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决心见证初心 用行动践行使命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 王雅岩

王雅岩,男,1964年4月出生,党员,主任医师,1988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王雅岩同志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无论是当年的“非典”,还是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身为党员的王雅岩都身先士率、冲锋在前,主动请缨到疫情最前线。他以决心见证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谱写了一曲医者仁心的赞歌。

01 临危受命 逆行征程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危难时刻,王雅岩没有片刻迟疑,主动请缨出征武汉。当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关键时刻党员上!自己是党支部书记,更应该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贡献力量。

1月26日大年初二,作为吉林省援鄂医疗队普通救治队第三组医疗组组长,王雅岩带领团队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同在呼吸内科、正在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的儿子到车站送行,王雅岩叮嘱儿子:“好好学习、工作,看好家。”不到10个字,饱含的是一位父亲和丈夫对家庭的责任和牵挂,儿子含泪点头,告诉父亲要注意身体、保护好自己。

领导的重托,家人的理解,更加坚定了王雅岩的决心。他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使命;作为党员,抗击疫情是责任。我将竭尽全力,为武汉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02 担当使命 砥砺前行

王雅岩带领的团队被安排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这是武汉市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进入这样的“火线战场”,任务艰巨而繁重,他和队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着,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力争抢救更多病人。

2月23日夜间,病区接收了10名患者,王雅岩和队员们有条不紊、各司其职,立刻展开工作:询问病史、查体、开医嘱、抢救患者……,当结束所有工作脱下防护服时,已是第二日清晨。1个多月,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王雅岩每天都在这样高负荷、高强度的工作中度过。然而,看着逐渐好转的患者,所有的辛苦都有价值,能给患者带来曙光,是他坚守的动力。

这次疫情中,很多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症状,王雅岩在救治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还耐心细致地做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一位60多岁极危重女性患者双肺感染严重,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神情恍惚等症状,王雅岩在紧急救治后,不顾疲劳,继续耐心地做患者心理疏导。初时,患者不肯配合,王雅岩就主动靠近患者,近距离与患者交流,打破患者心理防线,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焦虑情绪。

救治患者,王雅岩不仅专业技术精湛,更坚守医者仁心;作为医疗组组长,王雅岩却像个不辞劳苦的管家。他每天要了解患者病情,查对治疗医嘱,巡视病区,对危重患者进行重点查房,还要和其他医疗组组长、领队交换诊疗方案和工作安排。在完成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他时刻关注着其它队员的健康、心理和工作情况,一再叮嘱队友们一定要严格做好全套防护措施,不能因为马虎大意增加自身风险。

03 “疫情”当先 誓为己任

2月24日,王雅岩所在的吉林医疗队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全体队员进行7天休整,相关医疗救治工作由陕西省第四批医疗队临时接替。难得的休息,王雅岩却没有马上离开病区。为了让新队伍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他和队友们与新队员共同值班,向新队员详细介绍病区患者情况,传授诊断、治疗、病历书写、采咽拭子等方面的细节经验和注意事项。一切交接妥当,他和队友们离开病区时,他们的休整时间也已接近尾声。防控指挥部根据工作情况要求王雅岩组继续留在武汉,王雅岩坚定地表示:一切听从指挥,全力做好工作。

在武汉工作的日日夜夜,王雅岩与队友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苦活、脏活、危险的工作抢着做,用无私品格、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传递了抗疫正能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王雅岩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防控疫情工作第一线,将武汉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初心和党员的担当,他是延边医者的代表,是疫情来袭时的最美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