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痞子还是诗人?


刘邦是痞子还是诗人?

谈到对刘邦的定位,说他是位政治家,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反对;说他是一个痞子,也会有不少人认同。比如项羽欲烹他的老父亲时,他那段著名的痞子语录:“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后来的刘备也经常把老婆孩子丢给对手,还宣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与乃祖是一脉相承。但如果说刘邦是位诗人,同意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刘邦是痞子还是诗人?

但事实是,刘邦确实是个诗人,还是个相当优秀的诗人。这话可不是我信口胡说,而是一位大学者刘勰的定论。刘学者的原话是:“高祖《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之英作也”。意思是说刘邦的两首诗《大风》与《鸿鹄》,写得率真本色,是纯天然的好作品。

刘学者是整个南北朝时代最博学的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他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被后人称为“体大精深,笼罩群言。”刘勰品评诗人的眼光很高,他认同的古代诗人没有几个,刘邦是其中幸运的一个。

刘勰的话不是空穴来风的无根之谈,更不会是阿谀奉承刘邦。因为他与英国的历史学家汤恩比一样,也没有这个必要,刘邦早他五六百年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去了。

刘邦是痞子还是诗人?

确实,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就是这样一位与诗文无缘而且极度轻视文人尤其是诗人的半文盲帝王,却写出了两首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而中国古代车载斗量的写诗文人,他们一生呕心沥血“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但写下的诗歌流传到后世能有几人呢!这其中的纠结,真是让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

是否我们可能这样理解:诗歌与读书无关,与学问无关,而与性情有关!刘邦的文学成就也说明一个道理:学者是后天的,诗人是天生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汉高祖的这两首名垂千古的诗作。第一首《大风歌》知道的人不少,第二首诗《鸿鹄歌》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我们先看第一首《大风歌》,这首诗中是刘邦当了皇帝后第一首文学作品,也是他的处女作,概括了刘邦的整个奋斗历程。

这首诗整篇只有三句话,比“文革”时流行的群众文艺活动“三句半”还少半句,字数仅为二十三个字,这首小诗最大的特色是在它的语言方面。

文学上有句术语,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估计刘邦是不知道什么语言艺术这一说的,他的诗就是自说自话,心里怎么想的口里就怎么说,没有一点文绉绉的感觉,基本读的人都能理解: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在前195年,他出兵东征,平定淮南王黥布(也叫英布)的叛乱。回归途中,经过沛县,他邀集家乡旧友和父老兄弟,一起饮酒,在宴席上他唱起这首大风歌,这首歌辞以楚歌的形式,表达了成就天下霸业而衣锦还乡以及求贤纳士的迫切心情,气势恢宏,千古流传。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刘邦隐隐约约的对巩固政权的忧虑,大风起兮是否另指风云暗涌也已经不得而知了。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刘邦隐隐约约的对巩固政权的忧虑,大风起兮是否另指风云暗涌也已经不得而知了。 在诗中,我们看到是一位悲壮慷慨、大气磅礴的一代雄主!

要说这刘邦,得天下还真是不容易。他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这与跟他楚汉相战了多年的项羽比起来,身世家道要差远了。

人家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也就是古谚所言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楚国人,还是属于比较上层的楚国人。所以项羽起来造反,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而刘邦,全凭的是胆大敢做!

刘邦是痞子还是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