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教你如何輕鬆拿融資


有很多創業者在創業融資過程中,融不到資或很難融到資,又或者融資順序錯亂導致後期融資困難。

昨天有一個創業者遇到一個問題,在前期融資的時候,因過早引入大機構進入,股權稀釋過快,導致創始人股份降低到32%,治理方式是同股同權,項目很好,但是後面投資人遲遲不能投進來。所以,他很困惑,問到一個問題,到底怎樣的融資順序才是正確的姿勢呢?我就融資順序這個話題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當幾個創始人一起成立公司,各自按照股份比例出資,這是創始股東股本金。

走了一段時間後,基於某種原因(可能是產品成型了、可能是市場更好做了、可能是團隊更凝聚了、可能是銷售收入發生了增長、也可能是盈利了等原因),大家看到了希望,有股東願意增持股份,通過增資擴股或者股權售賣等方式獲得股權,公司有資金進賬。

一段時間後,公司產品或者財務數據(包括過程性指標)或者市場開發更容易,幾個老闆也很優秀,讓公司員工(特別是技術口、財務口和銷售口的員工)很愉快,員工中有一部分人願意成為公司股東,增加公司股東力量,增持公司股權,有現金流進入公司。

當我們產品走向市場,有信息給身邊朋友分享後,有一部分親朋好友雖然不是特別理解你做什麼,你能否改變世界,但是他對你本人及其家庭幾輩人瞭解程度遠遠超過項目,同時看你長時間信心爆棚的闡述自己的項目,更多基於對人的信任,選擇幫助並投資你,實現公司股權流動,有現金進入公司賬戶。

當產品進入市場,服務客戶到一定時候,解決了客戶更多問題,作為產業鏈上的客戶為解決產業鏈綜合效率提升,他們願意同你建立長遠戰略合作,為更牢固的建立關係,還有一部分更願意成為你的股東,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投資你,公司股權實現流動,有現金流進入公司。

當天使投資人或機構走訪上述客戶時,有客戶會分享自己的投資經歷,可能會帶出你的項目。天使投資人或機構會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你的項目,體驗你的項目,如果可以會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你,同你溝通,一般先孵化輔導,達成很多個一致,解決了投資人關心的股權投資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動性,然後投資你並陪同你成長。

接下來,投資人將會帶著飛奔,你得跟著市場和資本的腳步,沿著當初的很多共識去履行自己的承諾,奔向VC--PE--PROIPO-----IPO等階段,帶給客戶價值創造,給自己和投資人回報,更大的回報。

通過這樣的融資順序之後,企業裡面有創始人重視、員工重視、背上了親朋好友的期盼和信任、有產業鏈客戶支持,有天使投資人輔導孵化並資金背書,同時帶你飛奔,這樣的企業更安全、更容易盈利同時股權更容易流動。

當然,這是普通企業從生根發芽開始,一般所經歷的步驟,而一些有更優質資源和能力的企業,可能從開始就可能拿到超百萬美金的投資,關鍵是看資源能力的匹配程度決定。

當然,在現在的大環境下,能夠融到資是適合當下的情況,只有適合當下,才有可能活到未來,只不過在當下需要通過戰略眼光去識別更優秀的資金方和設定更合理的條件。

明德資本生態圈還有更多更優秀實操團隊的專項分享,20年服務萬家企業、IPO輔導投資48家企業的實操經驗和案例分享。期待大家與我們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