失,而容易產生骨質疏鬆症。

4.攝入過多的蛋白質也可能會增加心臟疾病、結腸癌、腎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風險。

那麼每天攝入多少為宜???

從安全性和人體消化吸收等因素考慮,正常情況下,成年人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為男性每天65克,女性每天55克。

蛋白質主要從各類主食、禽畜水產類、蛋奶大豆及豆製品中獲得,按照一碗米飯約7~8g蛋白質,結合搭配以下食材(這裡只列舉一小部分),吃夠數量和種類,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是很容易達標的。




營養師張梅欣


朋友你好

人體正常的蛋白質需求是,大約一公斤的體重,需要一克的蛋白質。60公斤就需要60克,70公斤,大概就需要70克左右。你說一天攝入300克的蛋白質會怎麼樣?首先第一個肯定增加肝臟的負擔,因為肝臟是蛋白質,脂肪,糖類的代謝中心,你攝入了這麼多,身體消耗不完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是不允許這些原料在體內堆積的,所以肝臟會把它們通通轉化為脂肪儲存在我們的皮下,那就是會變胖了。如果長時間的大量的攝入,我們知道再好的東西,適量最好,營養多了吸收消化不完,在體內堆積就是毒素。如果你單純的蛋白質攝入過多,要把這些多餘的蛋白質給分解排出,就需要其他的,比如像維生素,礦物質這些東西就會多,你吃的蛋白質多了,其他的可能就會少,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其他營養素來分解你多餘的蛋白質,所以會造成體內其他營養素的更加缺乏。就會導致真正的營養不良。這就是為什麼今天很多人覺得吃的明明很好,還有營養不良的現象。營養均衡很重要。希望能夠幫到您[微笑]


老王祝您健康


美國農業部(USDA)推薦健康成人攝取蛋白質供給量(RDA)為0.8克/千克體重;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1.2克/千克體重;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對18-45歲人群從極輕勞動到極重勞動,蛋白質建議攝入量約為1.2g-1.8g/千克體重;


健康臨汾


每個人的基礎代謝不一樣攝入的營養蛋白也不一樣,你消耗的越多,需要補充的越多!

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多元素氨基酸

蛋白質過多他會儲存起來,如果過量沒有吸收掉她就會轉換成脂肪,作為備用能量!

蛋白質缺少,人體的抵抗力下降!

人體的生理功能會錯亂!

儘量多吃一些蛋白對人體是有好處的,雞蛋,肌肉呀,牛肉等……


大斌阿


300g肯定是太多了,蛋白質雖是好東西,但吃多少都得有個度,否則就起了反作用,身體會更差


Q-Xixi


會怎麼樣不清楚,人體所需的每天是10%-15%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