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不放松 战“贫”不间断 驻村第一书记成多面手

“张发现在身体怎么样了,我听说他住院了,病情严不严重……”在记者采访回村部车里,沈岩边开车边向他协调安置的市级公益岗贫困户代表周娟了解情况。到达村部后,记者通过对周娟的采访过程中得知,原来是沈岩书记在时刻牵挂着前几天住院的贫困户张发的身体健康情况。沈岩自从组织安排到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心里始终装着的是“贫困户”,甚至于超过关心自己的家人。

梅河口市湾龙镇五奎顶子村位于梅河口市东部,五奎山脚下,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3个自然屯,4个村民小组,共有212户,总人口792人,2015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现有贫困人口25户55人。2017年,五奎顶子村实现了贫困村摘帽。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驻村第一书记沈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战“疫”、战“贫”两手抓。

接到梅河口市委组织部取消春节假期,要求提前到岗的通知后,沈岩带领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到岗并投身抗击疫情防范工作,在科学防控疫情上下功夫、在抓好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在统筹推动脱贫攻坚上下功夫,带领群众汇聚齐心战“疫”的强大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阻击战。

驻村第一书记是一线防控人员,是桥梁纽带,也是贫困户代言人。面对疫情,沈岩成为一个多面手,积极谋划产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双赢”。

受疫情影响,农副产品如何对外销售,农用物资如何解决采购困难,贫困户春耕种子如何落实……五奎顶子村脱贫工作如何开展?贫困户村民能否增收?如何既严格防控疫情、又推进春耕生产?是这段时间以来驻村第一书记沈岩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抓防疫的同时,沈岩带领驻村工作队一边逐户做好疫情防控、一边督促村民抓好春耕生产,推动产业发展。

一、积极主动沟通协调,确保扶贫产业项目不受疫情影响。

五奎顶子村有20栋连脊香菇大棚,是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扶贫产业项目。2018年,以委托经营的方式与一个经营香菇多年的企业合作,收益可观,年末实现了贫困户分红。今年,受疫情影响,香菇的主要销售对象餐饮行业暂时禁止营业,另外,生产成本比往年有所增加,企业老板担心香菇销售受到疫情影响,计划减小生产规模,今年暂时不与村里合作。为了确保扶贫产业项目能够取得收益,沈岩积极与企业老板沟通,多次与他共同分析市场行情,并承诺采取第一书记代言、联系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机关食堂、参加政府举办的扶贫大集、组织机关干部消费扶贫、村级电商销售等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进行销售,打消了企业老板顾虑,最终实现了继续合作,并且在原有计划投资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3万菌棒,保证了年末收益有所增加,贫困户能够继续实现分红。

二、认真谋划,精准施策,变输血为造血,确保百姓收入得到提高。

战“疫”不放松 战“贫”不间断 驻村第一书记成多面手

沈岩主动上门同吉洋种业董事长杨银阁沟通捐赠贫困户种子

目前,正值备春耕时期,为了解决百姓遇到的实际困难,沈岩积极与吉洋种业联系,先后5次到企业跟企业老板进行沟通研究如何发展农业产业,利用有限的土地实现高产,提高百姓收入。经过努力,企业老板承诺在种植期间,安排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极大地降低百姓种植风险。在水稻成熟时帮助联系域内规模较大的粮米加工企业进行收购,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针对贫困户,将无偿提供抗倒伏、高产量的优质水稻种子,确保贫困户能够如期种植。

战“疫”不放松 战“贫”不间断 驻村第一书记成多面手

3月13日,吉洋种业将无偿提供贫困户的种子送到村部

在产业发展方面,五奎村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产业,了解到五奎村村民有种植大葱的经验,沈岩制作了《湾龙镇五奎顶子村产业发展调查表》,利用十天的时间,起早贪黑对全村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引导村民种植大葱的思路,并采取争取资金实行种植大葱补贴的方式,调动村民积极性。到了收获季节,沟通镇政府帮助统一销售到市政府各机关食堂以及市区各大型超市,打消村民“销售难”的顾虑。

对于有养殖意愿的,沈岩通过个人关系继续协调鸡雏,无偿发放给贫困户,通过销售土鸡蛋,每户可增收5000余元。另外,将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聘用到村公益岗位,按月发放工资,每人年增收入五千余元。

未来,沈岩计划依托五奎山这个地理标志将合作社的农副产品进行品牌化,着力发展无公害放心食品,有机食品,实现效益最大化,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孙池文/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