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讓他對未來有希望,讓他有做些事情的動力?

SmileyMaggie


一、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症通常是持續性地心境低落,做事提不起興趣,失眠質量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現:有人人前是樂觀開朗的,回到家卻蔫了;有人會告知自己得了抑鬱症,渴望得到關注;也有人一直都是心情低落,家裡家外一個樣,嚴重的會伴有自殺傾向。

二、抑鬱症的成因;

早期與母親的關係,處於被冷落或者被指責中,在今後的人際關係中對於別人的冷落或者指責比較敏感,常忽視別人有愛的一面,陷入世界不好,自己不好的惡性循環中。

三、抑鬱症的改善方式。

最好的方式是接受心理治療;自己可以在現實中培養一個持久的愛好;不壓抑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負面的,要及時宣洩出來。


心理諮詢師小施


你好!

你的朋友很幸福,有你這樣為他著想的好朋友。不清楚你朋友的抑鬱症是(輕,中,重)哪個程度,是否去醫院診斷過,中度以上症狀嚴重的是必須要遵醫囑吃藥並配合心理治療效果才會更好。

心理治療中全世界公認的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抑鬱症的效果比較好,這個療法就是貝克先生在治療抑鬱症的時候發展出來的。我也正在學習這個療法的相關知識。對於你朋友的情況瞭解不多,也沒法給出確切的相關知識。這個療法是通過改變歪曲的認知和不良行為達到改變抑鬱的問題,說著簡單,操作起來要根據患者的情況具體進行操作,有很多的技術和方法。

其中就有關於行為方面的改變策略,不瞭解具體情況我也就只能給你一些建議了

引導你朋友做的事情不能太難,太難只能加重抑鬱的情況,要由簡單到複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次做完的事情要給與鼓勵和讚美,讓他產生愉悅感和掌控感,並且要堅持去做。一定要讓他動起來,就算下樓去溜達溜達或在家收拾衛生都可以,就是儘量別總讓他在床上待著。

認知方面就是如果他願意看書,看視頻,就去引導他多去關注一些積極方面的知識。就是認知行為療法也是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讓抑鬱的人改變他們看待問題的想法。改變消極思考變成積極思考。因為抑鬱的人,會有一種負性的自動思維,就是遇到任何事情都會自動產生消極思維,看待問題都是消極悲觀思考,這樣的思考又會強化自己的消極思維,很多人就會在這樣的怪圈裡無法自拔,很難走出來。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正在學習認知行為療法的


心理諮詢師心海


朋友,你好,內心充滿了負能量(錯誤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導致思維和情緒不受自己的控制,總是往負面的消極的方向想,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軀體症狀,這才是目前所有心理問題的根源,所以想徹底解決心理問題唯一的方向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相信你在生活中能發現那些內心非常正能量的人每天都是很開心快樂的,那種快樂並不是物質生活條件有多好,而是內在精神力的散發。即使遇到困境也能越挫越勇,而負能量的人可能因此焦慮、抑鬱了。我們有時間可以去多做有利於他人有利於社會的正能量的事,當我們把內心的愛釋放給這個世界,我們就是愛本身,就是正能量體,那些負面情緒自然而然就跟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們的內心自然充滿喜悅、快樂。

我是經歷過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痛苦的人,慶幸的是我遇到了能徹底走出來的方向,目前已經有兩百多人徹底走出來了,不管症狀有多麼嚴重,多麼難以忍受的痛苦,時間有多長,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可以徹底治癒。我給你指的方向絕對正確,無論如何都不要讓你朋友放棄自己,因為你朋友的問題真的真的可以徹底解決。祝你朋友早日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願世界上所有心理問題的人都能早日找到正確的方向,早日擺脫困苦,獲得健康快樂幸福的人生!


覺醒人生2020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問題”,而抑鬱心理即是其中的一種。抑鬱主要有3個外在表現:持續的情緒低落,情緒易激,情緒亢奮。

想要走出抑鬱,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外界的事情感興趣。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積極參加社交活動。有事情做就可以轉移注意力,有人陪著聊天,不知不覺就會開懷大笑。


心理的秘密


抑鬱症就是看不開,想不開,天長日久積聚壓抑而形成,必須用中藥調治結合心理調冶開導創造一個適合他的環境,慢慢調治。


家和萬事興541118利劍


你幫不上忙,讓他到精神病院去治療,藥物是首選,我在頭條中發佈了多條治療方案,我也是抑鬱症患者,現已恢復了,是真實的體驗,不要道聽途說,會出人命的。。


user2967448950190


如果不是太嚴重,那就是去陪伴ta。多開導,多鼓勵,增強ta的信心和勇氣。

讓ta忙起來,不至於閒下來,胡思亂想了。


徐昌奎


陪朋友進行有成就感和快樂事情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是講注意力從負面影響到正面轉移,多進行身體鍛鍊,多認識積極有趣的朋友


峰與聲


泡溫泉。雖然不可能治癒,但可緩解,如果堅持,再配合其他方法,治癒是可能的。


開心時刻生命源泉


先一切順從他。待他從心裡接受你以後,再與他共同尋找主要緣因。然後針對性解決。因消失了,果即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