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开工再办手续!兰州新区“容缺受理”让企业少跑冤枉路

“我们公司在新区建设的饲用燕麦国家区域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在完成土地招拍挂程序后,还没有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新区经发局为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启动‘容缺受理’,不到30分钟即完成了项目备案。”对于新区的营商环境和办事效率,甘肃猛犸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文深有感触。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兰州新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着力打破“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要求后再受理”的传统审批模式,在投资项目审批、商事制度及缴费纳税等领域探索推行“容缺受理”,将补齐材料与受理审核由先后顺序改为并行推进处理,允许一边审批一边补充或修正材料,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项目审批最优化

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督查考核办负责人王子铭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新区制定出台了《兰州新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办法》,从那时起,新区开始进一步拓展可容缺受理项目审批事项,在投资项目审批领域全面推广。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重点推行的内容之一就是项目立项“容缺受理”,即项目立项过程中在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非主要申报材料存在缺陷或瑕疵的行政审批事项,经企业作出承诺后,先予以“容缺受理”进入审批流程,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所缺材料,便可进行项目备案或可研批复。

“在推广中总结经验,进一步细化‘容缺受理’的具体内容,探索建立容缺受理责任追究、台账管理等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统筹管理,使其更加规范、有效。”王子铭说,在推行项目立项“容缺受理”的同时,新区探索推行“容缺登记”制,凡是不涉及前置许可审批事项和人身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的行业,允许在主要材料齐全、未出现实质性错误、不影响登记效力的情况下,申请人出具《容缺登记承诺书》,先行核发营业执照。截至目前,新区累计采取“容缺受理”登记企业146户。

涉税事项集约化

按照《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新要求,新区还实行了涉税业务“容缺受理”。当纳税人办税资料不齐全时,只要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纳税人作出资料补正书面承诺后,即可享受先办理、后补缺的容缺服务。

记者了解到,新区金控集团在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税费申报时,税务窗口工作人员审核发现,该公司未提供《项目地类明细表》,经企业承诺后,税务人员及时采取“容缺受理”为企业办理完成缴纳耕地占用税,并要求该公司在《项目地类明细表》下发后及时办理申报变更。

“容缺受理”服务模式是新区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将依法办事与灵活服务相结合的一个剪影。这种服务模式在确保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严肃性的同时,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