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第一章:秋溪世家概述

洪进公(914-985),五代十国末期至北宋初期,福建莆田仙游人。少怀大志,读书习武,才勇双全,长大从军,屡立战功,宋太宗任命陈洪进为"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跟随宋太宗的军队攻克太原(今山西太原),灭北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杞国公。雍熙元年(984年)再被进封为岐国公。985年在开封去世,宋太宗追封为南康郡王,赐谥号"忠顺",因此,才有了洪进公派下裔孙以"忠顺世家”自称,裔孙遍布世界各地逾千万之众。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洪进公之曾孙增公、坦公来潮为官,增公为潮阳县丞迪功郎,坦公为海阳县知县(今潮安),宋进士,文林郎,任满卜居鹳塘(今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旧时隶属潮州府海阳县延德乡秋溪都)。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坦公崇尚教育,增公曾在潮阳任"迪公郎"一职,主管教育。读书习武的家道渊源,对后辈影响至深,在宋明清时代,"一门三进士,全族九知县"就是官塘陈氏的骄傲( 三进士指:文进士陈昌言,武进士陈义勇、陈有光。九知县指:陈坦、陈金州、陈以鼎、陈其诏、陈志颐、陈衍虞、陈学典、陈吉常、陈励吾)。

至五世祖昌言公,1252年庚戌科进士,宋理宗任命为“皇宫宣教”(太子的老师)、“河南按察”,谥“制签宣教”,任满回乡,宋理宗授权建立秋溪都,范围覆盖东溪北溪之间,并作为御赐封地相赠。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昌言公回乡后修大宗庙(官塘延华堂),正典籍(修族谱)赠祭业,尊坦公、增公同为秋溪陈氏一世祖,立牌位陪祀于曾祖父岐国公洪进公牌位的两侧。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因此,官塘陈氏也称"秋溪世家",官塘陈氏大宗庙延华堂挂了三对灯笼,分别为“颍川世家”、“忠顺世家”和“秋溪世家”。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这三对灯笼也在向世人诉说着洪进公派下裔孙自称“忠顺世家”和“秋溪世家”乃自成一派,凡“忠顺世家”者皆系洪进公裔,正所谓:公封岐国香溢华夏,忠顺延绵秋溪世家。

洪进公上祖陈实公圣像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洪进公上祖霸先公圣像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秋溪世家世系诗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秋溪陈氏一族,是潮安望族之一。自宋哲宗元符年间肇创至今已历史悠久。裔孙蕃衍,蔚为茂族。现裔孙逾百万,散布潮州地区及周边各地和东南亚乃至全球各地。也分衍出来很多堂号,世馨堂便是分衍出来的堂号之一。

第二章:秋溪世家的三座世馨堂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秋溪世家十世祖仁公于明朝初期出资始建潮州铁巷世馨堂,后约在康熙五十年前后,由十九世祖王猷公监建重修。

再往上追溯可追溯到共祖的六世祖梅叟公,其裔孙在粤东共建了三座世馨堂,分别是潮州城内铁巷世馨堂、龙溪柯陇(现庵埠官里)世馨堂(俗称秋溪祠)和兴宁市内河背街世馨堂(又名科举祠),最先兴建的是潮州铁巷世馨堂,后庵埠和兴宁的两座世馨堂是仿潮州铁巷世馨堂而建,面积略小一些。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庵埠世馨堂一座,另两座均被拆除改建他用。兴宁世馨堂虽潮式祠堂被拆,但围屋式祠堂仍被裔孙保留至今,照样以“世馨堂”堂号祀奉着秋溪世家列祖列宗,更难能可贵的是还保留着当时在潮州铁巷世馨堂复拓的“世馨堂” 堂号字样,潮州铁巷世馨堂已拆,庵埠世馨堂堂号牌匾也已失落,庵埠世馨堂重修时再从兴宁世馨堂复拓堂号制作《世馨堂》牌匾。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第三章: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

