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在深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里,有读者向梁文道提问:“怎样读哲学,才是更好的方式呢?”

他回答说:“大多数人读哲学,是按传统的'通读哲学史'方式。但这样下来,除了记住一堆人名、流派之外,真正的收获并不大。还有一种“哲学问题”入门法,先了解哲学到底都在探讨什么问题,带着问题读哲学,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哲学,经常给人以“高冷”的感觉。特别是对于初读哲学书籍的人来说,如果一上来就看《西方哲学史》之类的大部头,难免会看得两眼发晕,每个字都认识,但通读下来能看懂的寥寥。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梁文道的建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从哲学起源的角度来了解哲学。实际上,除了这种方式以外,市面上还有一些内容相对轻松、对新手友好的哲学类书籍。

在过去几年中,我陆续读了不少哲学类书籍,写作风格、切入点各不相同,挑选出了以下7本书。如果你对哲学有兴趣,又担心晦涩难懂的术语,不妨从这个书单里选几本来读,相信会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1、托马斯·内格尔:《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推荐指数:5颗星

豆瓣评分:8.2分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问题出发”的小书,主要介绍哲学探讨的9个基本问题。

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世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地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哲学家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永远充满好奇心,对于习空见惯的事物和概念也要提出一些“为什么”。这些“为什么”就构成了哲学的核心内容。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这本书非常薄,只有120页,主要讲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例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身、心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有没有自由意志?”“是非之分的界限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着联系,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关于自由意志,作者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在自助餐厅中,有蛋糕,也有桃子。你选择了蛋糕,但同时你也“有可能”选择桃子。

那么你选择蛋糕这件事情,是根据你做出的自由选择?还是冥冥之中有种力量,让你做出了这个选择?如果你认为后者是对的,就是“决定论”的观点。

但“决定论”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形:如果一个人偷了东西,他也可以辩解说:我不是自己要偷,而是我不可控的力量作祟。这时也会面临一个困境:惩罚一件一定会发生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自由意志的确存在,又会引发出新的问题:自由意志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在因果联系的世界中,它由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从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衍生出无限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催生出了哲学。

2、乔斯坦·贾德:《纸牌的秘密》

推荐指数:4颗星

豆瓣评分:7.3分

推荐理由:故事嵌套故事,再与现实的人生重叠。一本小圆面包书揭开了家族三代的秘密,每个人心里都活着一个小丑,试着找到它,而不是将它遗忘。

人生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摸彩游戏,只有中奖的彩票展现在我们眼前。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是一位哲学家,但他写的哲学书籍主要面向普通读者,擅长用瑰丽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和故事,把深奥的理论融入其中。

《纸牌的秘密》是一个包裹着“童话”外壳的哲学寓言。主人公汉斯和爸爸一起开车旅行,想要找回离家出走、一心要寻找自我的妈妈。汉斯的爸爸对纸牌上的“丑角”情有独钟,汉斯则是一个想象力丰富、善于思考的小男孩。

在旅行过程中,小汉斯得到了几份特别的礼物:侏儒赠送的放大镜、面包店老板送的小圆面包书。这些小小的物件把他带到了一个魔幻岛,他看到了扑克牌上的52个人物,他们狂欢、沉沦,最后魔幻岛走向毁灭。最后生存下来的只有丑角和水手卢德维格。

故事中还穿插了汉斯祖母与水手卢德维格的爱情故事、汉斯父母的感情等内容,多条线索并行,却又丝毫不显得混乱。

通过汉斯的奇幻经历,乔斯坦·贾德想要传递的信息是:人生中有太多的诱惑,有无数种选择,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思考,才不致在现实中失去自我。

3、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推荐指数:5颗星

豆瓣评分:9.0分

推荐理由:翻译成几十种语言、销量过亿的哲学入门书,跟随小女孩苏菲漫游哲学世界。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看完了《纸牌的秘密》,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姊妹篇:《苏菲的秘密》。这本书自1986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64种文字,全球销量过亿册,足见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一是以小女孩苏菲为主角,结合生动、紧凑的故事情节,将2000多年的西方哲学史娓娓道来。二是在讲解哲学家及其思想的同时,也会讲到欧洲的文化、历史。即使对欧洲历史了解不多,也能轻松驾驭。三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是“真实”与“虚幻”,但一直在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苏菲的秘密》的结尾,作者揭示了一个令人怅然若失的事实:苏菲不过是上校虚构的人物,就像魔幻岛上的一切,不过是梦一场。

4、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推荐指数:5颗星

豆瓣评分:8.6分

推荐理由:最风趣幽默的哲学书,集合了大量哲学家的八卦,轻松好读。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思考。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以哲学家、哲学流派为主要内容的书,但它跳出了以“严肃”为特征的传统讲述模式,而是以轻松的语言风格、犀利的吐槽,把枯燥的理论变成生动的故事,把众多知识点巧妙地串成一条逻辑线。既读得过瘾,又收获颇丰。

