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刘备会把天下交给汉献帝刘协吗?

哼哼哈嘿l


刘备统一三国之后,当然不会把皇位传给汉献帝刘协。刘备想当的就是第二个光武帝啊!这是人类的必然属性啊,不会有任何改变,这也是政治因素的必然属性啊!

刘备的最大政治号召不是他是汉献帝的忠臣,而是他是东汉的宗室,所以他的所有政权口号都是我是汉朝的政权。

新朝末年的情况与东汉末年,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汉末年统治者并不存在什么根本性的不可原谅的错误,而被新朝替代。

西汉末年的统治者汉成帝汉哀帝的所谓错误,其实都只是私德而已。没有给国家给国民造成非常明显的实质性伤害,所以汉朝的号召力在民间是非常强大,一旦刘姓政权背王莽政权替代,而王莽的新朝的政治统治能力,国家治理能力严重,不如西汉末年。

那些西汉末年的皇帝,虽然私德有一点问题,可国民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可是到了新朝,王莽他的私德好像一丁点的问题都没有,可是呢?

国民经济水平直线下滑,必然被抛弃。而东汉末年的那些桓帝灵帝之类的统治者,一个比一个昏庸,一个比一个无耻,一个比一个刷低了人民忍受的极限。虽然是姓刘的,可又跟王莽有什么区别呢?天下厌刘久矣。


顶端学术切磋


首先纵观整个《三国演义》我们都是知道,书中通篇贯穿“尊刘贬曹”的思想。把刘备刘备塑造成一个为了“匡扶汉室”皇室宗亲,而曹操却被冠以“国贼”之名。那么在这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汉献帝落在刘备手里,尤其是刘备除去国贼曹操,统一了天下,那刘备会不会把皇位让给汉献帝刘协呢?

首先,刘备虽然被称为皇叔,但刘协是东汉创始人光武帝刘秀的后代,而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一个分支后代,虽然都属于刘邦的后代,但一个是东汉一个是西汉,而且中山靖王后代有几百个,刘备只是这几百个王世子中其中一个的后代。可以说跟汉献帝刘协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实际上汉献帝刘协也并不认为刘备是他的真正皇叔,他们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利用,刘备需要一个证明自己是汉室宗亲的借口而已。虽然当时刘协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手中没有实权,但是有谁的证明能比皇上的亲口承认更重要的,同时当时的刘备手中有些军队,却不被人重视,这和其他的正统汉室宗亲不同,刘协需要一个在外部聚集力量的人,来聚集忠于汉室的力量。而刘备用汉室宗亲的名义召集的手下的人大多都是忠于汉室的,一旦刘备推翻曹操,那么刘协就可以轻易的收回权利,所以刘协承认刘备是自己的叔叔。

但从禅让的角度来说,他名义上皇族的身份还不如没有。献帝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要禅让给刘备?但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汉献帝的子孙肯定都已经性命不保。若是献帝儿子还在,刘备就没有理由抢夺皇位,不然和他说的匡扶汉室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这一点跟刘秀不同,刘秀是正宗的景帝后人,入了皇家族谱的。所以刘备说什么“匡扶汉室,忠君报国”之类的,只是个逐鹿天下的借口罢了。

再者,刘备野心其实一点不比曹操小,也想要一统天下,继承高祖、武帝的不朽功业。要登基为帝。易中天曾今从他的两个儿子刘封、刘禅的名字上说刘备有称帝之心。后来刘备有称帝之心也慢慢表现出来。

在刘备落难逃到许昌时,国舅董承曾私下向刘备表示汉献帝想除去曹操,刘备虽然咬牙切齿,满脸悲愤,并与董承等人共立了盟誓,不过排在刘备心中第一位的还是怎样摆脱曹操控制,建立自己的割据势力。还有就是他在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时,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与东吴、曹操抗衡,成为第三股势力。而非如何营救汉献帝刘协。如果刘备真凭自己的割据势力,打败了曹操,他会甘心只做一个开国功臣,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拱手让给汉献帝吗?答案是否定的,世上真没几个人能真真摆脱权力的诱惑。起码刘备不行。

虽然刘备迫于汉献帝禅位给曹丕的压力下称帝,一是不想承认汉室已亡,因为若是不称帝,就等于承认汉室已亡。另一方面估计是为了给孙权以压力。孙权历来自称汉将。称曹操为魏贼。而今刘备称帝,又自称是汉室的延续,所以孙权在政治上就低了一头。但是刘备登基称帝以后,他之前隐忍的品质就荡然无存了。称帝的第二天便在大殿上宣布“欲起倾国之兵,剪伐东吴”以报关羽之仇,全然不把曹丕篡汉的国仇放在心上。对于这个决定,蜀国当时的大臣很多人都进行了劝谏。