该祠堂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官里村,兴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年,1783年),坐北朝南,为两进式三开间两侧子孙巷加侧翼各两套别院附房建筑,占地面积约720平方米,总宽32米,主座宽16米,深22.5米,走廊前端旁边各有一个旁门可进入左右子孙巷,巷宽约3米,子孙巷左右各两套别院附房,均为一厅两房格局,每套约55平方米。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祠堂前面祠堂埕宽32米,深9米,祠堂埕前路宽约6米,为乡道,据族中老人说,在以前,乡道前面还有一池塘,约两亩,池塘尽头正对祠堂大门有一面照壁(解放初期被毁),照壁后面还有一块子孙田,约1.5亩,子孙田前面是一条溪流,池塘和子孙田大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征用成了宅基地,如今这些也就成为了历史。

在祠堂正厅龛后墙上嵌有一方石碑,上刻“清乾隆癸卯年•介叟公、如在公仝建•十月初十日立”字样。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而实际上并非这两位先祖建的祠堂,从时间上推算,秋溪世家十三世祖介叟公、如在公大约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从潮州旸山移居龙溪柯陇(现庵埠官里)定居。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后繁衍生息至枝繁叶茂裔孙众多,才由二十世祖希鑑公、希成公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仿照潮州铁巷世馨堂而建(在老族谱里面有记载)。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祠堂建成后祀五世祖昌言公下各祖。那么石碑怎么会那样刻字呢?应该是建祠之人出于对先祖的尊敬,便刻为来官里定居的开基祖十三世介叟公、如在公仝建,也好让子孙后代知道来庵埠官里创祖的是哪一代先祖。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因特定的历史原因,解放初期,祠堂曾一度归当地农会接管,用于堆放农具等物品,上世纪七十年改为街道办工业厂房,至七十年代末还有一段时间临时用于官里小学的分教室,之后设立幼儿园,再后幼儿园也搬迁搬出,该祠便一直闲置。改革开放后,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在世馨堂首届理事会成员和热心族贤的牵头组织下,世馨堂恢复了每年孟冬十月十九日的祭祖仪式。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拥护和参加的宗亲也越来越多,后在当地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众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世馨堂如愿取回了祠堂的永久使用权。

由于年代久远,沧桑变革,大门两侧石狮被盗,柱礎斗载,为墙代替,旧貌已非,屋漏椽蛀,时有倾圮之虞,非重修不可。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2017年初,在热心族贤的倡议下,得到了族内多位企业家和众宗亲的鼎力支持,纷纷慷慨解囊出资出力,拟定了重修方案后便马不停蹄的联系施工队伍,准备重修材料,由几位热心宗亲组成了督建小组,择吉于2017年5月26日(农历五月初一)动工。

重修工程分了两次进行:

第一次是祠堂主体工程,拆除了原祠堂的整个屋顶,只保留了四面墙体和门楼肚,在原墙体的基础上重盖屋顶,部分可用的石柱和整个门楼肚(包括门楼石刻和大门“陈氏家庙”石匾)给予保留,历时半载,在督建小组的操劳和众宗亲的群策群力下,按照既有条件,以快、好、省的原则完成了重修工程,石狮再现了,神龛安上了,金碧耀眼,斗拱辉煌,门外新增两侧壁画(郭子仪拜寿、薛仁贵封王)、屋脊又增嵌瓷、两廊又添了廿四孝图、祠内对联,琳琅满目,十幅祖公像悬挂在大厅两侧,庄严肃穆、气宇恢宏,祠堂整体美奂重新,让人赞叹不已。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祠堂主座于2017年11月8日(农历九月二十日)完工并举行了隆重的重修落成典礼。同时,在新成立的理事会成员组织下,号召众宗亲请祖先牌位入祠,宗亲们也热情高涨的做出响应,纷纷择吉请祖先牌位入祠,并恢复了每年春秋两祭和孟冬祭祖共三次祭祀活动,还组织宗亲参加大宗廟延华堂和铁铺积庆堂等兄弟宗祠的祭祖活动,参加霜降日一世祖坦公的扫墓活动,号召众宗亲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到祠堂上香向祖先请安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大的提高了宗亲们的宗族意识,敦亲睦族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也使后代子孙能够遵习礼仪,尊宗敬祖,对姓氏文化及寻根溯源的一种遵循和延续。使裔孙不忘本,尊祖训,这就是推行宗族文化、祠堂文化的影响力量。

