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经纵横:生态养牛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项目所处背景环境利好支撑项目可行

从政策层面来看,本项目所涉及的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链,分别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中有所提及并明确指出相关产业发展方向,政策文件鼓励支持本项目产业进一步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

从市场环境看,本项目涉及的相关行业市场发展均呈上升趋势。2010年全国畜牧业产值2.0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56.5%。畜牧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部分畜牧业发达地区养殖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达50%以上。2010年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59.1kg、20.6kg、28.2kg,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有力保障了国家食物安全。

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将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

二、项目支撑策略合理保障项目可行

为进一步打开行业市场,推动本项目顺利实施,大新县海仙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将以如下策略支撑保障本项目实施:

1.打造专业营销体系支撑企业市场扩张

为支撑本项目发展,大新县海仙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将以建设专业农村经纪人队伍为中心,实现产销直接对接为目标,与相关专业公司合作为切入点,支撑业务规模发展:

(1)构建整体营销网络、实现市场广域覆盖

合作社将建立以"合作社为指挥中枢、营销人员为业务支架"的营销网络体系,立足市内、放眼省内,开拓国内,通过培养营销及技术服务人员,扩大市场覆盖面,提升产品市场达到能力。

(2)实施精细化营销、不同市场策略差异化

未来几年,大新县海仙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将达到层次多样,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为了更好服务市场,将针对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精细化营销策略,在新的产品组合体系下实施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营销。

(3)开发优质产品、实施品牌化营销

从全国大市场和大流通的需要出发,以适应全省牲畜产品等市场的供求变化及发展要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经济技术条件,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实现项目规划的各项产品区域化、规模化生产,通过示范建设,形成新的名特优产品。

2.推进科技创新确保领先

大新县海仙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秉承"创新无止境"的精神,不断推进产品技术创新,积累竞争力。

在产品发展策略上,将进一步加大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国内领先的农业企业合作,引进和转化先进的科技成果,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稳定地提高产业效益。实行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流通,确保产品的质量,生产出自己的精品、名品,创出自己的品牌。

三、项目效益可观保障项目可行

项目总投资189.8万元,建设投资16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8万元。

经过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02.3万元,年总成本费用35.3万元,年经营成本25.9万元,年增值税0.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0.0万元,年利润总额67.0万元,所得税10.0万元,年税后利润56.9万元,投资利润率35.27%,投资利税率35.27%,资本金投资利润率0.00%,资本金投资利税率0.00%,销售利润率65.4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28.55%,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32.15%,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10%)204.2万元,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10%)252.4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4.75年,税前投资回收期4.41年,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27.5%。

以上数据表明,本项目经济效益较好,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还可为国家上缴可观的税收,并且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以上文章是(案例)报告一部分,详细更多报告内容请关注我公司网站(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