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米格機獨尊:拿印度當小白鼠,才研製出俄羅斯最棒的艦載機

30年前,1989年11月1日,艦載機米-29K和蘇-27在航母--第比利斯號(後改名庫茲涅佐夫號)首次成功著艦起飛,自此蘇聯航母和艦載機的時代就開始了。


唯米格機獨尊:拿印度當小白鼠,才研製出俄羅斯最棒的艦載機


米-29K戰鬥機源於取代米-23K戰鬥機,米-23K於1970年代初開發,用於組建混合艦載飛機,其中包括蘇-24K、米-23K、安-71以及魚雷噴射機。後來俄國防部要求升級蘇-27和米-29戰鬥機,米-29K艦載機相當於美國的F/A-18大黃蜂戰鬥機,兼容戰鬥機、近程戰鬥機以及偵察機的角色。米格艦載機的概念源於1978年,1984年開始設計,米-29戰鬥機飛行試驗室進行試驗。

然而米-29K戰鬥機自1990年代以來都沒有得到俄國防部的訂單,因為俄軍選擇了蘇-27戰鬥機。由於經濟危機,俄政府無法同時自主兩個項目,因此米-29K項目關閉。此外,蘇聯解體和軍事預算赤字導致新航母建造計劃凍結。1992年初已建成70%的“瓦良格”航母工程被擱置,同年2月“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巡航艦被拆除,當時已完成20%。因此,建造艦載機對俄羅斯來說是不可負擔的奢侈,“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裝備蘇-27K戰鬥機就足夠了。隨後,試驗設計局為印度海軍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建造新的米-29K單座艦載機和米-29KUB雙座艦載機。

1990年,飛行員在米-29K試飛時首次在夜間著艦起飛,並在白天發射四枚導彈。在測試過程中,飛機的起落架上出現了裂縫,但試飛任務順利完成。1999年,俄飛機制造公司重新啟動了米-29K戰鬥機項目,2002至2006年間進行試驗,執行了700次飛行計劃。2004年1月20日,印度簽署了一份價值7.3億美元的合同,包括4架米-29KUB和12架米-29K戰鬥機。2010年3月12日,俄印簽署了第二份合同,向印度海軍供應價值15億美元的29輛米格-29K戰鬥機。2012年,俄羅斯海軍訂購了20架米格- 29K和4架米格- 29KUB戰鬥機。


唯米格機獨尊:拿印度當小白鼠,才研製出俄羅斯最棒的艦載機


米格戰鬥機是4+代多功能全天候艦載機,任務包括防空和反艦防禦,攻擊敵人的地面目標。這些戰鬥機改進了滑翔機、加強起落架、複合材料比例增至15%、增加了燃料儲備、建立了空中加油系統。同時增加武器數量、降低雷達能見度、安裝多用途多普勒機載脈衝雷達、RD-33MK引擎、電子遙控系統、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等等。米格飛機攜帶RVV-AE防空導彈和R-73E導彈進行空中作戰;X-31A和X-35反艦導彈;X-31P反雷達導彈和KAB-500KR空投炸彈。誠然,米-29K的航程和載重量低於蘇-33,但其體積更小,庫茲涅佐夫航母艦可容納36架米-29K艦載機。此外,米格-29K比蘇-33便宜一半,每小時的飛行費用也低於蘇霍伊戰鬥機的2.5倍。

與蘇-33相比,米格-29K更加現代化。它載重量有所增加(印度版本允許攜帶5.5噸),採用隱形技術。總共建造了65架米格-29K戰鬥機。但它也有不足,2016年,印度國防部批評了米格-29K,報告指出發動機、遙控系統的故障,所以印度海軍對米-29K戰鬥機的使用率很低。


唯米格機獨尊:拿印度當小白鼠,才研製出俄羅斯最棒的艦載機


此外,2011年6月,米格29KUB(第一架原型機)在阿斯特拉罕墜毀,飛行員死亡。2014年12月4日,一架米格29-KUB原型機在莫斯科地區墜毀。2016年11月4日,米格-29K在地中海著陸於“庫茲涅佐夫”巡洋艦時墜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