走近祠堂,大门口两侧有一对石狮子,大门对联“遵闽藩祖训,衍佥宪家风”,大门额匾【陈氏家廟】,背刻【秋溪世家】,大门额匾左右刻有“忠顺流徽”和“簪缨克绍”。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幅进屏闪门,左右各有一间耳房,过了闪门便是天井,天井左右是走廊,走廊墙上左边刻《庵埠官里世馨堂重修记》和《捐资芳名榜》,右边刻《庵埠官里世馨堂之源流》和《陈氏秋溪世家世系诗》。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过了天井就是祠堂正厅,正厅中间高挂【世馨堂】堂号牌匾,下面4.8米多宽的神龛金碧辉煌,潮州木雕精美绝伦,神龛上祀五世祖昌言公下各祖。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左右两幅对联为“闽越徙官塘枝繁叶茂,潮郡移柯陇桂馥兰芳”和“世德绍其裘岐国家声远,馨香荣俎豆秋溪派泽长”。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左右侧厅各挂五幅祖宗像,左边分别为陈实公、霸先公、洪进公、增公和坦公。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右边分别为昌言公、介叟公、如在公、希鑑公和希成公。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第二次是修整恢复了祠堂前大埕,由于历史原因,原祠堂埕已被分给个人并盖起了建筑,经多方努力和众宗亲的大力支持,得以购回祠堂埕土地并修整恢复了整个祠堂埕。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在修复过程中发现原来位于祠堂埕的旗杆石,上刻“道光戊子科·中式第四十一名举人·裔孙吉常立”字样(道光戊子年是道光8年,即公元1828年),据《海阳县志》记载,吉常公二十四岁中举,由此推算出吉常公生于1804年,卒年不详,任甘肃知县暑凉平府知府。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旗杆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街道工业改建厂房时拆下,一对被劈开成四条,嵌建在厂房作为窗檐石,遂拆下来修复后立于祠堂埕的左侧角上。

又按原旗杆石形状新仿制了一副旗杆石立于祠堂埕左侧。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并于2020年春节前竖起了一根高8.36米的“一斗旗杆”,据相关文物保护专家介绍:“进士的旗杆上有两个四方斗,举人的是一个四方斗,贡生没有斗,斗的形状像个金元宝,寓意升官发财,从一斗、二斗、三斗最高四斗,官位越高斗越多”。吉常公是举人,按规例就是立一斗旗杆,同时定制了陈氏族旗。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在2020年岁次庚子的正月初一举行了首次升旗仪式。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还在己亥年腊月廿九举行了首次升挂添丁灯笼上灯仪式。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陈氏秋溪世家潮安庵埠官里【秋溪祠世馨堂】史略

祠堂每年的祭祀活动和一些传统仪式,无时不刻的在向裔孙们灌输着寻根溯源、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思想,祠堂重修完成后,使族人更能团结一致,敦亲睦族,在这大好时代的背景下,继续将姓氏文化和宗祠文化发扬和传递下去。

祝愿秋溪世家族人合族安康!祝愿天下陈氏永远辉煌!

(编者注:因水平有限,资料匮乏,文中若有错漏之处,敬请宗亲及读者提出批评指正意见为盼。本文内容经庵埠官里世馨堂修谱组校正,廿八世裔孙泽伟整理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