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假如沒了中國

地球還真沒辦法接著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主任曾說

2019年,亞洲貢獻了全球增長的70%

其中中國佔了41%

也就是說

中國貢獻了全球增長的29%

超過了美國和歐洲

二月初的時候,韓國的現代工廠被迫停工了

原因是缺少來自中國的配件


“按照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波及面來看,絕大多數跨國汽車公司的零部件庫存最多能堅持到3月。之後如果情況仍未好轉,恐怕整車廠就要停產了。”某跨國零部件公司高管道出了擔憂。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事實上,近期現代、雷諾三星、日產、菲亞特克萊斯勒等跨國車企,已經相繼傳出海外工廠停產的消息,很大程度上在於中國產汽車零部件斷供。

眼下,主要由中國產零部件斷供引發的“蝴蝶效應”,逐漸波及全球汽車廠商。對中國產零部件依賴度逐年提升的韓國,首先感受到“涼意”。

現代汽車因中國產零部件短缺,位於韓國的大部分工廠在2月11日前完全停產,現代汽車成為第一家因疫情而在中國以外地區暫停生產的跨國車企。

據韓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韓系整車廠使用的近九成汽車線束來自中國,其中現代和起亞的3個線束供應商韓國裕羅、京信和TNH均在中國設廠,現代汽車的半數線束產品更是由京信提供。京信在中國有4家工廠,雖然這4家工廠在2月14日前已經全部復工,但產能僅恢復50%左右。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日本車企也面臨相似問題,尤其是日產。

在它全球汽車組裝廠使用的零部件中,有800餘種零部件由中國湖北的工廠提供,日產也因此較其他車企更易受到斷供的影響。


為什麼中國爆發的疫情,會對全球汽車生產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中國車市體量較大,而且全球80%以上的汽車零部件和“中國製造”相關。

跨國車企的中國本土化程度也較高,為了就近供貨,除了大批中國零部件企業外,還有很多外資零部件供應商在中國設有工廠。

韓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約170家韓國零部件企業在中國建有300座工廠。

單就此次疫情嚴重的湖北省而言,除了有諸多整車企業外,偉巴斯特、博世、法雷奧、佛吉亞、霍尼韋爾、偉世通等全球知名零部件企業也在這裡建有工廠,其中武漢市有7家整車企業、12個汽車總裝廠、500餘家零部件企業,汽車年產量超百萬輛。

如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公司經濟學者西蒙·麥克亞當所言:

“即便在中國供應商存在感較弱的行業,也肯定有一些嚴重依賴中國產品的企業。只要其中一種低價卻至關重要的零部件出現生產瓶頸,就能導致價值更高的上游停產。”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世界工廠中國停擺之後,美國從iPhone到抗生素都遭遇了一場危機。

一時間國外企業數著日子等中國開工:先是首次延期的2月3日,再到防止大規模流動傳染延期開工的2月10日,現在是“隔離再隔離”後的2月17日。


這次中國疫情暴露的全球供應鏈風險,竟然是過度依賴中國市場。

《財富》雜誌刊文稱:“幾乎所有的重要的消費電子產品,都在中國製造”。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手機領域的代表就是蘋果

中國的一場疫情,在一個開盤抹去了蘋果270億美元的市值。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因為路透社報道蘋果的中國iPhone工廠復工延遲,富士康的鄭州工廠雖然獲得了復工許可,但僅有10%的員工復工,由於病毒感染風險,深圳工廠復工的時間還要延後。

富士康已經急得要去生產口罩,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工業富聯近日發表的公告稱,預計2月底口罩的日產能可以達到200萬。


美國多家蘋果零售店表示,iPhone 11已經售罄或短缺。

例如位於美國紐約上東區的一家AT&T零售店稱,店內的iPhone 11 Pro已售罄數週,且他們並未得到何時到貨的具體通知。

報道稱,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蘋果零售商們根本不知道何時能拿到新貨。

主要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影響蘋果的供應鏈,另外從中國向美國的發貨頻率也在下降。

此前就有媒體表示,蘋果因疫情影響面臨iPhone零件和替換品短缺的問題。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眾所周知,目前富士康鄭州廠區主要負責生產iPhone,全球超過90%的iPhone都在這裡產出,所以這裡復工率的高低對富士康最大的合作伙伴——蘋果公司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據悉,疫情導致的旅行限制和春節假期的延長已經使中國製造基地的產量增長遠低於預期,蘋果公司也因此取消了3月份的季度銷售預期。

不過,目前富士康公司的多數供應商復工復產率也已經達到80%以上,鄭州園區已可實現正常供貨,客戶訂單也在持續增長。

此前富士康也表示,預計3月底前可以恢復大陸全部產能,上半年銷售情況還是有希望與去年同期持平的,絕對不會影響到一些關鍵合作伙伴的生產銷售。


硅谷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正在開發中的一些電子產品,也因為中國供應商停止工作,需要延遲發佈時間。

戴爾、惠普、高通、華為、三星等科技公司,都在評估中國疫情對其供應鏈的破壞程度。他們的供應商處於疫情影響地區,產能受到限制。

分析公司TrendForce則預測,1-3月將生產2.75億部智能手機,較2019年前三個月的3.1億部智能手機下降12%。預計蘋果的產量將下降10%,而華為將下降15%。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一份研究集團HIS Markit的報告稱,中國佔全球顯示屏產能的一半以上。而武漢就有五家工廠生產LCD液晶顯示器和OLED面板。

疫情之下的武漢封城和全國範圍下的延遲返工,已經影響了這些顯示屏的生產,造成了價格上漲。

而就在昨天,三星表示旗下的大多數工廠已經關閉

因為韓國越演愈烈的疫情

除了三星,最大的面板生產商在哪,就在中國,第二大的京東方,與此同時

第三大的生產商也在中國,那就是TCL

它們生產了除三星之外的大多數手機平板電腦屏幕

TrendForce的顯示器專家邱宇彬(Eric Chiou)對FT中文網表示,尺寸小於65英寸的面板預計會漲價至少1到2美元。

就連藥品供應都出現了危機:美國使用的抗生素大部分來自中國,胰島素、抗抑鬱藥、血液稀釋劑等都直接或間接依賴於中國供應鏈。

如果中國不復工,地球少了中國一樣轉?

一封洩露的郵件則顯示,亞馬遜正在從中國搶購貨物,囤積庫存,應對疫情風險。

外國企業已經在討論一個解決方案,即緊急在東南亞建立替代工廠。

很難說在這場危機之後,出於分散風險的需求,製造產業是否會進一步“被轉移”向世界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