作者在介绍哲学思想、哲学与科学、商业、宗教之间的关系之余,不忘讲述哲学家之间的“爱恨情仇”:牛顿和莱布尼茨因为微积分的发明权争执不下,“超级富二代”维特根斯坦和老师罗素的关系转变,休谟和叔本华在面对读者“不买账”时的不同反应。

这些看似“闲笔”的八卦,让哲学家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化,他们是有血有肉、有各种小缺点的“人”,而不是只会坐在书斋里,托着脑袋思考漫无边际问题的老学究。这种理解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哲学、读懂哲学是大有裨益的。

这本书不光是八卦云集,作者有许多关于哲学的独到思考和见解,文章中金句频出。他写康德和叔本华的不同:

在康德那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井井有条的理性。在叔本华这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因此康德对世界的看法是乐观的。叔本华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

讲到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取向时,有这样的一个总结: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就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学家,学说更容易脱离现实。这些精辟独到的总结,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哲学的了解之透彻。

5、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推荐指数:4颗星

豆瓣评分:8.0分

推荐理由:以独特的英伦古典笔触,从6位哲学家的故事中,读懂6种哲学态度。

全部道德哲学都能附属于一个人平凡的私生活,并不亚于其他更丰富的生活。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最擅长以“随笔”的形式,用简洁优雅的语言,讲述关于人生、关于孤独、关于友谊等种种思考,颇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意味。

《哲学的慰藉》是德波顿最畅销的作品之一,他选取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尼采、叔本华等6位哲学家,从他们对孤独、金钱、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的态度中,得到不一样的哲学慰藉。在这些哲学家的人生细节里,我们也可以读到他们伟大思想的来源。

以蒙田为例,他的日记中经常有“不喜欢苹果”“喜欢擦嘴”等琐碎的内容,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寻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小怪癖”。然而,在他平凡的外表下,还有一颗充满思辨色彩的灵魂。

他通过游历、思考、阅读,尽量消除自己的固有偏见,去了解并接纳更多文明的特点,这在他所生活的16世纪之欧洲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给他带来无数慰藉的精神伴侣拉·博埃西骤然离去,让蒙田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但它同时转化成了另一种积极的力量:透过写作排解孤独,然后他的文字又称为无数后人的慰藉。

6、贝鲁埃特:《花园里的哲学》

推荐指数:5颗星

推荐理由:一座座迷人的花园,不仅是人们漫步休闲的绝佳选择,更是哲学思想的栖息地。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花园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幸福异托邦。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花园里的哲学》是西班牙哲学家、人类学家贝鲁埃特的新书,他热爱哲学,也热爱花园,喜欢亲手设计、布置家中的精巧小花园,花园也启发了他对于哲学的进一步探索。

花园、哲学,这两个名词乍听之下似乎没有太多相关之处,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花园甚至与哲学的诞生息息相关。

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就经常在林荫树下,一边和学生们悠闲地散步,一边谈论哲学,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更是被称为“花园学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花园寄托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像圣经故事里的伊甸园,波提切利笔下维纳斯的花园,是优美与宁静的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花园景观风格的不断演变,背后也有着哲学思想的身影。

以英国以“自然”著称的风景式花园,和法国以大量运用几何线条为特色的规则式花园为例,它们的表面区别是设计风格的不同,但背后的推动力量之一是哲学思想的差异。在当时的英国,流行洛克等人的经验主义哲学,强调自由意志,而在法国,笛卡尔等人强调演绎推理的哲学思想占据主流。

贝鲁埃特正是这样一步步地,从花园里另辟蹊径,看见一部崭新的哲学史。

7、罗素:《西方哲学简史》

推荐指数:5颗星

豆瓣评分:8.1分

推荐理由:大师经典之作,可以作为入门后的进阶读物。

从纸牌到花园,从问题到流派:7本好书带你轻松入门西方哲学

把罗素大师的书放在最后,有两层考虑:一是从书本身来说,内容是按时间线、哲学家、流派罗列,体系庞杂,信息量很大,不太适合多数“小白”读者。二是在个人的阅读体验上,虽然这本书买的最早,但真正开始用心读,也是在读了一些更好读的哲学书之后,才算读了进去。

《西方哲学简史》的确优点多多,作者罗素本人就是哲学大师,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在逻辑学、数学方面也很有建树。相较于其他哲学家大部头的哲学专著,《西方哲学简史》的语言风格更为通俗,把复杂、艰涩的哲学问题讲解清楚,对于具备一定哲学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读物。

个人建议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和西方历史、希腊神话等类书籍搭配来看,毕竟哲学的发展脉络是在历史演进的大框架之下进行的,古希腊神话则对早期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至深。比如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每天纵情于声色,他所代表的享乐主义哲学,而俄耳甫斯与亡妻的虐恋故事,则构成了另一种悲剧哲学观。


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但哲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读点哲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帮助我们在焦虑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无论是充满哲思的纸牌,还是花园小径的漫步,抑或几个关于世界的终极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走进哲学的入口。

哲学家塞内加说:如果有人自称对研究哲学尚未准备好,或者已经错过了的时候,那就等于说他不是太年轻就是太老,不能享受快乐。

那么,试着从选择一本合适的哲学书开始,从当下开始,享受属于哲学的美妙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