时任翊军将军的赵云力劝刘备分清主次矛盾。“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懈,非策之上也。”但刘备就是听不进去,在众在臣谏阻无效下的情况下,起兵七十五万(这个是蜀汉对外兵势最大的一次讨伐战)讨伐东吴。面对刘备的一意孤行,朝中大臣很是无可奈何,就连群臣之首的诸葛亮当时也选择了沉默。面对蜀国气势汹汹的攻势,吴国这边也有些慌乱了,当时夺取荆州时,想到了和蜀国关系可能会交恶,但是当时魏国太强,吴、蜀两国都不可能单独对抗,所以东吴没有料到蜀国会兴兵来攻。

面对蜀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势,杀得吴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孙权没法可施,不得不送还张飞人头和范疆、张达二人,并许诺归还荆州、并且派孙夫人来求和。但刘备并不领情,反想乘机并吞东吴。但最后用兵失策,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也病逝在白帝城中。

其实在刘备心中他要做的并不是“匡扶汉室,拯救天下”的汉室宗亲。而是要做汉光武帝刘秀那种继往开来的帝王。





阿狸阿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刘备会把天下交给汉献帝刘协吗?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过,会不会交给汉献帝,这个问题让我们逐步分析一下。



第一点


刘备最初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声,加入了反董联盟,他自己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就是中山靖王之后,一直靠着这个名号来匡扶汉室,视为正统。为什么拿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声呢?


因为中山靖王子嗣太多,而且已经过了数年,根本无从知晓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他这一脉根本就不是重要的一脉。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祖上是谁,为什么坚定地打着中山靖王的旗号?就是为自己成为正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算他是中山靖王之后,有必要随时都挂在嘴边吗?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不就是刻意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这背后隐藏的就是想要推翻暴政,这为其一,确实值得称赞。这其二就是推翻之后自己作为汉室正统,也要分一杯羹,如果有机会夺得皇位,再好不过。



第二点


记得有一次诸葛亮问刘备,大概意思就是,“主公是否想要称帝”?刘备这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是不会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现在脸上的,但是刘备却有些激动,被诸葛亮看在眼里。诸葛亮心里也知道,其实刘备早就有称帝之心,从势力扩大之后刘备就像变了一个人,像一个帝王一样去看待事情。刘备一直没称帝,只是时机未到,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想必皇位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用哪种手段我们就没必要去猜测了。



第三点


刘备征战多年,两鬓白发,一直在奔波,指挥战局,劳心劳力,终于打拼下来江山。怎么能能舍得双手把这江山献给汉献帝这个多年的傀儡皇帝吗?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很难。以刘备伪君子的性格,当然不会把江山送上,只会客气一番,如果汉献帝敢要,那么命不久矣。



第四点


就算刘备把江山送给汉献帝,汉献帝敢要吗?汉献帝只是被当作傀儡,不是无用之人,如果汉献帝是一个比较傻的人,可能早就命丧黄泉了。汉献帝知道,自己做傀儡的时候挟天子的那个人,想要换个皇帝轻而易举。所以汉献帝一直都在隐忍,数年的隐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刘备奉上江山,汉献帝也会禅位给刘备。



总结:


综合上述四点,刘备有很大几率不会把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交给汉献帝,就算给汉献帝也只是客套一下,汉献帝想要皇位,必定要以生命为代价。


这里是竹韵笔谈

此文仅代表个人分析观点

如果观点不对请指正


竹韵笔谈


刘备对于汉朝政权的忠心是毫无置疑的,也正是基于此,刘备的急公好义,为复兴汉室江山出生入死的个人魅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他的身边凝聚了很多的仁人志士。关张万夫莫敌,卧龙凤雏胸有锦绣,赵云黄忠赤胆无敌。刘备统一天下,这本身是个假设的命题,历史没有假设。如果真的这个假设成立的话,就算刘备愿意把政权交给汉献帝刘协,刘协能接得住吗?一个亡国之君,在国家风雨飘摇的危急关头,刘协有过什么作为挽狂澜于既倒?唯唯诺诺,哭哭啼啼,就算有几个遗老遗少支持,经历过天下群雄蜂起兵祸摧残的汉王朝,刘协根本没有能力维持。更何况,汉室倾颓,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桓灵二帝的传承人,民心尽失。刘备麾下文臣武将,鞠躬尽瘁,马革裹尸,那些仁人志士们同意刘备把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那个葬送了社稷的人吗?国家初统,百废俱兴,汉献帝既没有一呼天下诺的号召力,又怎么会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刘备也不可能把江山给刘协。




神池泉涌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猜想。今天的猜想就是如果刘备真的统一了天下,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他会怎么对待汉献帝刘协呢?会让位吗?

