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人民调解工作法(三)

“四字”人民调解工作法(三)

前两天分别介绍了“四字”人民调解工作法(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培养学习型法律明白人.“四字”人民调解工作法(二)公道正派,诚信廉洁.今天向大家介绍“四字”人民调解工作法(三)抓住矛盾核心,化解纠纷毫末.约2000字,阅

(三)抓住矛盾核心,化解纠纷毫末

纠纷的发生有多种形态,有隐藏很久才爆发,有突然才发生,无论何种纠纷的出现,一定有规律可循,虽然不绝对,但我认为调解纠纷时应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人物, 抓住调解时机, 抓住调解场景。这“四抓”工作法为我们调解员插上了精准调处纠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案例: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解启示

2016年9月25日上午,李某全雇请李某平去挖树,2016年9月25日下午李某平骑电动车去挖树工地干活不慎摔伤,造成左脚末指骨折,当时入某人民医院治疗,李某全垫付医疗费8000余元,2016年10月12日治疗终结出院休养,李某平认为李某全负有全部责任,应予赔偿,李某全认为没有责任,是李某平自已不小心摔伤,与其从事的雇佣活动无关,不同意赔偿,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2016年10月14日下午4点30分,李某平来调委会申请调解。

受理李某平的调解申请后,调解委员会高度重视。一方面,因本案受害人李某平是农民工。另一方面,因本案当事人隶属不同县区,属于跨区域矛盾纠纷案件。经洪城人民调委会认真研究,立即选派了调解经验丰富、调解能力强的调解员等开展调解工作,并与双方当事人到坑坑洼洼的现场。本案争议的难点点及关键:一、李某平的损伤与李某全雇用活动是否有因果关系;二、如与李某全雇用活动存在因果关系,李某全有多大的责任,也就是应赔偿李某平多少钱?

李某平的损伤与李某全的雇佣活动是否有因果关系.本案系李某平骑电瓶车不慎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李某平认为骑电瓶车去李某全指定的莲塘金源汇景小区工地挖树必须经过事发路段,当时该路段路面凹凸不平,致当事人李某平骑电瓶车经过时摔倒受伤,而不是自已不小心所致,应由李某全承担医疗费等损害赔偿义务。但李某全认为李某平来莲塘金源汇景小区工地挖树是事实,但事故发生路段没有监控,交警队对事故责任又未作认定,事故如何发生及当事人李某平如何摔倒受伤,由李某全承担全部责任的证据证明不足,故雇主李某全不承担责任。因各方分歧较大,两个多小时未能调解。当即洪城人民调委会召开调解员会议,认真研讨分析。根据各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经分析,调解员认为事故责任认定及责任比例是本案调解的关键所在,目前当事人李某平情绪不稳定,并打电话叫亲属准备去李某全家闹事也是调解中不可忽视的事实。本案由于交警部门对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直接导致事故赔偿责任及赔偿金额无法确定。各方当事人又对交通事故责任比例存在很大分歧,赔偿数额相差悬殊,调解难度较大。

李某平的损伤与李某全雇佣活动的法律适用及责任划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公民、法人因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虽然此起事故发生时,事故发生路段没有监控,交警队对事故责任无法作认定,当事人李某平也无法举证证明自己是骑电瓶车经过时摔倒受伤,而不是自已不小心所致,但当事人李某全作为雇主,不能排除与本案事故发生没有关联性。因此,雇主应承担主要责任,李某平自身也有过错,应承担次要责任。

尽管明确了当事人双方各自的责任,但李某全仍然认为自己虽然不能排除与李某平摔倒受伤的发生没有关联性,李某平也不能举证自己是骑电瓶车去自己指定的莲塘金源汇景小区工地挖树途中造成的摔伤,既然双方都同样无法证明自己,自己就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为此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考虑到当事人双方责任划分已经十分明确,李某平也确实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在赔偿金额上做出过多让步,为了尽快化解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调解员以雇主李某全作为突破口,从法理、情理上反复做雇主李某全的思想工作,告知李某全,通过几番情与理的说服工作,最终做通雇主李某全的工作,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1、李某全一次性赔偿李某平误工费、护理费等计人民币11000元; 2、签订本协议之日李某全当庭付给李某平4000元,剩款7000元一个月内付清李某平;3、本协议签订后,双方不再存在任何纠纷,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任何机关主张权利或上访。

本案难度在于李某平的损伤与李某全雇佣活动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责任比例之确定,其调解结果对于当事人李某平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李某平途中骑电动车摔倒受伤,但与李某全雇佣活动存在因果关系,李某平去雇主李某全指定的场所必须经过该路段,且雇主李某全认可该事实。根据法律衡平原则,调解员提出主次责任划分调解建议。双方当事人从内心接受并认可。调解员与当事人同到现场,双方自愿来调委会,说明双方有调解意念,调解员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人物, 抓住调解时机, 抓住调解场景进行调解,这是本案能成功调解的关键。调解委员会打破常规,运用法、理、情化解纠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