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经常可以看到小区里宝妈带着宝宝出来玩耍,宝宝躺在推车里,玩的不亦乐乎,口水顺着嘴角就流下来,有些宝宝甚至可以吹泡泡,常常逗得大人们开怀大笑,心里不免产生更多怜爱。


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宝宝流口水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三个月到两岁的宝宝经常有流口水的问题,此时宝宝的唾液腺没有完全发育,但是吞咽功能也没有完善,宝宝的口腔容积也不大,唾液腺不断的发育完善就会产生大量的唾液,因此就会出现流口水的症状。

宝宝在平时经常性的流口水,有的妈妈非常的担忧,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1~2岁的宝宝口水泛滥属正常现象!

  宝宝在2个月以前,唾液腺分泌功能还没有完善,所以唾液分泌量少,一般不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3个多月以后,宝宝唾液分泌开始增加;6个月开始,随着乳牙逐渐萌出以及辅食的添加,宝宝的口水会流得更频繁了,因为出牙会引起牙根组织的轻度肿胀,从而刺激牙根神经,于是唾液腺的分泌就呈反射性地增加,唾液比以前要多许多,而宝宝吞咽的能力还没有完善,于是这些过多的唾液就会“飞流直下”了。

  大部分情况下宝宝流口水都是正常现象,尤其以1~2岁的宝宝多见,妈妈不用为此担心,大部分2岁以后的宝宝随着吞咽口水能力的逐渐健全,这种流口水现象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那么宝宝口水狂流不止,是什么原因呢?


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较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


正常成人一昼夜大约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这样大量的口水,几乎全被不自觉地吞咽下去,所以不会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卫生。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宝宝2个月后,小唾液腺分泌开始增多,因为只有唾液分泌增加到足够量后,宝宝才能将米粉等半流质食物混合吞下去,也就是为食物引入做准备。

由于宝宝口底较浅,吞咽功能较差,所以2个月后随着宝宝唾液分泌增加,宝爸宝妈们会常发现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宝宝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另外,宝宝5~6个月以后,随着辅食添加以及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这些都属生理现象,随着宝宝的长大,口腔咀嚼吞咽功能的训练与成熟,流口水现象会慢慢消失。


宝宝9个月前流口水是正常的,9个月后如仍经常流口水,就需注意宝宝的食物是否太细太软,没有锻炼到宝宝的咀嚼吞咽功能,导致口水流不停。

有些宝宝长大之后仍然口水流不停,很有可能是宝宝辅食吃得太精细,咀嚼和吞咽功能比较差,或者长期叼着奶嘴,会使舌头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那么,对于孩子爱流口水,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1.增加口腔感觉的觉察能力

主要是让孩子快速意识到自己嘴巴周围是否是湿的。要做到这点,一定要让孩子的嘴巴周围平时就是保持干燥,只要有口水,就提醒孩子或家长帮忙擦干,这样孩子才会在流口水时,立刻察觉异样,而赶快吞口水。另外口腔按摩,也是有效提升孩子口腔感觉调节能力的方法之一。


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2.增加口腔动作能力,包括舌头、下颚等,以能有效处理唾液和吞咽。

从戒掉奶瓶,用吸管杯开始,因为奶嘴所需的口腔力气不如吸管,尤其如果用吸管喝浓稠的液体,例如自制的水果牛奶,就更需要好的口腔动作能力了。另外可以多吃需要咀嚼的食物,例如果干、坚果、肉类、多纤维食物等,食物不要剪太碎。碗里的食物应该软硬皆有,孩子需要运用舌头,将需要再咀嚼的食物送到牙齿去咀嚼。良好的舌头控制能力,就能减少流口水的情形。


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3.帮助孩子随时保持嘴巴是闭着的

大多数习惯嘴巴微开的孩子,多半是张力较低,因此除了提醒孩子嘴巴要闭起来外,可以多玩强化嘴巴附近肌肉的游戏,例如练习噘嘴亲亲的动作,并发出亲吻的声音。


宝宝总爱流口水?爸爸妈妈不用慌,我们这样做


流口水是每个宝宝初期成长的必经阶段,只要宝宝身体健康、正常发育,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总而言之,父母要正确看待宝宝流口水这件事,不要心急,更不能在言语和表情上“嫌弃”宝宝,他们虽然年纪小,但都会感知到。而且......每个人都是流着哈喇子长大的,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