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老師,抱歉啊,我課業太忙了,社團活動又多,實在沒法兒來學琴了,實在抱歉。”


老張指了指他手機屏幕上一個學生剛發來的微信,嘆了口氣:“哎,說實話,我真不願意教這幫子大孩子, 沒幾個能學出來的,全都是三分鐘熱情勁兒。”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每一個教吉他的老師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學生靠著熱情勁來學,本以為碰上個喜歡吉他的好苗子,結果那股子熱情勁下去了,就放棄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 我的學琴史(上)/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老張的話讓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當年的學琴史:

當年我剛上高二,班裡有個妹子,顏值高,身材好,笑起來賊好看,不笑也挺好看,反正我就是喜歡她。

俗話說,追妹子五要素——高富帥爹才。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於我而言,只有最後一項的可操作性比較強。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可是怎麼才能顯得我很有才呢?


恰逢那時候受學校裡幾個豬朋狗友影響,天天沉迷搖滾樂,尤其是在得知彈吉他獲得女朋友的幾率能夠大大提高後,我決心要泡妞,啊不,是學吉他。


把這一想法跟我爸彙報後,我爸跟我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內容總結如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甭想學琴,別搞對象。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然後,我攢了一個月的早飯錢,屁顛屁顛地跑去了琴行找了一個老師。第一節課上完,老師說:回去爬格子吧(一種非常枯燥的吉他手指練習)。


憑著熱情勁,我爬了半個星期格子,每天半小時。果然,努力總會有回報——我的手指起泡了。


憑著熱情勁,我又爬了半個星期格子,每天半小時。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的,古人誠不我欺——我的手指流血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我不禁問了我自己三個充滿哲思的問題:我是誰?我在幹嘛?我要去哪裡?

然而,我開始在學吉他和追妹子之間做權衡了:追妹子一定要學吉他嗎?好好學習,把成績提上來,就不能顯示出自己的才華嗎?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一想到這,更恐怖的事情發生了,我發現我沒有去上第二節吉他課的動力了。我對學琴這件事兒的熱情剎那間消退得無影無蹤。

嗯,還是好好學習文化課吧,聽爸爸的話。我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完美的藉口。


至於學吉他?呵呵,永別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 我的學琴史(下)/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好吧,後來我還是繼續學琴了。請做一個有素質的中國人,放下你手中的磚頭,讓我把故事說完。

大一軍訓剛結束,校園裡淫蕩著,啊呸,盪漾著秋天的氣息。我所在的冶金學院將於兩個月後舉辦迎新晚會。在這個一聽名字你就清楚,肯定不存在任何藝術細胞,估計連細菌都很難存活的學院裡,輔導員一眼就相中了開學就把吉他帶到學校裡的我。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小汪童鞋,晚會上個吉他彈唱的節目吧。”

“老師,我不會彈吉他啊。”

“你不是跟同學說,你學過嘛。”

“我只學了一節課。”

“沒關係,聽說吉他很容易學,現在時間還早,你再去學幾節課,也夠用了。”

我絕望了。我只是負責把吉他帶過來!我只是想把吉他賣給有緣人!我不想再去爬狗日的格子了!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但是沒辦法,初入大學的我,完全沒有擁有現在如老油條般充滿韌性與厚黑的優良品質。


無奈下,我答應了。無奈下,我又去學吉他了。無奈下,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至少學會一首歌的彈唱。果然,手指又流血了。

但這次,迫於輔導員的淫威,啊呸,努力是真的有回報,我學會了人生中第一首彈唱歌曲——孫燕姿的《遇見》。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迎新晚會上,帶著幾分忐忑與羞澀,我深情款款地望著臺下一大幫子雄性牲口唱了這首《遇見》。


一曲結束,雖然彈錯了幾個音,但臺下還是響起了嘩啦啦的掌聲和幾句雷鳴般的豬吼:“汪哥牛逼。”

我人生中第一次覺著,彈琴,真好。當然,如果臺下妹子多點,會更好。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 光有熱情是不夠的 /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那次晚會結束後,我一直在想,我是怎麼學會彈吉他的。準確地說,是什麼驅使我努力的。

首先我能確定的是,

肯定有熱情這個因素。因為我是會彈琴之後才真正慢慢喜歡上彈琴的。

更何況,我們熱情的來源是各式各樣的:想在朋友面前炫耀炫耀,想培養自己的音樂品味,更多可能是為了吸引異性。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但熱情一定是會消減的,不過是快慢問題,這是人之常情,必然規律。人就是這樣,一遇到痛苦,就會想著逃避。


用不了多久你可能就會問自己:非要學吉他才能在朋友面前炫耀嗎?非要學吉他才能培養音樂品味嗎?非要學吉他才能吸引異性嗎?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我們每個人在放棄的時候都有這種完美藉口,一如我當年為自己不學吉他而找的完美藉口,這個藉口甚至完美到不用耗費多少腦細胞,因為它是自然而然出現的。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 還要有:目標和環境 /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我看來,這並非用以警醒世人的名言警句,而是一種狀態。

初心是我們當初對吉他的熱愛之情,但如何不忘,才是重點。

其實是有兩個關鍵因素: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第一是目標

特別喜歡沈雲峰老師的一句話:

你學琴前,要想好自己想要達到什麼水平。是普通愛好者,還是業餘吉他手,或者專業樂手,或者是音樂家?

簡而言之,建立目標。相較於熱情,目標更重要。

沒人喜歡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大家也都自然而然地逃避自己不擅長的事。可不擅長到擅長都是有個過程的

把這個過程拆分成一個個的目標,設計出自己的進度條,會更容易向前進,更有成就感,你會更有把握到達終點。


第二是環境

所謂環境其實很簡單,就一句話:你和誰玩?

圍棋手都明白一件事,只有和高手下棋方能增長棋藝,你和低手下,棋只會越下越臭。


同樣的,你彈琴應該儘可能去和比你厲害的人在一起玩(不僅是吉他,跟音樂相關的都可以)。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我們可以收穫什麼呢?


1.一個有趣的圈子,增長自己的音樂見解,尤其對於那些吉他並非是自己第一職業的琴友而言。

2.高手們的不定期指點。

3.組建樂隊的機會。

4.演出的機會。

5.(偷偷告訴你)接商演掙錢的機會。

6.等等等等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吉他可是學成的沒幾個呢?


相反,好琴,好效果器,好排練房等等的重要性反而遠不及這條,切勿本末倒置。

祝我們都能把琴更好地學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