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被网课忘掉的学生和被疫情拉大的教育贫富差距

「热点」被网课忘掉的学生和被疫情拉大的教育贫富差距

03/10 时刻


昨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开学时间需科学研判,满足三个条件再考虑开学


开学三条件:

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


二是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


三是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从以上3个要求来看,很可能大部分省市的线下复学时间还得“再延迟”,预估得到4月份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们还要在家继续上1-3周的网课。


学校大楼关闭了,但教育转移到了线上。当上得了网课的孩子们想方设法与网课作斗争的时候,还有这么一群孩子想方设法只为了能上上网课




01 新基础设施还未走进家家户户


疫情中,中国用技术手段解决人口追踪、疫情数据公布、教育、办公、物资配送等问题。人们更加习惯了在线“生活”。互联网成了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新基础设施”


前沿发达城镇中四通八达、见怪不怪的4G、WiFi,对于另一些孩子却是奢求


当有的孩子因为报名太多免费课程,下载多个App抱怨手机变卡想买新手机的时候,有的孩子因为家里只有一部手机但三姐弟都要上网课而服药寻短见;


「热点」被网课忘掉的学生和被疫情拉大的教育贫富差距


当有的孩子因为钉钉上课追得紧,集体给钉钉打一星评价的时候,有的孩子早起上山,甚至为了寻找网络信号,在雪山顶的寒风中学习;


「热点」被网课忘掉的学生和被疫情拉大的教育贫富差距


当有的孩子不愿意离开被窝端坐在桌前上课的时候,有的孩子在半山腰用塑料布搭起来临时教室里听课学习。


「热点」被网课忘掉的学生和被疫情拉大的教育贫富差距


过去的一个月里,人们以为网课解决了孩子被延误的学习进度。但其实,以为“家家户户都有网”只是新的生活认知误区




02 教育资源的现实落差


教育资源不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教培行业不断升级迭代的产品模式往往也向大众传递“打破地区教育资源不均”的信念,但疫情之下的这一场网课,却无形中凸显并拉大了这种差距


尽管在线机构释出大量免费网课,但缺少设备和网络支持的孩子仍然享受不到这些教育资源福利,反而是原本就掌握和享有大量教育资源的学生仍然为挑选课程幸福地“烦恼”。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话糙理不糙。


除了课程资源上的差距,还有辅导资源的落差

。假如没有疫情,爱学习的学生还可以在校内寻求老师的辅导,解决一些课上没有听懂的疑难。但疫情之下,见不到老师的学生很难再直面老师寻求课下辅导。对于身处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孩子更不可能通过网络找“优师外教”加餐。


无形之中,学生之间的差距日积月累。


「热点」被网课忘掉的学生和被疫情拉大的教育贫富差距


有老师和家长上了一周网课后感叹道:受网课影响最大的,是那些中等生。优生不需监督也能自驱学习,差生抓得紧就能提一提。最吃亏的是中等生,看似不用监督其实不管不行,听不懂了也无处可问。学霸还是学霸,学不懂还是学不懂。


在家上课,全线网课,资源还是大部分流向了固定的几个方向




03 “停课不停学”背后的三个差距


引用“教培参考”张浮沉老师的观点,利用网络平台推进“停课不停学”,从供需双方来看,供给方是,公办民办学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需求方是,学生和家长。

它的背后更凸显了三大差距:技术差距、收入差距、认知差距


技术差距。当本身就有差距的学校转移到网络平台在线教学,是平移差距还是加大差距?我想,无论是教学还是技术,应该都会被再次拉大。


收入差距。想在线上网课,基本两个选择,一是公办/民办学校,二是教育培训机构。公办/民办学校有教育部门统一管控,上课一般不需要另外缴费。但要想在学校课程之外查缺补漏或拓展提升,就只能找教育培训机构。教培机构的客单价,以较低的大班课为例,基本在50元/小时及以上,更不要说外教课、定制小班和一对一了。普通家庭大多承受不了如此价格。


认知差距。上面提到的教培课程支付压力大,就没有更便宜的课程了吗?习惯使用网络寻找资源的人都知道,网络上其实有很多价廉优质的资源。但很多学生和家庭因为不具备这个认知,不擅长这些寻找资源的方式,因此错过很多免费且优质的教育资源。


「热点」被网课忘掉的学生和被疫情拉大的教育贫富差距


3月1日,广东省已经向全省9000多名建档的贫困生提供了平板作为听课设备。这是一个好消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学生的求学困难。但那些没有建档在册的学生呢?他们的困难何时能解?




Eventually:


这两年下沉市场的概念被一再提及,而下沉市场之所以炙手可热,无外乎集中在这3个点上:有一定消费能力、需求量大、认知还停留在较早阶段


疫情中的网课更强烈地暴露了这些点,开垦这片广袤的土地也应进入教育行业的规划中。毕竟,教育应该惠及的是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