第一种就是刘备不会让位于刘协。

第一、刘备小时候就有帝王的梦想。三国志记载,刘备小时候与母亲,靠编草鞋席子为生,有一天他看到了一颗五张高犹如车盖的桑树,刘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也就是说,他很小就有当帝王的梦想。

第二、刘备并不是无主见的主公,反而胸怀韬略。比如,刘备曾将杀掉车骑将军(非常高的职位)车胄,叛变曹操。还有,刘璋本来是请刘备来对抗张鲁,结果反而被刘备夺去了益州。此外,刘备还曾举全国之兵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伺机灭亡东吴。这些都暴露了刘备的野心勃勃。

第三、刘备把江山最终交给了自己的子孙。而不是最有可能兴复汉室的人。网友说,刘备的干儿子叫刘封,亲儿子叫刘禅,有“封禅”的意味。虽然刘备在临死前说,诸葛亮可自为成都之主,但是并没有让诸葛亮成为成都之主的实际行动。如果刘备真的毫无私心,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一定会言出必行。

第二种看法,刘备有可能让位汉献帝,至少会厚待他。

第一、刘备仁义之名是得到广泛认同的。比如刘备自己曾经三让徐州,陶谦、刘表、刘璋等人也对刘备或多或少有让位的想法。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且有正史记载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见刘备的道德品质很高。他完全有可能在统一天下后,把江山交给汉献帝刘协。

第二、刘备一生的目标就是兴复汉室。刘备的一生可谓十分坎坷,多次寄人篱下,屡败屡战,当曹操和孙权崛起的时候,刘备还还在颠沛流离当中。从衣带诏到汉中之战,刘备都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当做最大的敌人。无论哪个角度,刘协才是大汉江山最正统的代言人,所以让位给刘协才能让世人信服。

第三、刘备不会让位,但是会厚待刘协。其实刘备是可能让位的,但是他手下的猛将和谋士未必愿意,这一点诸葛亮已经明说了。但是,以刘备的仁义,比如封刘协个王啥的,还是极有可能的。


痞老板说电影


你好,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如果刘备真统一了三国,也不能还政给汉帝。这是一个权力和利益问题,一开始是打汉帝的旗号,是因为没有资本,后期厉害了那是样子,都是政治家的游戏。



用户树下阳光


刘备不可能把天下交还给刘协,刘备权利越来越大会越放不下,也不能放这关系到很多人的前途生死。刘备以匡扶汉室名义来吸引招揽人才,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只会传给自己的儿子。一旦刘备统一天下时机成熟就会迫使汉献帝禅位自己。即使刘备想还手下大臣也不会同意,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协掌权会干掉忠于刘备的人来换上自己的人。


影视动漫频道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的意见是:不会!

原因有三,

其一,巨大的权力诱惑。在中国古代权力就意味着一切,尤其是像皇帝这样的权力,诱惑性实在太大了。我无法认为一个封建社会的人可以接受皇帝权力的诱惑。参考例子可以看宋高宗赵构,因为害怕岳飞战胜金国,迎回老皇帝而杀害岳飞。

其二,民心。事实上,如果是刘备统一了三国,全国的人民向着的肯定是我们的刘皇叔。谁还会拥护一个亡国老皇帝?人民都不想让他当皇帝,刘备干嘛吃力不讨好,让他当皇帝?

其三,治国能力。事实上汉献帝基本就没治国过,跟刘备这种常年当主公,管理百官,收揽人心,四处征战的人不一样。汉献帝自身根本缺乏一国之君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而且到最后估计连汉献帝自己都不会想当这个皇帝,吃力不讨好,还很危险。不如当一个小王,安享晚年多好。


隔壁狐狸小姨


刘备既然把自己当成了汉王朝的后裔,自己努力打下的天下,他肯定自己去继承,他也是这样在做,有可能汉王朝的名号不能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1、刘备打着汉王朝的旗帜的初衷主要是把自己当成汉朝后裔,便于自己号召诸位英雄。

2、便于自己以仁义之师行事,自己做什么都理所当然(就好比在自己家里做事,方便)

3、一种怜悯之心,皇叔身份在自己弱小时便于群雄给予照顾。

纵上所述,刘备是不可能的!



归乡客


刘备,世之枭雄,打着“光复汉室”旗号,刀光剑影,先取荊州为家,后取西川,汉中。一路艰难,可想而知。确实,打江山难,但守江山更难!如果刘备统一三国,真的让与汉献帝刘协,刘协守得住别人帮他打下来的江山吗?刘协这个守成之君,自己的大汉江山四分五裂,他自己是守不住的,可见他的能力不怎样,至少实力不允许。刘备愿意让出帝位吗?也是不同意的,从他两个儿子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蛛丝马迹:一个儿子名字叫刘封,另一个儿子名字叫刘禅,合起来叫封禅,刘备心里争当皇帝已非常强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