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战将简介】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在百色起义、东征福建、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平型关大捷等许多战斗中屡建功勋。解放战争时期,李天佑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使第一纵队成为震惊敌胆的攻坚劲旅,他本人则被誉为“虎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自四平攻坚战后,李天佑的“东北第一纵”又添了一个名号,叫“攻坚第一纵”。之所以有这样称呼,就是因为在四平这座东北重镇,李天佑和他的一纵在交了“学费”后,学会了大城市攻坚战。对于李天佑而言,这个名号呼之尚早,但为他下一场攻坚战埋下了伏笔。

1948年12月下旬,在对塘沽地区地形和国民党部队部署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并研究讨论后,林彪和刘亚楼联名向中央军委建议:暂时放弃攻打塘沽,先打天津,孤立北平。这一计划很快得到军委复电同意。

“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攻坚天津时,我军战士在坦克掩护下冲入天津城区。天津战役被称为我军历史上最为干脆、利落、精确的城市攻坚战。

于是,1949年1月,天津攻坚战拉开序幕:东北野战军投入5个主力纵队共22个师、特种兵纵队12个团,共34万人分西、东、南三个集团攻击,并以1个纵队对塘沽地区敌人进行监视。

李天佑和他的一纵再次站在了攻坚第一线。他的任务是:统一指挥第一、第二纵队、2个工兵团、及东野配属的坦克、高射炮和地炮等,组成西集团向东攻击,突破南运河后在金汤桥与东集团会师。

为了确保天津稳固,国民党早在6个月前就紧急换将,将远在兰州的第八补给区司令陈长捷调往天津,担任天津警备司令。

“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担任晋绥军第61军军长时的陈长捷,因为抗日功绩突出,被誉为“抗日常胜将军”。

这个陈长捷并非平庸之辈,出身贫寒,但却带兵严明有方、作战勇猛顽强。早在1937年9月,担任国民党第61军军长的陈长捷就与林彪在平型关并肩作战,在日军发动袭击第17军阵地时,陈长捷指挥61军迅速出击,冒雨与日军激战,牵制日军行动。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后,平型关西侧的61军遭遇日军重兵夹击,陈长捷指挥1个团拼死抵抗,最终除1个通讯排外,全团牺牲。

正是因为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并非黄埔出身的陈长捷在国民党军队中依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守备天津,傅作义第一个想到了他这位老部下,蒋介石也没有疑义。但令陈长捷不曾想到的是,时过11年,曾经与他在平型关作为友军协同抗日的林彪、李天佑等人,此时会与他阵前相遇、进行血战,而他的手里仅有10个师加1个警备旅,大约13万人。

严格来讲,“虎将”李天佑并不是个“福将”,因为他每次遇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每次遇到的对手都不简单。这次攻坚天津也不例外,西集团是否为主攻方向不得而知,但对手陈长捷却将这个方向当作了东野的主攻方向。

“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攻城过程中,为突破护城河,解放军战士们在河上架设芦苇桥。

1948年12月11日,陈长捷召开城防会议,对天津城西北方向进行重点部署,除了逐条马路、逐条巷道增加钢筋水泥碉堡外,他在每座高楼和建筑物上都修筑据点,以便战时进行火力压制。为了防止东野攻城部队攻近城垣,陈长捷下令将南运河与护城河凿通,并堵住护城河出口,使护城河水位增加了3米多。为了防止河水冰冻,每天安排数百人在河上破冰解冻,导致河水漫溢,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片泽国,使得部队难以展开攻击。

没有人清楚陈长捷是否想复制四平的“陈明仁堡垒”,但可见他也是用足了一切可利用的地形。在固守决心上,陈长捷与陈明仁可谓是如出一辙,就在他对天津城防进行加固部署的忙碌关口,蒋介石派国防部次长李及兰等人带亲笔信赴天津,找到国民党天津市长杜时建和陈长捷,要求将天津部队从塘沽口经海上撤到江南,加强江南的防御。

由于傅作义当时也没有南撤的意图,陈长捷便当场对杜时建撂下一句话:“如果你们把部队带走,我只有自杀!”看着陈长捷如此坚决,最终也只能决定坚守。在东野全面攻城时,陈长捷给各军发布了一个坚决的命令:“如果我战死,由副司令林伟俦继承。各级主官如果战死,也要预先指定继承人”。

“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津城。

对手固守的决心强,李天佑攻城的决心得更强。但强攻硬冲不是最好的办法,经历过四平攻坚的李天佑也注重打巧。战前,李天佑带着各师师长和参谋长亲赴前沿察看地形,选择突破口。看着陈长捷的布防,简直是给攻城方出了天大的难题,尤其是漫溢结冰的护城河,正好拿住了李天佑攻城的重点,李天佑也心急如焚、愁绪难展,一心想着如何突破护城河。

饮水思源,打仗遇水也思源。李天佑思路一转,手下几万大军住在当地群众家里,发动群众找到水源进行控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果然,经过一番动员,有老乡就当向导,带部队找到了运河上游水闸。果然,关了水闸,护城河当即断流,陈长捷的得意之笔瞬间成了败笔,原本深达数米的护城河被河冰漫平,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可以直接冲过去。

“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东西两个突击集团在金汤桥胜利会师。

1月14日,总攻全面开始。坦克前引、工兵爆破、突击部队紧跟而上,冲向城廓。李天佑的一纵二师四团提前突击,迅速打开突破口,将红旗插上了天津城墙。西集团的二纵四师、六师也在南运河北侧和和平门南侧分别突击成功,打开了通道。其他两个方向攻击集团的突击也相继成功,至当天夜里,国民党天津城防全线崩溃。由于天黑,国民党守军夜晚打起的投降白旗看不见,所以战斗持续到15日早晨。

15日早晨,李天佑的一纵一师一团突入城内,攻击至陈长捷的指挥所中原公司大楼。副排长邢春福和战士傅泽国、王义凤用手榴弹炸毁楼内机枪点,猛打猛冲至楼内陈长捷的作战指挥室,看着屋内空无一人。邢春福、傅泽国和王义凤又转身冲向中原公司大楼对面的忠烈祠地下室,没想到这里是陈长捷的另一个指挥室,还没来得及撤走的几十名国军高级军官当场被俘。

傅泽国大吼一声:“司令是谁?出来!”当中没有人说话,但其中一个胆小的军官向一个隔着门帘的小屋使了个眼神。邢春福他们3人立刻冲了进去,之间里面有一个人正在打电话,抱怨道:“解放军离我不远啦,部队正在激战!”电话另一边则说了一句“可以接洽和平!”电话两端的人,全然不知解放军已经突击进来。

“攻坚第一纵”打天津,傅作义正想求和,国军司令:他们进来啦
天津战役中,东野全歼守敌并俘虏国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等人的报纸。

“不许动,把手举起来!”战士王义凤一声吼才让这个人回过神来,电话另一端也听的清晰。着实上演了一版“举起手来”。最终,打电话的人无奈地说了句“他们进来啦!”然后挂掉电话,当场被俘。事后得知,这个人正是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电话另一头是便是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

截至15日下午15时,天津全城攻坚战历时29个小时,全部结束,俘虏了包括陈长捷在内的众多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经历过这一战,李天佑和他的一纵已然成为城市攻坚战的一支劲旅,真正打响了“东野攻坚第一纵”的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