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黑龍江屬於什麼國?中華歷史文化探索研究藝術作品欣賞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

在中華版圖上的內戰,戰國時期,因為黑龍江地處位置偏遠,與中原地區有較大的距離,即便最為偏遠最東北的燕國也僅僅是攻佔到遼東半島,所以地處更加偏遠的黑龍江當時由少數民族統治,而這裡的少數民族就是:東胡、肅慎、穢貊三個少數民族。

燕國太子丹(?-公元前226年),姬姓,名丹,燕王喜之子,戰國末期燕國太子。戰國時期的地域只在遼東半島。所以,在戰國時期,黑龍江仍然是中華各少數民族部落,還沒有統一建國立國號。到了唐代,現在的中國牡丹江寧安市境內渤海鎮,才有了當時的渤海國。

戰國時期黑龍江屬於什麼國?中華歷史文化探索研究藝術作品欣賞

渤海王國是中國唐朝的藩屬國。其歷代君主必須接受大唐皇帝的冊封才算真正的國王,並向大唐稱臣。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是中國唐代渤海國(689~926)都城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寧安市境內,鏡泊湖東北牡丹江畔,其外城周長16.3公里,總面積16.4平方公里。唐開元元年713年,唐朝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開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榮去世。天寶十四年755年,渤海國王都從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和龍市,遷至上京龍泉府今天的寧安市渤海鎮。

渤海國共傳十五代王,達160多年。第1代、第2代唐朝封為“渤海郡王”,從第3代起,唐朝晉封為“渤海國王”,渤海政權正式國名是“渤海國”它代表著渤海人創造的“海東盛國”的燦爛文明。當年僅次於唐長安京城的東亞第二大都會。

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大遼太宗耶律德光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靺鞨人,遷移到遼東。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7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夏複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遼代與北宋對峙,是統治中國北部的一個王朝,西吞併甘州回鶻,東滅亡渤海國,南佔領燕雲十六州。1125年大金所滅。現在的契丹人已沒有自己的民族,全部融入了中華各民族,隨各民族所屬。

1961年3月4日,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戰國時期黑龍江屬於什麼國?中華歷史文化探索研究藝術作品欣賞

論語點評:當時的渤海國是隸屬於大唐王朝的,是向大唐朝進貢的。無論前後的各個時期的在中國版圖上的爭戰。中華民族的56個民族在100多年前,生活棲息地,最東邊到庫頁島,最西端到新疆帕米爾高原,最南端到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正北到貝加爾湖以外廣大地區的。歷朝歷代爭來鬥去的目的,是爭奪最佳的生存環境。在歷朝歷代的征戰中,融合了各民族血脈,是中華56個民族的文化、人性體質逐漸走向更進步的文明與健康。

所以翻遍中華各朝代記載。在戰國時期,黑龍江流域依然是以滿蒙朝回為主體的中華各民族,商周時叫肅慎,也就是早期的女真人,後來的滿族人。

滿蒙是中華女真人混血的民族。可以確定這一中華血脈無疑。其實早期的貴族也好,蒙遊牧民,滿遊獵民也是相互通婚的。

在黑龍江最早立國的就是大唐時期的渤海國隸屬大唐。和後來的遼金立國,是南北宋時期。

金滅遼以後,成吉思汗大元朝滅了大金和南宋,女真人絕大部分還是歸降退守漠北蒙古大草原,頑抗到底的當然是大屠殺了。

論語點評:當然包括大明滅元朝,絕不部分蒙人都是退守漠北蒙古大草原的。

清朝朝努爾哈赤愛新覺羅氏的崛起,雖然都是女真族,確和完顏阿骨打四子金兀朮時期的大金北國,不是一個部落的家族姓氏。

闊展閱讀:大唐朝“安史之亂”安祿山 史思明叛亂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

據《資治通鑑》的記載,754年,戶部奏天下郡321個,縣1538個,鄉16829個,有906萬9155戶,人口數為5288萬488人;到了764年,戶部奏290多萬戶,人口數1690萬。十年浩劫,有3598萬488人失去了生命。當然也有正常非戰亂的死亡。

戰國時期黑龍江屬於什麼國?中華歷史文化探索研究藝術作品欣賞

悠悠歷史,茫茫人海,各個時期人類的劫難,都在警示人們:

《天倫之樂災難行》

道德天下路久源,惡行一世總相聯。

怨緣相報何時了?多災多難救人寰。

人心不悟天難容,消業是圖薪久遠。

福長添災使人和,還看命數人輪前。

2020年3月8日作於中國牡丹江。

文章編輯整理原創,中華思想理論文化研究,藝術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戰國時期黑龍江屬於什麼國?中華歷史文化探索研究藝術作品欣賞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百家號獨家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