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小李今年25岁,从小出生自农村,一直以来都接受着父母对自己的“节俭教育”,自从记事以来,父母就一直给小李灌输“家境不好”的思想,并且教育小李“这个不能买”“那个不能要”,也因此养成了“过度节俭”的习惯。令小李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学校要求大家买字典,等小李回家找妈妈要钱时,妈妈却以“邻居家的姐姐上了初中,就不用字典了,刚好可以给你用”为由拒绝了小李的请求。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但那本字典已经很破了,不仅封面早就掉了,连里面的内容也总是“缺斤少两”,之后每一次上课需要查字典时,看着别的孩子崭新的字典,小李心里都会生出一种自卑感。更令人难过的是,从小在父母的“节俭教育”下长大的小李,似乎也逐渐被父母“同化”,当其他同龄女孩子追求美、追求享受时,小李却只会考虑今天吃什么才最省钱,哪家超市的菜比较便宜,和朋友聚餐很少参加,如果是免费的聚餐就总想着多吃……因此在周围人的眼中落下了“抠门”的名声。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很多时候,小李都会在心里“恨”自己的父母,如果不是从小受到父母的“抠门教育”,自己也不至于眼界和格局都这么低,虽然知道自己的心态不对,但却也很难改正。对此,小李也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教育,不能让孩子成为像自己一样的、斤斤计较的人。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父母过度的节俭,可能正在毁掉孩子的格局与眼界,家长要反思

很多父母认为,从小让孩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孩子将来会受益一生,只有孩子自己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明白“花钱要适度”的道理,才会让孩子学会更快的独立,即使将来离开父母,也能很好地生活。虽说提倡节俭是美德,但父母的过度节俭,很有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孩子的生活需要眼界与格局,如果父母过度提倡节俭教育,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受这种教育的影响,成为“井底之蛙”,也因此很难让别人产生好感。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往往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很多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习惯,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很多人常说,孩子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父母学习与改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味地给孩子灌输父母的思想就是正确的,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出品质优秀、眼界开阔的孩子呢?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父母一定要重视

1、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

对于年纪尚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的孩子们来说,由于还没有正确的三观,所以一些孩子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大家都知道,孩子通常都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就学习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的行为出现不妥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出面制止,并且教育孩子对其进行改正,通过严肃的教育,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行为,并且是不会受到他人喜欢的。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2、对于孩子的合理需求,父母应该尽量满足

当孩子有了一些需求时,作为父母,也应该要尽量满足,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会有很多的需求,一些合理的需求,家长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而不是只会一味地拒绝。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时,家长可以明确地进行拒绝,并且告诉孩子为什么拒绝,理由是什么。很多时候当孩子对一件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内心都会极度想要得到,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教会孩子分清利与弊,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这也是作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基础。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做到以身作则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由此可见,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明确孩子将来的成长方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想孩子具备怎样的言行举止,父母首先要让自己也有一样的言行举止,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言传和身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

外在的贫穷不是内心的富足,别让所谓的“节俭”,毁掉孩子的未来



育儿问题萱妈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萱妈育儿堂,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