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投降"

我國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曾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教育難題,對孩子打罵也成了很多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孩子被父母打罵後,表面上看起來是聽話了,但孩子的內心服不服你就另當別論了。而且,從小被父母經常打罵的孩子,長大後心理肯定有陰影的。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人事部的同事小艾,平時午休的時候都會到我們辦公室"串門聊天"。但是我發現最近小艾上班不在狀態,經常唉聲嘆氣。喜歡八卦的我,就詢問了小艾原因。

原來是因為小孩6歲的孩子,由於是獨生子,又是個兒子,原本就想要兒子的爸爸和爺爺都對孩子寵愛有加。孩子在家裡就像是個"小皇帝",爺爺和爸爸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孩子逛商場想買玩具,這一排玩具全部"打包"!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原本以為父母和爺爺對孩子的關愛,孩子會變得乖巧懂事,但是孩子卻和媽媽的期望"背道而馳"。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是一副"我最大"的模樣,嬌慣蠻橫,無理取鬧。孩子在擺弄玩具的時候,感到新奇的爺爺將其中一個玩具拿在手中觀摩。

孩子卻猛然搶回玩具,然後很粗魯地對爺爺說:"老東西,你別碰我的玩具,你有病啊!"爺爺假裝生氣訓斥幾句,孩子就將玩具全部扔到爺爺身上。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聽到孩子說出無禮的話,小艾從房間走出,扇了孩子幾巴掌,對著孩子一頓毒打,一邊打一邊罵:"知道錯了沒有!誰教你這樣和爺爺說話的!"孩子非但沒有悔過,還用惡毒的眼神看著媽媽說:"爺爺是老不死的,你是老妖精,等你老的時候我也要這樣打你!"

孩子的話無異於火上澆油,小艾對著孩子的臉扇了幾巴掌。孩子坐在地上哭鬧,嘴裡還說著各種髒話,話說:"我就不聽你話!打死我也不聽。"

晚飯的時候,孩子因為父母做的菜不合自己的口味,就拿著筷子攪拌著碗中的米飯,還將筷子在碗中直立。這是餐桌上最沒禮貌的行為,媽媽奪過筷子,罵道:"不想吃就滾回房間去!"孩子冷哼一聲,將碗中的飯都灑到了媽媽的身上,還對著媽媽說"吃死你!"小艾怒從心中起,抄起廚房的掃把就對著孩子的屁股一陣毒打,"小混蛋,今天不帶上你,你就不長記性!"孩子哭喊道:"來人啊!殺人啦!媽媽殺人啦!"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小艾向我訴苦,對孩子無論如何打罵,孩子就是不聽話。強硬的手段都無法讓孩子聽話,更不用說和孩子輕聲細語地交流了。有的時候,家長越是打罵孩子,孩子越是不聽話,這是因為孩子逐漸長大,也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他們也希望被尊重。如果經常被家長打罵,孩子會產生叛逆心理。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其實懲罰孩子要講究科學懲罰,結合規矩才能對教育有所幫助。這幾種懲罰的方式,供父母們參考。

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用這4種方法,孩子乖乖"投降"。

一:讓孩子組家務

孩子不聽話,家長講道理和動手都沒有太大的效果,不同給孩子"體罰"。孩子犯了錯時,家長就讓孩子獨自做家務,像是掃地、洗碗、擦桌子、房間大掃除、整理衣服等等。孩子沒有和父母頂撞的機會,在家務時,勞累會讓孩子反思自己的錯誤,然後逐漸改正自己的錯誤。

而且孩子經常做家務,也會提高自己的獨立自主性,孩子無形之中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也就會乖巧聽話。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二: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

"再不聽話把你的漫畫書全部沒收",有的時候,這樣做比打罵還有效。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或是書本,如果孩子不聽管教,家長可以沒收他們喜歡的東西,孩子一個月內表現優秀,就會還給孩子。這樣不但給了孩子表現的動力,也然給孩子知道了珍惜自己的物品,從而不敢輕易犯錯。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三:設定懲罰區

家長可以在某個角落設定懲罰區,孩子不聽父母的教導,無理取鬧,家長無需和孩子多費口舌。讓孩子在特定的"懲罰區"罰站30分鐘到1個小時,讓孩子反思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等到罰站結束之後,父母再讓孩子親口說出自己的錯誤,今後要如何改正。孩子重複了自己的錯誤,也記住記住父母的教導。知道自己犯了錯就會被罰站,日後做事情也會謹慎小心。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四:取消孩子的某種"特權"

調皮搗蛋、不知悔改的孩子,家長要學會和孩子玩"陰"的。責罵、抽打依然不能讓孩子知錯。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取消孩子的一些活動,比如原本可以玩一個小時手機,從現在起一個星期內不準碰手機。這樣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煎熬"。又或是這個月的零花錢減半;只能看30分鐘電視等等。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一個有休養的父母、別隻會把孩子當成洩氣筒。結合這4種科學的方法,才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懲罰孩子也要"對症下藥",家長要讓孩子心服口服,改掉自己的錯誤。孩子正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然後不斷改善,不斷進步,也會和父母和諧相處。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3歲半到6歲時,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形成基礎的規則意識。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出現了不當行為,要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一定代價,比如適當剝奪或者延滿足一次他最在乎的東西,或者最想做的事情。

通過規則感的建立,孩子讓他知道,做了錯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孩子不聽話時,這4種“懲罰”方法很管用,讓孩子乖乖

3-6歲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幼兒園,很多父母還是重視孩子知識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忽視了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養。未來決定孩子的不只是學習成績,要想孩子“贏在未來”,父母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要能夠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