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準備發起砥平裡戰鬥殲滅6千美軍,然而突然改變計劃

1951年1月15日,第四次戰役打響。美軍首先組織一個加強團的兵力,沿西線水原等地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防線實施進攻。美軍充分貫徹了第8集團軍司令官李奇微制定的“磁性戰術”,每天以小股多路兵力發起試探性攻擊,發現中朝軍隊阻擊即主要以火力進行壓制,並不斷試探我防線薄弱部位。

經過威力偵察後,從1月18日起,美韓軍又以小股兵力向東線原州一帶作試探性進攻。其時中朝軍隊糧彈已消耗大半,正逐次向北轉移,美韓軍因此先後佔領水原、利川、驪州、原州等要點。這時,李奇微已察覺了我軍的弱點,隨即集中手上掌握的地面部隊共5個軍 (軍團)18個師3個旅、1個空降團25萬餘人的兵力,在由西向東的200餘公里防禦正面全線發起進攻。

志願軍準備發起砥平裡戰鬥殲滅6千美軍,然而突然改變計劃

美軍這次吸取了教訓,一反前幾次戰役中多路分兵、快速推進以致造成序列混亂、孤軍突出的做法,而是將美軍與韓軍混合編組,加強特種部隊,發揮機械化優勢,並採取了主力靠攏、齊頭並進、穩紮穩打、火力開路的戰法,竭力保持完整的戰線,不給志願軍施展擅長的穿插分割戰術的機會。同時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大舉出動,對中朝軍隊的後方運輸線實施猛烈轟炸,截斷其向前方的補給,以配合正面部隊進攻。

針對突然嚴峻的形勢,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與副司令員鄧華、韓先楚等人進行商議,決定調整部署,在西線頂住敵人,主力轉移到東線實施反擊,集中兵力糧彈形成局部優勢,力爭在運動中殲敵幾個師,打垮敵軍右翼,從而扭轉戰局。不過這樣一來,擔任西線防禦的志願軍第38軍、第50軍等部將面臨敵人優勢兵力火力的巨大壓力,形勢非常艱難。

志願軍準備發起砥平裡戰鬥殲滅6千美軍,然而突然改變計劃

為了緩解敵人對西線我軍的壓力,彭德懷決心在整個戰役反擊開始前,先動用已經到達預定出擊位置的志願軍第42軍,在第38軍1個師的配合下,殲滅前出到砥平裡的美軍一部,解除孤懸漢江南岸列陣的第38軍之翼側威脅。

砥平裡是戰線中部美軍一個較為突出的據點,由美2師23團及法國營、炮兵營和坦克中隊防守,總兵力6千餘人,構成了環形防禦圈,火力較強,並能得到空中支援。由於戰場情況複雜,志願軍方面得到的情報不準確,誤判斷防守砥平裡的敵人只有戰鬥力不強的法國營、荷蘭營等不足4個營兵力,只構築了一般野戰工事。

志願軍準備發起砥平裡戰鬥殲滅6千美軍,然而突然改變計劃

2月4日凌晨,在攻擊砥平裡戰鬥只剩下兩天的時候,彭德懷又接到上級指示和新的情報,意識到砥平裡的敵人不只是法、荷軍,美2師23團也已進駐,敵人兵力火力較強。而且砥平裡後方還部署有美24師,距離不遠,可以前出馳援。這就不好打了,僅靠第42軍力量發起攻擊,估計一晚上不能解決戰鬥,且缺乏足夠打援兵力,出擊不具備充分的把握。因此,彭德懷果斷改變決心,停止原定2月6日晚攻殲砥平裡之敵的計劃,部隊作充分準備,等待東線志願軍第39軍、第40軍、第66軍集結完畢後再統一實施反擊。

這樣,著名的砥平裡戰鬥就放到了東線橫城反擊戰之後,而主攻的志願軍部隊也由第42軍換成了第40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