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野菜

山野裡的春天,藏著最美的味道!

現代農業技術為城市裡的人們帶來了方便,不同季節的蔬菜,可以在同一天端上餐桌,可是混淆了季節的同時,也失去了每個季節原有的味道!

立春之後,春風漸暖,如果是在老家,已經是可以漫山遍野到處亂走的時節!那些物資匱乏的年代裡,到礦區周邊山上行走,是不會空手回家的,有時候,乾脆就是到山上、田間、地頭去找吃的!春天多美啊!花紅柳綠的同時,春風還會帶來各種野味的生長!在我看來,一定要吃過這些山間的野菜,才算是品嚐了春天的味道!

春天的野菜


香椿,我們叫得更直白:椿芽!椿芽好吃,椿樹不好爬!因為大部分椿樹枝頭較高,而樹枝幼細不受力,不能攀爬,需用帶岔樹枝勾過來,輕輕掰下枝頭最柔嫩的那幾芽,運氣好時,一棵樹就能摘夠一餐所需。帶回家洗淨,切細,調入雞蛋、鴨蛋或鵝蛋,少許澱粉和鹽,入熱油翻炒,美味即成!

春天的野菜


我的童年和折耳根密不可分!基本每一年初春,都會被大人帶到山上,去挖折耳根。有時甚至全家出動,揹著小背篼上山。老家的山上,稍微背陰潮潤一點的地方,都有折耳根叢生!還有田埂上也有很多生長,全是最最容易獲得的野菜了!不過田埂上的,不要輕易去挖,因為山上旱田蓄水不易,田埂被挖,水會漏走,當地人會很憎恨!我們吃折耳根,以出土的兩到三節嫩葉加未出土的根莖為佳,拌上紅油、姜蒜粒和各種調料,會讓人胃口大開。吃不完的,會曬乾,有點傷風感冒,與魚秋串(一種草藥,不知學名)熬水喝,發完汗就好了!

春天的野菜


吃馬齒莧的節令相對較長,可以從春分一直到端午前後,都能採摘!田間地頭,也是一叢一叢,唾手可得!馬齒莧藥用價值較高,清熱涼血,家家戶戶都會曬一點備著夏天用。馬齒莧吃法也較豐富,既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炒,口感脆嫩,稍微有點滑!

春天的野菜


野蔥雖然名為蔥,但根部更像蒜頭,但味道整體還是蔥的味道!野蔥也是比較賤的野菜,春風來臨時,山野間,巖峰裡,基本都能生長。逮住臨近土壤的莖部,稍微用力就可以拔出!野蔥既可以作為調味料,拌入各種涼菜(與折耳根一起是絕配,兩種味道涇渭分明,又相互交纏,香味各有千秋而層次豐富),也可以切細作為主菜炒雞蛋,碩大如蒜頭的根部是精華,上桌香氣撲鼻!

春天的野菜


最後一道不得不提的是野山筍,它大概濃縮了我很多童年的快樂!在山上找筍和採集蘑菇的樂趣是一樣的,因為它不會出現在隨處可見的道路邊,而需要深入到竹叢深處,仔細尋找,才能發現!野山筍的竹叢生長得不高,找筍時,個子不高的小孩更有優勢!初春時,竹叢裡沒有蛇蟻,也很安全。一下午的收穫,可能也就半揹簍,把筍殼剝去,能吃的也就夠炒兩盤!野山筍焯水後,搭配臘肉,加上幹辣椒爆炒,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美味!就這一道菜,它的香味,可以貫穿整個童年!

我無比喜歡春天的來臨,不為百花盛開,只為春風中,那些新鮮而難以忘懷的至純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