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还禄位于君",古代致仕与礼制有何联系,又有哪些弊端?

致仕,在史料中一般指古代官吏退休。东汉经学大家何休注引《春秋公羊传》中说:"致仕,还禄位于君。"

可见官员致仕,即是将自己的职位腾出来。

此外,《尚书·大传》中还说:"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即规定了古代官吏致仕的形式,一般为"告老还乡"。正因如此,古代致仕制度也不再单纯是一种制度,它还是古代礼制的产物。

汉朝官吏

一、古代礼制中的致仕观

《礼记·王制》中有记载:"虞氏养国老于上库,养庶老于下岸。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在国之西郊。"

这里提到的虞氏,有学者称它是商朝之前的朝代。尽管这种说法有待证实,但还是体现出了古代养老观念的历史悠久性。

既然尊老敬老之风,是《礼记》中强调的一点,那么显而易见,以"告老还乡"为主要形式的古代致仕制度。

《礼记·曲礼上》有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行役,以妇人从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古代官吏七十岁时,便应当主动退休。

从主观原因上看,是七十岁老人的身体机能已经大大下降,无法再及时有效的处理繁重工作。从客观原因上分析,老者七十不退休,不仅于礼法不合,更是会引起君王的不适。

古代七十岁老者

另外,古代礼制中还提到了孝道观。众所周知,古代道德中的核心思想,在于一个"仁"字。所谓"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而礼记中又指出,想要判定一个人是否仁义,便看他是否是一个孝顺之人。

《礼记·中庸》中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试想一下,倘若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尚且无礼,那么又凭什么指望他对别人彬彬有礼呢?就算是有,恐怕这也是伪善,比真小人还要可怕。

正因如此,儒家便提倡"首孝悌,次谨信"。所谓孝道,便是尊老敬老的一种表现形式。

出于这方面原因考虑,古代致仕制度的另外一层内涵,便是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换句话来说,古代致仕制度也是古代朝廷的养老政策。

因此《礼记·王制》中还说:"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礼记·王制》

古代官员七十致仕,将会享受到朝廷优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古代君王这么做的原因,正是为了带头提倡尊老,从而推进养老制度,使得全民都养老尊老。说到这,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为何古代君王会大力推行养老尊老敬老之风呢?

其原因源自于古代政治体制,为家国一体。一个国家,由无数小家组成,它便相当于一个大家。

古代孝道观,引导每个人都孝顺自己的父母,不得随意忤逆家长。那么他们进入社会,或进入朝廷为官,也同样会对君王保持忠诚。所谓“孝子者,必忠臣也。"

《芦衣顺母》图

二、致仕制度起到的效果

在奴隶制社会,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一直阻碍着社会的进步。正谓"公有公门,卿有卿门,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在这种消极的运转模式之下,奴隶制很快便走向了灭亡。

随着古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各路诸侯开始走上争霸之路。正因如此,他们才会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了适应全新的体系,大夫七十致仕便成了一个传统。

其深层次原因还在于,致仕制度对古代体系的自我调节,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自汉代以来,封建社会始终与儒家保持着密切关联。

儒家提倡的礼制,也是维护君王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正因如此,礼法观下的致仕制度,也能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古代体系中的稳定性。

仁义礼智信

其一,保证封建权贵始终具有活力与高效。封建社会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是有一定原因的。尽管总会出现王朝更迭、政权交替的现象,但最本质的封建社会,却没怎么变化。

其原因,是它本身便具有与不断更新的特性。古代致仕制度,便相当于是一个负责"新陈代谢"的"器官",它负责将老、弱、病、残给"请"出官吏阶层,由精力更加充沛、效率更加快速的年轻后辈来代替。

当然,致仕制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诸如选官制度与考察制度,也是确保封建官僚体系能保证活力的又一大前提。

其二,对世卿世禄制度的遗存进行一个遏制。虽说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纽带的宗法制遭受到重创,但他还是以某种方式遗存了下来,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如说,皇位继承,便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又比如说,不少古代功勋老臣的后人,可以直接进入仕途为官。

宋代恩荫制度基本定型,一般品阶官吏的手中,都有一到三个恩荫指标,能够让后辈子孙不用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如愿进入仕途。

宋代官吏塑像

但需要注意的是,皇帝可以世袭,但官职也接着再世袭,那又谈何进步呢?正因如此,古代致仕制度也是对官员贵族化的一种遏制手段。就如前面提到的恩荫制度,品阶高的官吏在致仕以后,可以恩荫子孙。

但他们的子孙,也自然直接做到了父辈的高位。除非虎父虎子,古代高品阶官吏的后代同样才学过人,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再次将家族带回巅峰。但即便如此,这也需要一个过程,而非一蹴而就。

当然,君王为了安抚高品阶官吏的心情,也会给予他们不错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平衡各品级官员,内部之间的利益,君王推行致仕制度,必须严格遵循等级制度。

即不同级别和爵位的官吏,会享受不同等级的待遇。这一点,也是受到封建礼制思想影响的。

据《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可见在礼法观的指导下,封建社会具有鲜明的等级性质。这种"金字塔"般的形式,也同样是维护古代君王的地位神圣而不可侵犯。

古代官吏告老还乡

三、致仕制度在古代礼制下的流弊

尽管致仕制度的本质,是封建礼制思想下的主导产物。但这种礼制观念,却又不是强制性的。所谓致仕,即官员按照礼法的要求,主动向朝廷提出退休。因而当某些古代官吏不太主动之时,致仕制度便难免会产生出一些流弊。

其一,封建体制中的宗法关系始终存在。

封建社会具有鲜明的宗法制特征,皇族便是其最大的继承者。在此情形之下,官员世袭的情况也很难杜绝。

尽管汉代时已经有了致仕制度,但在外戚和宦官集团的把持之下,致仕制度也很难真正进行下去。原因一目了然,身居高位者,自然不会再允许他人取代自己的地位。

如果他们一定要退休,接替其职位的,也必须是亲近人选。显然,这与致仕制度的理念背道而驰。

其二,官员致仕也需要一定经济来源。在孔子看来:"负重致远不择地而行,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也就是说,女子奉养老人,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否则的话,连赡养老人的第一层境界——满足食宿的要求都没办法达到。

儒家文化代表孔子画像

可在《礼记》中还提到:"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

倘若真按这个要求,不少官吏在致仕之后,其家中便会丧失一些经济来源。这么一来,又谈何推行养老呢?

《礼记·王制》中还有记载:"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

明代官吏画像

前面已经提到,古代礼制思想下的致仕制度,带有鲜明的等级性质。也就是说,能得到皇帝厚赐的官吏,还只是少数。更多古代官吏在退休之后,即为失业,他们也没有任何保障。

正因如此,难免会有部分古代官吏在七十之后,依旧不主动致仕。尽管历代君王都注重加强致仕官员的待遇,但森严的等级制度,依旧是困扰致仕制度不太顺畅的一个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尚书》

《礼记》

《孔子家语》

《春秋公羊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