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堅持禮儀,不分親疏,都以禮待之,最終做了鄭國執政卿大夫

風雷激盪天欲變---子產的智慧(2)

繼續講鄭國子產的故事。

在春秋中後期,社會劇烈變動,生產關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中心不斷下移,傳統的禮制遭到嚴重破壞,國家內部由於利益分歧紛爭不已,鄭國也逃不脫這個怪圈,七穆你爭我奪,國家內亂不斷。

子產堅持禮儀,不分親疏,都以禮待之,最終做了鄭國執政卿大夫

子產

子產對國內局勢洞若觀火,但並不偏袒任何一方。公元前543年,子產陪同鄭簡公出使晉國,在晉國與叔向聊起了鄭國的局勢, 子產說:“我能不能看到,就在這一年了。駟氏和良氏爭奪權力和利益,鬧得不可開交,根本沒辦法調和。”叔向說:“這兩家不已經和好了嗎?”子產回答說:“他們是面和心不和,伯有生活奢侈性格倔強而又固執,子皙喜歡居於別人之上卻不甘於他人之下,兩人互不相讓,雖然他們已經和好,還是積怨太深,不久就會爆發了。”

子產堅持禮儀,不分親疏,都以禮待之,最終做了鄭國執政卿大夫

春秋中後期局勢

鄭國的伯有喜歡喝酒,還專門為此修了一個地下室,不僅白天喝,晚上還喝,還要邊喝酒邊聽音樂,生活奢侈無度,連正常的政務都顧不上。他有家臣來朝見他,找不到主人,就問伯有的隨從:“主人去了哪裡?”隨從說:“他還在地下室喝酒呢。”家臣們見主人如此,只得分路回去了。之後不久,伯有去朝見鄭簡公,派了子皙出使楚國,然後又回家喝酒。子皙與伯有本來有矛盾,見自己無緣無故被派往楚國,於是藉口伯有嗜酒無度,就帶著駟氏的家兵攻打伯有,伯有亂中逃到了雍梁,酒醒後才鬧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心中害怕,又逃到了許國。

鄭國大夫們聚在一起商議如何處理此事。執政子皮對伯有根本就不同情,說:“罕氏、駟氏、豐氏本來是同胞兄弟,伯有驕傲奢侈,他的禍難完全是咎由自取。”

子產堅持禮儀,不分親疏,都以禮待之,最終做了鄭國執政卿大夫

子產平衡七穆利益

鄭國有大夫見子皙得勢,就對子產說:“應該靠攏正直的幫助強大的。”希望子產支持子皙。子產發怒說:“他們難道是我的同夥嗎?國家有禍難,誰知道如何平定?如果有主持國家大事的人強大且正直,禍難就不會發生。暫時保留我的地位吧。”

子產將伯有家族死去人的殮屍下葬,擔心這樣做了這事後,駟氏會對自己不利,來不及和其他大夫們商量,就出走了,印段也跟隨他一起。罕氏的子皮聽說之後,就不讓他出走。大家都說:“既然子產不順從,乾脆讓他走就好了,為什麼要阻止他呢?”子皮生氣地說:“子產對死去的人都講禮,何況是對我們這些活著的人。”於是親自出面勸子產咽來。子產和印都又回到國都,並且跟國內的人結盟。

伯有很不服氣,就帶著家兵們攻打國都的舊北門。子駟帶率領國內的人攻打伯有。兩家都派人來請子產幫忙。子產說:“既然你們兄弟倆鬧到這個份上,那我就幫上天要眷顧的那家。”堅持不出面。結果伯有戰敗死掉了,子產就給伯有穿上衣服,頭抌在屍體的大腿上號哭,然後將屍體收殮入棺,並且下葬。駟氏見子產竟然敢替伯有殯葬,就要攻打子產。子皮發怒說:“禮儀,是國家的支柱。殺死有禮的人,是國家的不幸,將會帶來巨大禍難。”駟氏才停止行動。

子產堅持禮儀,不分親疏,都以禮待之,最終做了鄭國執政卿大夫

周禮

子產公平中道又守禮,讓鄭國執政卿大夫子皮十分欽佩,認為只有子產才能調和鄭國諸家族的矛盾,讓鄭國免於禍難,於是在公元前543年讓子產輔助自己執政,子產推辭,說:“國家小而逼近大國,家族龐大而受寵的人又多,我不能治理好。”子皮說:“我罕虎率領他們聽從,誰敢觸犯您?您好好地輔助國政吧。國家不在於小,小國能夠事奉大國,國家就可以不受逼迫了。”子產見子皮誠意十足,也就不再推辭。

子產治理國政,很會照顧各方利益,而且不吝嗇於獎勵。他有事讓伯石去辦理,就贈送給伯石城邑,子太叔說:“國家是大家的國家,為什麼獨給他送東西?”子產說:“要沒有慾望確實是難的。使他們都滿足慾望,去辦他們的事情而取得成功。這不是我的成功,難道是別人的成功嗎?對城邑有什麼愛惜的,它會跑到哪裡去?”子太叔說:“四方鄰國將怎麼看待?”子產說:“這樣做不是為了互相違背,而是為了互相順從,四方的鄰國對我們有什麼可責備的?我聽說:‘安定國家,一定要優先照顧大族。’姑且先照顧大族,再看它歸向何處。”

子產堅持禮儀,不分親疏,都以禮待之,最終做了鄭國執政卿大夫

鄭簡公

子產並不喜歡偽裝的人。伯有死了以後,鄭簡公讓太史去命令伯石做卿,伯石辭謝。太史退出,伯石又請求太史重新發布命令,命令下來了再次辭謝。像這樣一連三次,這才接受策書入朝拜謝。子產討厭伯石的為人,擔心他會作亂,就讓他居於比自己低一級的地位。

子產是不是很有點現代管理者的風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