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第一慘的是誰?除了開發商之外


房價下跌,第一慘的是誰?除了開發商之外

大趨勢看來,房價下跌已經成為大趨勢,跟炒股有一拼的是,散戶大部分都是在裸泳,收到最大傷害的被拍在沙灘上的血本無歸的基本上都是散戶,而莊家和不少機構投資者則更有機會功成身退。

對於大部分貸款買房剛需來說,雖然房子名義上是自己的,但因為房子早就在貸款的時候抵押給了銀行,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房子是屬於銀行的,所以每個月都要按時還貸。

如果是在房價下滑的背景下那麼購房者就必須要承受房產貶值帶來的心理壓力,而且除此之外一旦房價下跌幅度過大,很有可能會面臨銀行要求補充抵押或者資金的局面,到時候如果購房者拿不出錢湊齊這部分差價,房子就真的有可能被銀行收回拍賣。

而對於把所有積蓄都用來買房的高槓杆購房者而言,大部分人是不可能拿出錢或者抵押物來補充貸款,因此在房價出現下跌的背景下這些剛需很有可能會“人財兩失”,既賠了錢又丟了房。


房價下跌,第一慘的是誰?除了開發商之外

剛需買房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開發商搞房地產也是為了賺錢過更好的生活,所以房價下跌之後到底誰會更慘,最終還是要看高槓杆貸款買房的剛需和開發商誰的日子更艱難。

市場上這些為了買房而背上沉重負擔的高槓杆購房者是把自己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房了,除了房子之外已經一無所有了,如果連房子都沒有了生活質量肯定會下降。

但開發商不一樣,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開發商在房地產市場上賺了大把的錢,銀行卡里有著大把的存款,所以就算生意上虧本了但生活質量也不會出現多大下降。

別看現在樓市裡到處都是說開發商和炒房者虧本的消息,但實際上這些開發商和炒房者在房價下跌之後依舊過的比絕大多數剛需好。

房價下跌,第一慘的是誰?除了開發商之外

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因為種種原因大家都在追求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在這種浮躁的情緒下為了買房不惜背上沉重負債的高槓杆購房者到處都是,不過現在隨著大家對待房產態度越來越理智,大家再也不會盲目的追求房產,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實際上,房子這東西在經濟能力足夠的情況下當然是買一套更好了,但如果覺得買房有負擔那暫時租房住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特別是在這段時間大家收入下跌之後,更讓大家明白控制債務對於生活質量到底有多大影響,實在沒必要因為買房而背上巨大壓力。最最重要的是,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同時,還極有可能背上沉重的債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