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大師為什麼被抑鬱症困擾?我們能避免嗎?網友:"看完有答案"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估計,全球有逾3億人罹患抑鬱症,約佔全球人口的4.3%,其中中國有5400萬患者,相當於100個人裡至少有3個抑鬱症患者。WHO曾在報告中指出,抑鬱症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負擔疾病,預計到2030年抑鬱症將位列世界疾病負擔的首位。

本文將以兩位喜劇之王的例子,來分析下如何避免被抑鬱症困擾。

喜劇之王卓別林

喜劇大師為什麼被抑鬱症困擾?我們能避免嗎?網友:

卓別林的不幸童年

卓別林的父母都是劇團的喜劇演員,他的喜劇天分是耳濡目染的遺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父母就離婚了。父親酗酒逃避撫養責任,又在37歲那年早早死去。母親哈娜又因嗓子問題,演出收入低微,同時還要養育他和一個同母異父的哥哥。卓別林5歲那年開始就要上臺表演,貼補家用。因生活所迫,他賣過花,當過雜貨店小夥計、診所的小傭人、印刷廠學徒等。

喜劇大師為什麼被抑鬱症困擾?我們能避免嗎?網友:

卓別林成為喜劇大師的經歷

卓別林於1912年10月2日隨同卡爾諾啞劇劇團進入美國,隨後他在美國的啞劇演出非常轟動,以至於引起美國電影製片商的興趣。當時,啟斯東公司的老闆賽納特一眼相中了這個來自異國他鄉的青年,卓別林開始了嚮往已久的演員生活。1914年到1923年間,卓別林拍攝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啞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

小丑在哭泣,被抑鬱症折磨的卓別林

卓別林覺得自己患了抑鬱症,他去找醫生:“醫生,我糟透了,你能不能治好我的病?”醫生說:“為什麼不去看小丑的演出呢?我保證你看完之後會開懷大笑。”“但是,醫生,我就是那個小丑。”

香港喜劇之王周星馳

喜劇大師為什麼被抑鬱症困擾?我們能避免嗎?網友:

周星馳的不幸童年

為了生存,母親嫁給了香港的一個窮小夥。後面母親生了三個小孩,一男兩女,男的就是周星馳。在周星馳7歲那年,父親因忍受不了窮苦,毅然離開了他們四人。靠單親媽媽養活,身邊又沒有一個男性,周星馳的童年時期是孤獨的。周星馳還需要經常打工,賺錢貼補家用,給自己賺零花錢。

喜劇大師為什麼被抑鬱症困擾?我們能避免嗎?網友:

周星馳成為喜劇大師的經歷

1982年,憑著對錶演的熱愛,周星馳連考了兩次,終於進了香港無線電視藝員夜間訓練班。畢業後跑了8年的龍套。在這八年裡面,他不斷的豐富著自己的演技和經歷,也在不斷的形成自己的獨特喜劇風格。終於憑藉《霹靂先鋒》,使周星馳獲得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得到大家認可。 隨後《賭聖》奠定了周星馳無厘頭的風格,更以《大話西遊》,《功夫》,《喜劇之王》,《唐伯虎點秋香》等一系列經典喜劇電影,被廣大影迷奉為喜劇大師。

喜劇大師為什麼被抑鬱症困擾?我們能避免嗎?網友:

周星馳與抑鬱症

周星馳成名之後,跟他合作過的演員,導演都有報道出他的苛刻要求,甚至說他是片場暴君。

2014年《美人魚》頒獎禮上,周星馳終於在現場露臉,給各位“美人魚”頒獎,卻只出現3分鐘,不但話沒說幾句,臉色也相當萎靡憔悴。根據圈內人士稱,周星馳最近飽受抑鬱症困擾,靈感枯竭,有“息影退休”的打算。而且周星馳的身體狀態每況愈下,這次出席《美人魚》的選角決賽也是靠著藥物強撐出席。

喜劇大師為什麼得抑鬱症?

為什麼鏡頭裡活蹦亂跳,嘻嘻哈哈,而到臺下卻如此的沉默寡言,孤獨抑鬱?

1、是來自童年苦難生活,是形成長期負面情緒的外因。

2、喜劇大師都善於挖掘人性和社會中最黑暗,殘酷以及痛苦。並咀嚼和消化那些經歷和情緒。從而創作出極度不自然的反差身份和反差行為,來製造笑料。喜劇大師非常擅長把那種彆扭的虛偽做作,醜陋不堪,無知懦弱表現出來,通過自我醜化,自我矮化讓觀眾產生優越感。

3、喜劇大師的身份,必須要求打起精神,在公眾的面前展現正面形象。也因此,抑鬱症患者被要求暗示鼓勵打起精神時,往往更加迅速崩潰。

怎樣避免抑鬱症?

抑鬱症是情感情緒調控的缺失,不僅被長期負面情緒消耗,也被刻意激發正面能量消耗。正能量不會支撐人的精神,是正確的情感情緒的認知才能支撐人的精神

正確的情感情緒認知

收起傲慢

不要被成績,榮譽等外部條件而矇蔽,收起你的驕傲。

去除偏見

不要被表象迷惑,固守本心。

面對新事物

超出自己的認知,先不要做判斷,選擇。虛心的多去了解,多去學習知識,直至洞察規律和本質。

提高認知水平

打碎自己的思維,認識到自己不足,承認不足,學習改進,從而獲得更好的方法和經驗。

正確認知避免抑鬱症,認知才能激發正能量,認知才能消除負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